关于使用Aspen Plus对隔壁塔DWC模拟的个人看法:自打参加完第五届化工设计大赛后,我就对隔壁塔产生了很大的兴趣。因而在大四上半年的小组毕业设计中,我就对设计题目粗苯精制流程中的两个塔进行了改造设计,将甲苯塔与二甲苯合并为一个隔壁塔,并完成了个人的设计报告。
个人认为采用MultiFrac模块对隔壁塔进行模拟和优化是方便快捷的。MultiFrac模块中有一个正是Petlyuk塔,隔壁塔是Petlyuk塔的一塔式结构,其热力学本质是一样的。关于隔壁塔的优化,除了以回流比对塔板数进行设备优化外,个人觉得重要的是所谓的操作优化,即通过调节汽、液回流量在预分离区与主塔区的分配,确定适合的主塔回流比,实际上隔壁塔的自由度比常规流程多,因而汽相和液相这两股在预分离区与主塔区的分配是独立的,因为当时能力有限,我采用灵敏度分析搜寻得到了优化目标。关于该塔的优化实际上还是可以深入探讨的。
个人认为该塔目前建成很少的原因主要有二:1.隔壁塔的控制;2.该塔对填料的要求。我觉得有必要在下半年对该塔的控制过程进行一些探讨。
附件里有我使用Aspen Plus 采用MultiFrac模块对甲苯-二甲苯-重苯体系模拟的bkp文件,以及我根据去年设计报告整理的相关论文的修改稿。
希望能够进一步与大家学习和探讨DWC以及其他精馏节能技术~
该贴已经同步到 Mellapak_tju的微博
谢谢楼主分享!支持原创!!!{:1106_382:}{:1106_382:}
隔壁塔是精馏塔的最新发展,尤其对于萃取精馏节能很好啊,值得研究学习。谢谢分享
我们学校 叶青 老师研究这种类型隔壁塔倒是好多年了,省自科基金,小试装置结合模拟做的,有感兴趣的可以查一查
看了下内容,楼主是我天大同组的师弟呢。
关于模拟,aspen中multifrac和经典的两塔完全热耦合是等价的,这点我试过
关于设计,主要是是主塔预塔的理论板和回流比,进料位置的确定
关于操作和控制,个人感觉最主要的是气体分配的控制,其他的都好说
小马也在研究分隔壁精馏塔呢,谢谢分享!
out了。
第一次听说隔壁塔,要学习!
谢谢楼主的分享!
看了LZ的帖子,我只想说一句很好很强大!
我用隔壁塔模拟出来的萃取精馏,没有节能优势,实在不知道怎么优化,好难。
pdsnzk1972 发表于 2013-5-13 07:45
隔壁塔是精馏塔的最新发展,尤其对于萃取精馏节能很好啊,值得研究学习。谢谢分享
要看体系的吧,有些与萃取精馏差别不大的
中南海201188 发表于 2013-5-13 14:14
我用隔壁塔模拟出来的萃取精馏,没有节能优势,实在不知道怎么优化,好难。
是的,有些确实没节能优势。,有篇相关文献的
zhuquanju 发表于 2013-5-13 09:06
小马也在研究分隔壁精馏塔呢,谢谢分享!
能交流下,也在苦苦研究中,qq465404930
能交流下,也在苦苦研究中,qq465404930
隔壁塔的适用范围,不要无限放大。
眞嘀是伱 发表于 2013-5-13 08:31
我们学校 叶青 老师研究这种类型隔壁塔倒是好多年了,省自科基金,小试装置结合模拟做的,有感兴趣的可以查 ...
嗯哪,以前看过几篇文献都是叶青老师的~
imeagor 发表于 2013-5-13 08:48
看了下内容,楼主是我天大同组的师弟呢。
关于模拟,aspen中multifrac和经典的两塔完全热耦合是等价的,这 ...
嗯哪,我很赞同师兄的观点,汽体的分配的确好难控制,我过去还异想天开的想能否通过类似盐罐子上的两个开孔盘的旋转实现汽体流量的控制,但最后想想很不现实,没再深究过……
中南海201188 发表于 2013-5-13 14:14
我用隔壁塔模拟出来的萃取精馏,没有节能优势,实在不知道怎么优化,好难。
说实话,我个人也觉得隔壁塔很有局限性。他有自己的适用范围,我没做过萃取精馏,所以不大清楚这个过程是否也像常规三组元精馏那样拥有精馏流程择优指南。
ljjt 发表于 2013-5-13 15:34
隔壁塔的适用范围,不要无限放大。
同意~每种单元操作都有一定的适用性,所以我觉得针对不同物系对单元操作进行择优选择是关键。最近在学习渗透蒸发,个人觉得那也是很好的一种解决共沸精馏的手段~
萃取精馏采用隔壁塔,实际上是部分热耦合的petlyuk塔,节能效果与完全热耦合的petlyuk相比肯定要小
另外,是否节能还取决于具体的萃取剂的性质,用量等等
顺便提一下,楼主师弟的这个例子,感觉没有完全优化好
最明显的是,常规两塔流程总的理论板数为50,dwc的主塔理论板也是50,这个数字肯定有减小余地的
另外是否有做过dwc最小蒸汽量的计算(估算也好),这样有利于确定较适宜的蒸汽量(进而关系到R)
这两个方面的优化肯定要做,一个尽量降低设备投资,一个尽量降低操作费用
这样dwc的优势才能充分体现,否则可能会出现dwc总费用高于常规两塔方案
imeagor 发表于 2013-5-15 13:41
顺便提一下,楼主师弟的这个例子,感觉没有完全优化好
最明显的是,常规两塔流程总的理论板数为50,dwc的主 ...
嗯哪,谢啦,师兄
我也正想做这个模拟,谢谢{:1106_362:}
楼主的资源真的是太有用了,国内关于分隔壁塔的研究真的是太少了。我看了一个巴斯夫公司2004年的专利,他们公司就是用分隔壁塔,并且采用先进的控制技术进行操作。国外这方面的技术已经成熟,国内却研究很少。
楼主大四毕业能总结出这么好资料,佩服。。{:1106_362:}
我想问一下隔壁塔的要输入的数据是怎么输入的。。。不是应该按照两个精馏塔的数据来的么?可是需要怎么看啊?
常上马后炮,不再马后炮!马后炮论坛,化工人依靠!
看同事搞过,下载来看看{:1106_362:}
遇到困难出绝招:看我马后炮!马后炮,化工利器!马能克敌,炮能制胜!
牛人啊。最近在考虑是不是三组分的都可以隔壁塔。呵呵
不是的,要根据组分在进料中的浓度和分离易度安排合适的精馏序列,隔壁塔只是众多精馏序列中的一个
隔壁塔,最近也在琢磨,谢谢楼主分享!
这两年化工设计大赛上有很多学校都在做这个塔,学习一下,谢谢楼主!
感谢分享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
楼主苯-甲苯-二甲苯的隔壁塔模拟有么
学习使用Aspen Plus对隔壁塔DWC模拟。
你好,请问怎样确定DWC塔的操作参数?谢谢啦
首先要看到隔壁塔的本质就是一种带预分离的精馏序列,把这个单塔构造的DWC拆分成一个有三个常规精馏塔(预分离塔+主塔精馏段+主塔提馏段)或是两个常规精馏塔(预分离塔+主塔)的简化模型,这个模型易于分析且计算容易收敛,之后再根据预分离精馏塔的冷凝和再沸确定与主塔的交换流股的流量,作为初值转入到MultiFrac中进行计算
很佩服楼主,感谢你的资料,不过想问下能不能给下优化之前的文件,你上传的那个优化过的版本太复杂了……有点晕乎
你能不能给下优化之前的文件,你上传的那个优化过的版本太复杂了,我想知道DWC是怎么开始的,也就是最初的数据怎么来的。看到你的回复里说是先用两个塔先算好,再填DWC模块的,但是我做的时候发现,还是有很多数据没有。DWC的资料我找了很久,你的是最详细的,十分感谢。(系统总是说我的回复不合格,所以语序调了很多次,有点乱)
楼主,我做隔壁塔的时侯发现我的Aspen里给予的连接方式,并不能像孙兰义一样小塔进料,求解
不好意思,我没看过孙兰义老师的那本书,我不知道他怎么做的……
才接触隔壁塔,不过觉得确实比较好,楼主已经开始作这方面研究了,希望继续奋斗!
楼主,想问一下,你做隔壁塔之前的一些数据时怎么得到的啊,是根据简捷计算得到的吗
过程还是比较麻烦的,需要先把这个耦合塔解耦成由常规塔构成的塔序,再通过简捷计算确定板数再带入严格计算进行核算,之后再耦合成隔壁塔。当然了,你也可以按照经验直接给定塔板数,直接用严格计算并通过灵敏度分析或是设计变量规定等进行优化。
感觉好厉害的样子,想问一下你给的例子中radfrac的两个塔板数和回流比都相同,是巧合还是你故意调的啊
我想请问一下我也是选择的petlyuk塔模块,您的那个columns有两个塔。但是我选择的相同的模块,怎么只有一个呢?初学,请指教
那您的那个模板上下两种不同的精馏方式是做的对比么?还有能说说具体怎么指定么?谢谢
对的,是在做对比,但最近实在是很忙估计没法和你具体讨论
恩恩,谢谢 ,刚刚说的那个问题找到了,多谢,以后有问题再请教
请问为什么后面的四条循环线都输完了 还是是红色呢
现在就是出现了这个错误,然后就是塔底的分离的纯度一点不高,中间组分还有很多在塔底,
现在是没得错误了,但是分离要求达不到啊,可以用什么方式提高分离纯度呢?能给个联系方式么?
楼主哪个高校的?我也是最近在计算隔壁塔
我本科在天大,但是现在在德国Erlangen大学读硕
请问楼主,隔壁塔的操作参数怎么输啊?比如说普通双塔共42块板,而隔壁塔主塔却仅35块板!{:1106_365:} 谢谢楼主师兄了!
@imeagor 请问老师,隔壁塔如何进行塔板数的优化?主塔板数变,副塔板与主塔板物流交界处也变!??这个问题怎么解决??期待老师回复!
麻烦楼主看一下我模拟的孙兰义教程的那道题,可是有问题啊 ,求楼主指点一下,我是初学者
谢谢楼主,学习一下。{:1106_362:}
我也出现了这种输入完全了 还是红色的 请问怎么做啊 侧线出料也输入了
小马有一个问题,模拟的主精馏塔和副精馏塔的塔板数是怎么确定的,还有主副精馏塔的连接位置如何确定??
最近我在做萃取精馏的间隔壁塔,可是在模拟的时候不能按照普通的间隔壁塔模型模拟,能请教怎么处理吗?谢谢啦~!
最近开始接触dwc 多谢分享 很有用
隔壁塔的气相分配其实很难控制,主要还是通过液相分配来控制,也就是液相阻力,而液相阻力是动态变化的,可以根据压差来调整液相分布到达控制气相分配的方法也许能够实现。
最近刚建了一个150mm的隔壁塔,准备进行改造,主要计划按照这个原理来搞。
隔壁塔的应用范围很窄,进料的组成,热能等都受限制,很难作为通用设备来用。
装置改造,准备选用分壁塔来处理B-T-X的分离节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