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psoxxx 发表于 2015-3-15 15:20:31

美国页岩气对中国煤化工影响

本文由 马后炮化工论坛转载自互联网

引言

    美国自上世纪80年代开展页岩气开发技术攻关,直到本世纪初实现技术突破,2006年以后进入快速发展阶段。2013年美国页岩气产量为2764亿立方米,占美国天然气总产量的40%。EIA预计,2014-2040年间,美国页岩气产量将翻一番,到2040年,页岩气产量占美国天然气产量比重将上升至50%。

    页岩气产量增长拉低了美国天然气价格,2012年天然气价格低于3美元/MMBTU(约0.7元人民币/立方米),达到近十年来谷底。此外,页岩气开采的湿气组分如乙烷、丙烷等,可为下游化工业提供丰富廉价的原料。

    2008-2013年期间,美国页岩气繁荣的同期,一个庞大的煤化工产业也在中国崛起。这两种全球最重要的新型石化路线将不可避免地迎来竞争,并将重塑全球化学品生产和贸易的格局。无论如何,美国页岩气对中国煤化工行业的影响不容小觑。
    下面我们来探讨美国页岩气对中国煤化工的系列影响。

(之一):重塑全球甲醇供应格局

    中国是全球最大的甲醇生产和消费国。2013年甲醇产量达2879万吨,占全球甲醇产量的48%;2013年中国甲醇净进口量为409万吨。进口甲醇平均价格达到2006年以来最高值,为386美元/吨。

    面对不断增长的甲醇需求,中国也在紧锣密鼓的推进本土甲醇新建项目。据统计,截至2014年8月,中国拟在建规模10万吨/年以上的甲醇项目69个。预测到2018年底,中国甲醇总产能将超过9000万吨/年。新增甲醇产能主要作为煤制烯烃一体化项目中间产品,大部分不进入市场。此外,已投产的甲醇生产装置也在规划甲醇制烯烃项目。因此,预计,国产商品甲醇供应量增长将有限,未来几年内,中国仍将需要进口甲醇。
    美国历来是甲醇的进口国,每年进口甲醇量为500万吨左右。而在丰富廉价页岩气资源的驱动下,美国甲醇生产成本大幅降低,新建、扩建及重启了数个甲醇项目。例如梅塞尼斯公司(Methanex)将其位于智利的一个闲置甲醇厂分拆成两个部分搬到美国路易斯安那州的Geismar,重新建起两套产能分别为100万吨/年和90万吨/年的甲醇装置。
    中国企业也试图利用美国优势资源,直接投资生产甲醇。2014年7月份,山东玉皇化工和吉林康乃尔集团先后宣布拟投资分别18.5亿美元和45亿美元在美国建造年产能分别为300万吨和720万吨的甲醇工厂。

    假如以上所有项目均能建成投产,则美国新增甲醇产能将超过2500万吨。其中,中国企业在美拟建甲醇产能共达1340万吨/年。资料显示,拟在美国投资建甲醇厂的中国企业并不打算进入美国的甲醇消费市场,而是利用美国廉价的天然气资源生产低成本甲醇并运输至中国,预计这一比例将达80%。
    过去中国进口甲醇主要来源为伊朗、阿曼、沙特阿拉伯、马来西亚,2013年进口自这四国的甲醇量达371万吨,占甲醇总进口量的76%,而美国出口给中国的甲醇量非常有限。随着美国甲醇产能的释放,今后,从美国进口的甲醇量将会逐渐增加,长期来看,有可能成为主要来源之一。
    考虑到美国每年对于甲醇衍生品的需求增长缓慢,若减去准备输出至中国的甲醇产能,余下的部分也足以填补美国甲醇供需缺口,届时,过剩的甲醇必将出口,对国际甲醇贸易格局产生一定影响。
页: [1]
查看完整版本: 美国页岩气对中国煤化工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