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大煤企先后宣布限产救市
本文由 马后炮化工论坛转载自互联网继神华集团、中煤集团削减下半年煤炭产量后,同煤集团在8月25日宣布主动调整煤炭生产和销售计划,下半年煤炭产量和销量分别下降1000万吨以上。 自此,进入8月份以来,国内三大煤企均进入“救市状态”。从限产方面降低国内煤炭供应量,缓解当前煤炭供应过剩所导致的市场低迷趋势。
煤企限产对市场起到稳定作用
8月23日,神华发布公告称, 2014年度煤炭生产和销售目标分别比调整前减少1270万吨和7040万吨。业内人士认为神华调减煤炭产销量目标一方面是响应国家帮助煤企脱困的号召,另一方面也将在一定程度上稳定目前需求疲软的动力煤市场。
为积极应对当前国内煤炭市场产能过剩、价格下跌的局面,8月12日晚间,中煤发布《公告》,表示将2014年度的原煤计划产量较原计划的2014年度原煤计划产量调减约10%,调整后的2014年度原煤计划产量将较2013年度的原煤实际产量减少约5%。
安迅思煤炭行业分析师邓舜认为,此次神华煤炭产量和销量目标分别调减1270万吨和7040万吨,其中煤炭销量的调减幅度较大,意味着神华年内接下来的煤炭外购量和进口煤数量将明显减少。这将在一定程度上缓解目前国内煤炭市场供大于求的局面。
市场人士认为,此次神华发布公告明确下调2014年度煤炭产量和销量等经营目标,是与国家最近一系列控制煤炭产量以及帮助煤企脱困政策的步调相一致的。神华作为一家煤炭行业的龙头国有企业,在国家忧虑煤炭企业大面积亏损将影响到煤矿生产安全投入以及工人工资发放的当下,神华限产保价一方面是响应国家的号召,另一方面也将在一定程度上稳定目前需求疲软的动力煤市场。
邓舜认为,相比去年,今年沿海地区高温炎热天气减少,降雨天气较多,下游需求低迷几乎已成定局。在国内煤价持续下跌导致煤企大面积亏损的情况下,中煤等国内大型煤企限产会对市场起到稳定的作用。
煤炭行业必须实施根本革新
中电联最新数据显示,今年1至7月,全国工业用电量同比增长4.6%,增速回落0.7个百分点。其中,火电设备平均利用小时比上年同期降低55小时。
需求减少的同时,煤炭产能却在集中释放。据统计,“十二五”的前3年,全国煤炭行业固定资产投资额年均超过5000亿元。2012至2013年,每年新投产的煤矿产能在4亿吨左右。
中国煤炭工业协会数据显示,上半年,全国煤炭行业亏损面超过70%,7个省区的煤炭企业整体亏损。在煤炭大省山西,煤企亏损面也超过50%,亏损额不断攀升,某些煤矿处于停产半停产。
为遏制煤矿超能力生产,近日国家发改委、国家能源局、国家煤矿安监局联合发文要求,煤矿年度原煤产量不得超过登记公布的生产能力。
据了解,国家发改委日前召集华能、大唐等主要大型燃煤发电企业以及神华集团等大型煤炭生产集团相关负责人开会,传达国务院领导关于煤炭行业脱困的指示精神,要求进一步压缩国内煤炭产能,研究限制煤炭进口相关工作,鼓励煤电双方签订中长期协议。据悉,这次会议侧重前期政策落实,以及煤电双方协调。
此前8月初,中国煤炭工业协会提出神华集团、中煤集团等大型煤炭企业率先减产保价。之后,国家发改委发布通知要求,煤炭企业不能超能力生产。
在调减大型煤炭企业产量计划方面,国家发改委此次会议提出了明确要求,全国下半年压缩煤炭产能2亿吨,并具体分解到相关省市;加快淘汰落后产能,全年确保关闭煤矿800座,力争关闭1000座。
一位内业人士表示,此次国内煤企限产保价,对提振市场信心会起到一定作用。但由于近年来进口煤数量持续增长,现在国内煤企限产降下来的份额将被进口煤填补。因此,预计接下来8~9月国内煤价或将逐步企稳;目前需求端未见明显改善,除非国内煤企实现大幅减产或者国家出台明确的限产意见。
一位国际煤炭贸易商表示,由于有行业协会的倡议,此次神华等大矿的限产意向还是比较明确的,但是由于之前的产量基数较大,因此实际产量下降的幅度不会太大。从国内大型煤企的角度出发,目前国内煤价连续下跌已将一部分中小矿和进口煤排挤出市场,此次限产的消息或有利于下半年国内煤企拉抬价格。
不过,业内人士指出,仅仅去产能难使煤炭行业彻底摆脱危机。这轮煤市下跌,暴露出煤炭管理、销售体制、科技水平、清洁生产等诸多深层次问题和矛盾。面对经济“新常态”,煤炭行业必须实施根本革新。
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