危化品安全科技攻关确定方向:大型石化装置、高含硫油气、管道运输安全成重点
本文由 马后炮化工论坛转载自互联网国家安监总局办公厅近日印发《2014年度安全科技攻关指南的通知》,确定了危化品领域安全科技攻关的主要方向:除了基础理论研究外,大型石化装置、高含硫石油天然气、危化品管道和通路运输安全保障成为危化领域关键技术及装备研发三大主攻方向。
中国安全生产科学研究院副总工程师、危化品安全技术研究所所长王如君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这些攻关方向都是中国安全生产科学研究院根据国家“科技强安”战略、近几年国家对危化品行业的安全要求和行业自身存在的技术薄弱点而提出来的,这也将是“十三五”危化品领域安全科技攻关方向的一部分。
“现在国家公布这些方向,就是鼓励全国的研究单位或者石化企业根据这些方向去申报相关项目,进一步提高安全科技攻关效能。”王如君说。
记者从攻关指南中看到,指南对危化领域攻关技术提出了具体的指标要求:多雷区或强雷区的大型石化装置雷击探测范围从现有20千米延伸至60千米,雷电预警时间从15分钟延长至2小时;利用3DYGIS技术实现高危危化品生产工艺及装置的在线数字化可视化监控;危化品微泄漏探测区域可达0.1平方米至2平方千米,探测浓度变化的精度可达几ppm至几十ppm,可基本覆盖化工生产过程的各种危险有害气体;高含硫天然气中硫化氢含量脱除到5ppm;实现高精度危化品长输管线泄漏遥感监测与预警定位,将长输管道现场信息收集精度提高到0.5米,巡线效率提高到50千米/日。
记者了解到,在确定的攻关方向中,有很多技术并不是全新技术,比如要攻关的危险化学品微泄漏检测技术及装备,LDAR技术(泄漏检测与修复技术)是目前国际上公认此领域的先进技术,在我国推行已有几年,但至今仍处于小规范示范应用阶段。
对此,中国化学品安全协会秘书长路念明告诉记者,这些需要攻关的技术确实并不都是新技术,但很多技术在研究推进的过程中可能因为经费、实验基地等问题而进展缓慢,安监总局发布攻关指南就是希望这些推进缓慢的技术能够得到重视。
此外,在《2014年度安全科技攻关指南》中,除了明确危化品领域三大关键技术及装备研发方向,还确定了危险化工工艺仪表功能安全评定技术研究、城镇(区)高风险危化品企业安全搬迁及统筹选址布局决策辅助关键技术研究等基础理论研究方向。
危险化学品领域安全科技攻关方向:
城镇道路危险化学品运输车辆重大事故防治关键技术
城镇液化天然气加气站重大事故防治关键技术及装备
油气长输管道安全保障关键技术
危险化学品长输管线高精度泄漏遥感监测预警成套技术及装备
基础理论研究
危险化工工艺仪表功能安全评定技术研究
危险化工工艺热安全风险评估与工艺安全设计保障技术研究
基于可接受风险的化工生产、储存装置安全防护距离确定技术研究
基于风险管理的危险工艺化工过程安全完整性管理技术研究
城镇(区)高风险危险化学品企业安全搬迁及统筹选址布局决策辅助关键技术研究
课题类型 攻关方向
关键技术及装备研发
大型新型煤化工装置事故致因机理及安全保障关键技术装备
大型石油化工装置近远程雷电预警及处置关键技术装备
典型化学品事故场景及动态演变过程三维模拟恢复成套技术
典型危险化工工艺及装置三维数字化建模及缺陷修复技术及装备
基于红外成像及光谱多普勒效应的危险化学品微泄漏检测技术和装备
化工园区多灾害耦合风险评估与防控技术
大型石化装置安全保障
高含硫石油天然气安全生产保障
高含硫天然气净化处理厂安全保障关键技术
高含硫原油安全加工保障关键技术
高含硫原油炼制过程硫化
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