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业老大的制胜之道——晋煤集团煤化工板块发展纪实
本文由 马后炮化工论坛转载自互联网入新世纪以来,晋煤集团煤化工板块通过合资合作、项目建设以及兼并重组等低成本扩张方式,一举夺得国内煤化工行业老大的位置,极大提升了市场话语权。近几年,面对煤化工产品结构性产能过剩、行业盈利能力接连受挫的不利局面,晋煤煤化工板块通过做大做强基础煤化工、强势推进现代煤化工、大力实施煤化联动等举措,走出了一条可持续发展之路。
基础化工夯实行业根基
近期,晋煤集团金象煤化工有限责任公司通过实施尿素蒸发系统改造,实现了尿素每天增产30吨、年可节电约26万千瓦时、直接产生经济效益9万余元的好成绩。
金象公司这一技改项目只是晋煤集团煤化工板块大力发展基础化工,着眼全国谋篇布局的一个缩影。2000年开始,晋煤煤化工板块通过合资合作、新建项目、兼并重组等低成本扩张方式,发展成为全国产能规模最大的煤化工企业集团。尤其是作为集团公司煤化工板块营业大户和产业基础的基础化工,其规模优势、品牌优势日益初步显现。
2013年,晋煤集团合成氨、甲醇、尿素产量分别占全国总产量的18.63%、11.53%、18.77%,其中尿素产量继续稳居全国第一。而随着产能规模优势的显现,产品和企业美誉度进一步提升。目前,已拥有北京太阳石、湖北三宁等21个品牌商标,其中湖北三宁、山东联盟、安徽中能、江苏恒盛4家品牌获得“全国驰名商标”;晋丰、安徽中能、安徽昊源等7家企业入围全国氮肥产品顾客满意度企业。
然而受整体宏观经济持续下行、基础化工市场低迷、新型煤化工技术快速发展等因素影响,以基础化工为主导的晋煤煤化工板块受到了前所未有的冲击。2013年,尿素产品价格大幅跳水,甲醇产品价格剧烈震荡,且大部分时间处在较低价格水平。同时,以航天炉、水煤浆等为首的先进加压气化技术对传统煤化工技术带来巨大的挑战。面对日趋严峻的市场形势,晋煤煤化工板块以新建项目、技术改造为支撑,有效降低了生产成本,提升了企业抵御市场“严寒”的能力。
天源公司确定了新增锅炉烟气脱硫装置、热电联产改造、变换系统改造、低压联醇、甲醇精馏扩能改造、新增气化炉装置等8个技术改造项目。这些项目运行后,将使该公司生产装置更加匹配、系统更加优化、创效过亿元。
天溪公司造气工艺技术改造项目,采用航天炉粉煤加压气化技术取代目前的灰熔聚气化技术。同时,对空分、净化、合成等工序进行相应节能技术改造,加快了年产10万吨煤制油项目达产达效步伐。
“针对目前煤化工板块产品单一、抗风险能力差、盈利能力明显不足等问题。未来我们将根据‘积极调整基础化工产品结构,因地制宜发展现代新型煤化工、煤基化工衍生品和精细化工’的总原则,加快产品结构的优化升级,构建更科学,更合理的产品体系,提高企业及板块核心竞争力。”集团煤化工事业部副总经理亢树新说。
现代化工领航高端发展
在华昱公司“高硫煤洁净利用循环经济工业园”一期项目现场,已建成的综合仓库、综合楼呈大写的“L”状,简洁素雅;综合罐区及LPG罐区正在忙着基础浇筑和球壳板焊接,焊工师傅专注的眼神、晶莹的汗珠在闪烁的弧光和飞舞的焊花的映衬下,格外美丽。
据介绍,该项目为“一市两园”项目,也是晋煤集团新型煤化工重点项目。项目利用晋城矿区“三高”劣质煤、矿井瓦斯、矿井废水和化工废气,年可转化高硫煤1100万吨。
与基础化工相对应,煤制油、煤制气、煤制烯烃、煤制芳烃等属于现代煤化工的范畴。推进精细化、高端化发展,加快基础煤化工向现代煤化工转变已成为晋煤集团煤化工板块破难前行的重点。2006年9月,启动了年产10万吨煤基甲醇合成油示范工程项目。2009年4月,灰熔聚气化装置投料试车成功。2013年7月,湖北三宁公司年产10万吨己内酰胺项目顺利达产,15项检测指标均为国标优级品且全部达到欧洲标准,晋煤现代煤化工以喷薄之势向前发展。
“尽管现代煤化工发展已经起步,也拥有了一批精细化工产品,但总体产品份额还比较小、分量还不够、精细化工的价值创造能力较低。下一步,我们将进一步加快推进年产100万吨甲醇制清洁燃料项目、高硫煤洁净利用化电热一体化示范项目等多个项目,努力走出一条具有晋煤特色、经济效益良好的现代煤化工道路。”亢树新说。
煤化联动抵御市场“严寒”
“保持集团公司无烟煤在煤化工板块的使用是我们长期坚定的目标。为此,不断深化煤化联动优势,通过发展煤化工来保证煤炭主业的安全,并以煤炭主业的安全发展进一步为煤化工产业发展提供稳定的原料、资金等多方面支撑,真正实现煤化联动,互利共赢。”亢树新说。
近年来,晋煤集团所属煤化工公司依托企业的良好信誉和资金支持,发挥自身优势,在获得稳定、优质原料的同时,经营规模、运行效益有了明显提升。
随着煤化联动战略稳步推进,在一定程度上解决了煤炭下游的问题,降低了市场给煤炭主业带来的风险。2013年,煤化工板块共消化晋煤集团煤炭1730万吨,占晋煤集团商品煤总量的40%,有力保障了集团母体经济的稳健运行,切实起到了“防火墙”和“蓄水池”的作用。
成绩来之不易,未来更具挑战。2014年以来,煤化工行业产能过剩、供需失衡、市场竞争异常激烈。特别是基础化工市场尿素、甲醇等基础化工产品价格缺乏上涨动力,继续保持低位运行态势,化工企业的生存空间受到进一步挤压,各化工企业的生产经营面临着前所未有的困难。
“下一步我们将深入推进煤化联动,所有新上煤化工项目都要以集团公司煤炭产品为主要原料,同时不断优化煤化工板块产品结构,着力形成基础化工和精细化工、现代新型煤化工比重协调、结构优化的发展格局。”亢树新说。
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