动力煤市场周评
本文由 马后炮化工论坛转载自互联网本周国内动力煤市场继续弱势运行。大型煤企相继下调动力煤价格,环渤海价格指数也一跌再跌。大煤企降价将有利于下游争夺市场份额,但电厂和港口的煤炭库存均处于高位,下游需求回升不明显,下游用户的去库存依然较慢。下游需求明显提升,国内煤价才有可能企稳回升。短期内煤炭行业仍在去库存过程中,煤价仍将弱势下跌。
一、港口方面
7月2日,最新一期环渤海地区Q5500动力煤综合平均价格报收于519元/吨,比前一报告期下降了9元/吨,环比跌幅1.7%,同比跌幅为13%。价格指数连续五周下降,累计下降了18元/吨,本期价格指数水平再创该指数2010年发布以来的最低值。大型煤炭企业普遍大幅下调煤价,是促使环渤海地区动力煤价格指数连续下行的主要原因。
具体四港煤炭价格为:
秦皇岛港Q4500动力煤价格为400-410元/吨,Q5000动力煤价格450-460元/吨,均较上期下调5元/吨;Q5500动力煤价格为510-520元/吨,较上期下调10元/吨;Q5800动力煤价格为560-570元/吨,与上期持平。
曹妃甸港Q5800动力煤价格为545-555元/吨,Q5500动力煤价格为505-515元/吨,均较上期下调15元/吨;Q5000动力煤价格为445-455元/吨,较上期下调5元/吨。Q4500动力煤价格为400-410元/吨,与上期持平。
天津港Q4500动力煤价格为405-415元/吨,Q5000动力煤价格为445-455元/吨,Q5800动力煤价格为560-570元/吨,均较上期下调5元/吨;Q5500动力煤价格为510-520元/吨,较上期下调20元/吨。
京唐港Q4500动力煤价格为385-395元/吨,Q5500动力煤价格为515-525元/吨,均较上期下调5元/吨;Q5000动力煤价格为445-455元/吨,较上期下调10元/吨;Q5800动力煤价格为560-570元/吨,与上期持平。
随着大型煤企相继调整价格,广州港销售情况最好的5000大卡煤种也遭遇再度降价的困境。广州港5000大卡煤种,较上周下降10-15元/吨,车提价降至495元/吨。内贸煤方面:蒙煤4500大卡480元/吨,准煤4500大卡475元/吨,山西优混5500大卡595元/吨,神混1号5500大卡595元/吨,烟煤块5500大卡775元/吨。外贸方面:印尼3800大卡370元/吨,4000大卡395元/吨,南非煤6000大卡650元/吨。
在供过于求的市场下,神华高栏港于本周一(6月30日)也下调部分煤种挂牌价格,其中准二(4900)下降10元至500元/吨,神混3(4800)和石炭3(4800)均下调10元至480元/吨。库存方面,准二可售数量达到12万吨,远超其他煤种数量。以现有库存和低迷需求来看,后期仍有下行空间。
港口煤炭库存继续高位运行,尤其是曹妃甸港和京唐港库存持续走高。截至7月4日,环渤海各港库存环比上月同期分别为:秦皇岛港场存709万(-62.5);曹妃甸港618万(+55);京唐港484万(+14);天津港338.4万(-1.2);黄骅港201万(-59)。
本周海运费价格先降后涨。周初,煤企降价促销时间不长,市场反应略显滞后,港口发运量尚未反弹,海运费价格延续下跌趋势;至周末,降价效果开始显现,到达港口拉煤船舶和有意购煤的客户会有所增多,海运费价格开始企稳小幅回升。7月3日中国沿海煤炭运价指数收于532.61,比7月2日上涨0.21点,比上周同期下跌0.28点。具体到部分主要船型和航线,本周价格波动较小,截至7月3日,秦皇岛至广州航线5-6万吨船舶的煤炭运价为30.2元/吨,至上海航线4-5万吨船舶的煤炭运价为20.9元/吨,至张家港航线2-3万吨船舶的煤炭运价为25.4元/吨。
随着七月份即将进入夏季用电高峰,动力煤的需求将出现季节性回升,下游电厂的采购积极性会有所好转。受下游采购需求支撑,七月份环渤海煤价或将止跌企稳。但受煤炭库存依旧高企、需求相对疲软等利空因素影响,煤价暂不具备回升基础。
二、产地方面
近期电企库存较高,采购积极性不强,神华、同煤集团相继下调港口动力煤价格。在神华宣布从6月26日零时起下调动力煤价格后,中煤也宣布了最新的优惠政策:6月26日—7月31日长协价格:平一560元/吨、平二/平八510元/吨、平三450元/吨、平四351元/吨、平六/平七470元/吨、平九409元/吨;对于平三煤种客户要求硫分在1%以下的,合同基价加6元/吨。如实际交货硫分在1—1.3%时,每超0.1%减2元/吨,不足0.1%按比例计算。
国内动力煤龙头神华集团日前决定改变月度定价策略,开始尝试再次与环渤海指数挂钩,即秦皇岛港长期客户将按照环渤海动力煤价格指数,秦皇岛挂牌价下限交易;天津港也正在考虑同样执行该方案。惨淡的市场逼迫大型煤炭企业再次将定价权交予市场。将定价权交予市场的举措,有助于改变煤炭交易市场时常降价谣言四起,买方暂停采购倒逼煤企降价的局面,也有利于环渤海地区煤炭价格的逐步企稳。
本周山西大同、忻州、长治、阳泉等地动力煤价格维稳;朔州地区地销情况相对稳定,部分煤企下调部分煤种车板价格,降幅10元/吨。晋中寿阳、昔阳等地受下游电厂对动力煤硫分强制性限制影响,销量有所下降,部分煤企下调部分煤种价格。动力煤部分品种每吨车板含税均价为:大同地区(Q6000,A10-16,V28-32,S1)425元,忻州地区(Q5500,V14,S2)275元,长治地区(Q5000,V31,S1.5)480元,阳泉地区(Q5500,V20-26,S1.5)465元,以上均与上期持平。朔州地区(Q4800,V28,S1)285元,较上期下跌10元。山西潞安集团动力煤七月开始执行新量价优惠政策,动力煤车板含税价480元/吨,每月发1万优惠20元/吨,2万优惠30元/吨,3万优惠40元/吨,4万优惠50元/吨。同时,预付款承兑优惠10元/吨,现汇优惠20元/吨。
本周内蒙古伊泰集团下调煤炭销售价格,坑口价格下调15元/吨,5500大卡坑口销售价格为210-220元/吨。伊泰采购中小煤企煤价也有下调,5500大卡煤采购价格195元/吨。
面对煤价的跌跌不休,近期内蒙古、山西、陕西等煤炭主产区政府密集出手救市,如内蒙古地区从2014年7月1日开始下调或取消部分煤炭收费,陕西地区试点采矿权抵押贷款等。地方政府的救市政策对缓解当地煤炭企业经营压力、降低生产成本有一定的作用,但短期内煤炭行业仍以去库存为主,煤价仍将弱势下跌。
三、电厂方面
6月下旬全国发电量1524亿度(5月下旬以来日均发电量分别为149、148、155、152亿度),同比增长1.2%(5月下旬以来分别增长6.5%、5.4%、8.6%、1.2%),国网1.4%,南网0.6%。
截止7月4日,浙电煤炭库存287万吨,日耗8.6万吨,可用33.4天;上电煤炭库存44万吨,日耗1.6万吨,可用27.5天;粤电煤炭库存295.6万吨,日耗12.6万吨,可用23.5天;国电煤炭库存255.7万吨,日耗12.1万吨,可用21.2天;大唐煤炭库存115.9万吨,日耗6.2万吨,可用18.7天;华能煤炭库存374.6万吨,日耗18.2万吨,可用20.6天。电厂库存仍处于高位,下游用户采购量难以大幅上升。
四、下周市场预测
在大型煤企相继宣布降价之后,下游用户的采购积极性有所好转。但国内整体经济形势不乐观,加上今年以来水力发电情况较好,电厂负荷依然不高,以及小型水泥、陶瓷厂的环保整改,对火电需求形成了持续的压制,导致市场整体需求依然低迷。若下游需求仍不见好转的话,七月煤价或将继续探底。
青岛大宗商品交易中心 分析师:宋静
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