干气分离氢气装置的工艺设计
本帖最后由 寒十早月 于 2015-4-29 18:34 编辑干气分离氢气装置的工艺设计 1、生产方法和技术来源 氢气分离单元用膜分离技术,除去大部分氮气、二氧化碳及甲烷等组分,获得富氢气体输送至制氢装置作为原料。膜分离系统的核心部件是一构型类似于管壳式换热器的膜分离器,膜采用柏美亚(中国)公司的普里森膜(Prism)。混合气体进入分离器后沿纤维的一侧轴向流动,“快气”不断透过膜壁而在纤维另一侧富集,通过渗透气出口排出,而滞留气则从与气体入口相对的另一端非渗透气出口排出。 2、工艺流程说明 根据膜分离工作原理,进入膜分离单元的原料气需要具有一定的初始压力,因原料气压力较低,需要增加原料气预处理工序(即原料气压缩工序),才能满足进入膜分离单元的要求;因膜分离后的氢气压力较低,需要增加氢气压缩工序,才能满足产品氢气并入全厂炼油厂氢气管网的要求。 2.1原料气的压缩工序 干气装置吸附废气、S-Zorb尾气、柴油加氢低分气和中压加氢低分气由管道输送至界区经一集合管后混合成原料气,依次进入原料气压缩机入口缓冲罐、入口过滤器,然后进入原料气压缩机压缩到3.5MPa后,进入膜分离工序。 2.2膜分离工序 被压缩的原料气首先进入除雾器,除去大部分可冷凝的液体和粒子+除雾器出来的气体进入膜分离入口过滤器,以进一步除去油雾及大于0.01um的粒子;然后进入原料预热器及原料加热器将原料气加热至83℃,使原料气远离露点,不至因氢气渗透后滞留气烃类含量升高冷凝形成液膜而影响分离性能;加热后的气体经管道过滤器进入膜分离器进行分离+在低压侧得到含氢尾气,压力为0.4MPa,再进入产品氢气压缩工序+高压侧得到非渗透气,非渗透气经调节阀减压,压力达到0.7MPa,送到用燃料气管网。 2.3产品氢气压缩工序 经膜分离得到的含氢尾气进入氢气冷却器,然后进入氢气压缩机入口缓冲罐,最后进入产品氢气压缩机压缩到2.5MPa后,由管道送至制氢装置。
马后炮总是给人惊喜 看起来可以
怎么计算啊???????? 看起来可以{:1106_362:} 膜分离获得氢气浓度不高、收率也较低,比较适用于对低浓度氢气的富集,再采用变压吸附制氢,获得高纯度氢气 希望楼主能补充分享其中的一些参数以及关键控制点。 谢谢楼主分享 謝謝分享知識! Thank you a lot. 好资料谢谢分享 大神乙烯能补能通过膜回收
拜读了,谢谢楼主 很好,这套装置多少规模才有效益? PSA在分离氢气个以上还是有一定优势 感谢楼主分享 谢楼主分享666
- 本文出自马后炮化工论坛,原文地址:https://meng.horse/thread-118185-1-1.html 谢谢分享! 谢谢分享 谢谢楼主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