楼主方便把数据和组份提供一下吗,我也想试着计算一下,然后可以的话进行一下沟通,彼此学习。
我的数据是从HYSys导入的,具体你可以看一下我上传的附件里,
用附件算一下试试 莫道前路无故人 发表于 2015-9-7 20:33
楼主方便把数据和组份提供一下吗,我也想试着计算一下,然后可以的话进行一下沟通,彼此学习。
我的数据是从HYSys导入的,具体你可以看一下我上传的附件里,
用附件算一下试试 莫道前路无故人 发表于 2015-9-7 20:37
我觉得第一个问题是在输入流体参数的时候,你把冷侧热侧的流量,进出口温度都输入了,那就没什么可以算的了 ...
流量、温度是工艺流程里确定的,我没法改,大家分工不同,我根据工艺流程图进行具体的换热器设计 可以改变管心距就可以聊 凤飞雪 发表于 2015-9-7 20:05
面积余量大,你可以减短管子吗,这么大的壳体,布那么两根管子,你换热器造价太高,管程流速慢可以用4管程 ...
管程流速确实可以调,问题主要集中在壳程流速,壳体直径对流速影响很大,壳程走氢气,为了保险起见,让流速低一点,所以采用的壳体直径比较大,当然,为了调流速,折流板间距和管间距也做了调整,管子数少还是为了减小面积裕量,最终的结果就是壳体直径大,而管子数少,你觉得呢? ectxcqm 发表于 2015-9-7 22:18
可以改变管心距就可以聊
主要是壳体直径对流速影响比较大,19mm的管子,管心距已经调到36mm,觉得有点大了,有经验认为管心距不超过34mm luckeng 发表于 2015-9-4 22:01
我遇到一个问题,就是冷却水走管程,气体走壳程,气体流速过大,于是我调大壳体直径,但是相应的管子数会 ...
可以考虑并联设计 学习了,先下了看看,感谢分享 直接确定管子数,是不可能的,因此好多帖子都是毫无意义的讨论。
换热器只有全部的几何结构、传热计算出来,管子数才得以确定。
页:
1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