配管技术问题------最好能拿出来相关的文件做支撑。
贮罐出来进泵再去装卸站,从贮罐出来是550的高度,泵的进口也是550,为了避让其他管道,可不可以,从贮罐出来爬到管廊上再下去进泵管廊高度为2500? 如果可以,为什么?不可以,为什么?
个人觉得不行。
不懂,随便说两句。
如果罐内液体低于管廊高度,那是不是就会有气体在泵入口的管道里面呢?是不是会形成气蚀? Sammy_Wang 发表于 2015-9-7 10:55
个人觉得不行。
不懂,随便说两句。
是的,你说的有道理,这是一个方面的因素,还有其他的吗? Sammy_Wang 发表于 2015-9-7 10:55
个人觉得不行。
不懂,随便说两句。
还有,我觉得如果罐足够高,我就想知道把管道设计成“几”字形,可不可以? 不可以。“为了避让其他管道”此表述概念模糊,避让管道交叉?储罐出料口直接接水泵的进口了,其间很容易不安排其他管道的。为了一个模糊的原因,将水泵的进料管配成“几”字型是不合理也不可行的方案,本来水泵直接接储罐的出料口,又是同高度,应该是比较理想的位置,接成"几"字型布局,使水泵的倒灌进料方式变成了“吸料”的形式,如果储罐内部的液面低于“几”字型高度的顶部,进料管就有可能会出现“空气”的状况。对水泵的工作显然是不合理的。
那你说为什么从储罐出来是550的高度?你那个走法跟从储罐2500位置出来是一个效果,2500以下的就排不出来了吧 haiyuedzh 发表于 2015-9-7 11:05
还有,我觉得如果罐足够高,我就想知道把管道设计成“几”字形,可不可以?
罐子够高,那下面2米(到管廊高度)的液体,不用泵抽了吗?
做个水平几字型?没见过。
最好其他管道避让吧~ 泵进口管道应该尽量短,减少阻力损失,减少弯头,避免出现汽蚀。如此破天荒的配管你跟工艺沟通过没?应该从新核算汽蚀余量了,不要最后泵打不上量就麻烦了。 这种做法不合理。
还有,我觉得如果罐足够高,我就想知道把管道设计成“几”字形,可不可以?
可以:前提是1.进行汽蚀余量核算
2.为了保证2.5米以下的物料吸入,及字形顶部安装排气管,开车前灌泵排气。
我们之前直连的做法是倒灌安装,就是考虑汽蚀余量问题;你这种做法对于2m以下的物料是吸上安装。理论上如果保证足够的汽蚀余量也可以,只是不经济,不美观。 对于这样的储罐,通常考虑大罐的沉降,所以一般在跟泵连接的管口处加金属软管,这样就可以调整标高了。
一种做法是罐出口加软管后接给排水管道走地下,然后在泵进口附近冒出地面再接泵。这样做的好处是避免泵气蚀,另一方面可以留出储罐跟泵之间的检修通道,地面上比较美观。但是这个做法需要跟给排水专业沟通,同时也增加了防腐以及土建工作。
另一种做法就是直接在地面上走管子了,同样是接了软管后标高走低,像你这个情况你走底标高300或者200,然后在泵入口升起来。在需要留出通道的地方加踏步。当然这个方法并不推荐。
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