oilsacer 发表于 2015-9-22 10:30:06

船体水下部分即水线区的腐蚀

船体水下部分,根据腐蚀介质的作用条件,可分为艏部、艉部、船舷和船底四部分。

  在艏部,海水对壳体产生较大的流体动力作用,特别是对速度比较高的船舶,这使得涂层的工作条件变得十分苛刻。在艏部泡沫翻滚的波浪区,涂层首先遭到破坏;另外,艏部涂层还经常受到锚链和漂浮物的撞击。

  船体中部非船舷外壳表面受到的流体动力作用比艏部小,但这个区域的涂层在船靠码头时特别容易遭到破坏。

  在螺旋桨所产生的强烈水流作用下,艏部壳板和舵叶上遭到明显的局部流体动力的作用。在许多情况下,这会引起结构的冲砂腐蚀破坏。由于船体和由铜合金制成的螺旋桨接触,船尾,特别是端部,所发生的阳极极化是引起腐蚀破坏的重要因素,而氧向桨叶(阴极)的充分供给增加了这个腐蚀电池的工作效率。

  在船底部位,由于附着海生物,极易产生氧浓差电池而引起坑蚀。同时,海生物的排泄物除了助长腐蚀之外,随其积累还会侵入船底涂膜中,破坏涂膜而造成严重后果。此外,由于和水翼、声呐罩等不锈钢结构的接触,也可能出现局部的阳极极化。

  水线区的船体外壳处于特别苛刻的条件之下。在这个区域,涂层破损的可能性最大。除了各种漂浮物和系泊设备破坏涂层之外,在港口水面上经常存在的石油产物层也会促使涂层破坏。船体这个区域所用的许多涂料都对石油产物不稳定。如前所述,这个区域的外壳处于干湿交替条件下,遭到水和空气的交变作用,大大增强了腐蚀介质的侵蚀性。

  水下船体结构的焊缝部位常常发生严重的腐蚀。当焊缝金属的电位低于船体壳板的电位时,焊缝金属成为腐蚀电池的阳极,而面积较大的外壳称为有效的阴极,从而导致焊缝金属腐蚀速度大大加快。在许多情况下,由于这种原因,近坞时会发现焊缝的加强处于外壳表面。但是,随着焊条性能的改进,从材质本书呢来说,多数情况是焊缝金属并不必母材更容易腐蚀。这是,焊接的热影响、残余应力是诱导腐蚀的重要原因。特别是埋弧焊等自动焊部位,与手工焊接比较,其输入热量大,使母材热影响区耐蚀性明显降低。

  不同类型船舶壳体的腐蚀损耗在一定程度上与它的使用条件有关。大量的调查数据还表明,腐蚀最大值通常在最大损耗区——交变水线区。腐蚀速度平均值一般与船舶类型的关系不大,大致为0.1~0.15mm/a。
文章来源:洛克斯石油论坛 http://www.oilequipcn.net

87737352 发表于 2015-9-22 10:30:06

看了帖子了解了一些新知识。

chenhaijunsjy 发表于 2015-9-22 10:30:06

找了好久 终于下载下来

Sammy_Wang 发表于 2015-9-22 10:30:06

船体,除了涂层以外,还有牺牲阳极的。
页: [1]
查看完整版本: 船体水下部分即水线区的腐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