ots采购体制和部门带来的弊病
在国内一般2个口子采购ots,负责人力资源的部门和负责生产的部门,但是绝大多数是负责人力资源的部门。这一点注定了国内ots的畸形发展。人力资源部人员更多关心各种培训功能,如评分,互联网考评等各种相关功能,希望通过一个系统完成教学和教学管理的全部过程。希望能够进行批量人员培训。所以他们并不注重对工艺过程是否真的4个问题的了解和要求(这是这个部门采购的必然结果),不重视仿真器能够带来的工艺研究,控制策略研究和改进的功能,忽视了流程仿真在工厂各个生命周期应该起到的作用。这是一种非常浮躁的做法。并且通过这样采购的低质量仿真器浪费了行业大量的宝贵资金和时间。
在国外,仿真器或者说ots一般是由生产部门主导采购,对于人员的培训一般都采用传帮带的方式,仿真器是老师傅带徒弟的一个工具。老师傅一般对班组进行培训时,受训人员都是协同操作,老师傅在教员机上载入一个工厂状态,如冷态,并要求学员在该状态下完成开车。而此时老师傅在教员站上查看各类关键参数的实时曲线以及班组操作后曲线的变化,并根据工况的变化和个人判断调入各类故障和某一组操作的考评。如果某个工位的学员操作遇到问题个错误,老师傅会从关键参数的变化上得知问题所在并立即现场指导,并完成一对一的教学。
应该说国外教学的这种方式是一种以人为中心的培训,不论是教员还是学员讲是在实际工况和各种工艺数据理解的基础上进行教与学。而国内,完全是以软件系统为中心的教学,更多的只有操作步骤,不是以是否理解工艺为目标而是以完成学时和任务为目标的。
正式是由于这样,国外的模拟器是重工艺仿真,以仿真的真为美,国内却恰恰相反。两者对于仿真的价值的看法截然不同。我也是在业内工作了多年的老鸟了,很为这种情况担心,为中国的仿真和ots方向的发展担心,我们离国外主流的水平越来越远。希望大家能够一起携手能够改变这种局面。
寥寥几笔纯属个人看法,希望同行共同讨论。希望大家共同讨论振兴这个行业。
{:1106_365:} {:1106_362:}{:1106_362:}{:1106_362:} 实际的情况是,现在大部分的小的化工厂还是仿真软件的基本没有涉入,只有一些大企业可能才有OTS得接入。
还有很远的路去走。。 早上起来草草几笔,现在回来读发现别字很多,不过还是希望能与同行共勉
受教了,国内很多都畸形发展了。
不光是OTS,其他的一些工业先进软件都是如此。关键是人! 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我觉得目前的困境是暂时的,大方向是好的 受教了{:1106_362:} {:1106_365:}{:1106_365:} {:1106_362:} 很多中小企业没有听说过OTS,需要多多宣传 good 国内的炼化企业仿真大多数是归培训口管理的,生产部门的日常业务基本没有这一块内容。中国特色吧。有一些合资的或后起的大型化工企业好一点。
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