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者手记】居安思危 居危思破
编者按 全国政协十二届四次会议今日召开,拉开了全国两会的大幕。恰逢“十三五”开局这一关键节点,今年的两会格外令业界瞩目,本报记者也投入了紧张的两会报道中。《记者手记》栏目如期与大家见面了,让我们跟随记者的脚步,捕捉两会上的精彩瞬间,感受两会上的热点话题,领略代表委员的提案建议,并为行业发展带来思考与启示。每年两会召开前夕,全国工商联都会召开一个环保企业家媒体见面会,今年已经是第四年了。在今年的见面会上,环境商会会长、博天环境集团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赵笠筠在回答中国化工报记者提问时讲到的一个细节,让记者感触颇深。
“2013年的时候,能源化工占我们收入比重相当大。我们当时担心,这个行业如果周期波动了怎么办?2015年,从我们自身感受来看,能源化工项目机会是大幅度减少了。不过2013年我们就开始居安思危了,增加了园区类、市政类的项目。”赵笠筠说。
我们都知道,石油和化工行业是周期性很强的行业。从2013年到现在,石化行业确实正在经历一波下行区间。连环保企业都感受到了能源化工类项目的大幅减少,可想而知,石油和化工行业承载的经济压力有多大。
2015年,在石化行业普遍结构性产能过剩的背景下,国际油价持续处于低位区间,各类产品价格低迷、各行业开工率普遍不足成为常态。根据中国石油和化学工业联合会最新公布的数据,去年全行业利润大幅度下滑19.5%左右。可以说,当前石化行业的下行压力非常大。
既然环保企业都会在石化行业的周期性波动中做到居安思危,那么身处其中的石化企业,居安思危了吗?我们看到,确实有一些企业提前调转,抓创新、强服务、谋布局,成为低迷市场中的行业亮点,但还有大量企业显得茫然不知所措。如果我们有更多的企业家能够居安思危,提前谋划布局转型,那么也许石化行业的转型升级步伐能够更轻快一些。
居安思危,需要企业有足够的大局观,能够掌握好结构调整的步伐;需要企业有破旧立新的勇气,能够在传统领域走出不传统的路子。
仅仅居安思危还不够。在当前的下行压力下,我们更要居危思破。国家的“十三五”规划将在今年的两会上提请审议,石化行业的“十三五”发展指南也将在两会后不久出台,石化行业这5年如何由大变强,路径将明晰。企业应该抓住机遇,找准突破口,提前布局,做好规划,争取在这一轮大浪淘沙中胜出。
文章来源:http://www.ccin.com.cn/ccin/news/2016/03/03/330169.shtml
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