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以说,化工园区已经成为石化产业协调可持续发展的重要载体和基地。当前,从国家到地方的相关政策均在推动化工企业转型升级乃至绿色搬迁,搬迁大潮同时也促就了化工园区与企业双方向转型升级。 中国石油和化学工业联合会化工园区工作委员会 在石油化工和化学行业快速发展的过程中,化工园区对于土地和资源集约利用、环境集中治理、安全统一监管、上下游产业协同发展,特别是对于实现产业集聚、转型升级、管理创新和区域经济发展起到了积极的促进作用。可以说,化工园区已经成为石化产业协调可持续发展的重要载体和基地。当前,从国家到地方的相关政策均在推动化工企业转型升级乃至绿色搬迁,搬迁大潮同时也促就了化工园区与企业双方向转型升级。在5月即将隆重召开的“2017中国化工园区与产业发展论坛”上,将会发布2017中国化工园区综合评价暨园区20强情况,并重点围绕“十三五”化工园区的绿色发展方向以及智慧化建设展开深入讨论。 智慧化促进园区转型升级 为了承接更多更优秀的企业入园,进而打造出标杆型石化基地,化工园区在规划布局和执行落实方面都在完善和提升。另一方面,环评、安评门槛逐步提高,化工园区外的企业屡不过关,生存环境日渐艰难,这也刺激了企业搬迁入园的发展趋势。 我国现有的502家化工园区中,大部分化工园区的管理方式比较粗放,园区对于企业的管理大多局限于安全、环境等方面,没有覆盖到节能管理、空间管理、运营管理等领域,在管理方式上处于被动状态,不能针对园区内各类情况很快调整管理策略。随着信息化技术的快速发展,新时代的化工园区更加注重管理的效率和内容。如何利用好信息化技术支撑园区的发展战略、如何满足园区内企业智能化发展需求、如何进一步提升园区的管理效率,可谓是化工园区未来发展所面临的共同课题。智慧化工园区发展模式应运而生,并成为实现园区现代化的重要战略途径之一。 智慧化工园区建设,旨在以新一代信息技术为手段,以智慧应用为支撑,全面整合园区内外资源,实现园区基础设施智能化、公共管理精细化、公共服务便捷化、资源利用绿色化、产业发展智能化,促进园区发展向产业集聚型、生态环保型转变。这项建设,对于拉动产业经济,刺激行业发展,推进企业“两化”深度融合及转型升级都具有重要的作用。 智慧化工园区建设的主要意义可以分为两个层面:一是直接为园区管委会服务,进一步提升园区内部的政务管理能力,丰富管理者的决策依据,实现园区内企业、项目、人才以及安全、环保、消防、应急、医疗防护等信息共享;二是通过与企业、城市各相关信息系统的连通,为城市、园区、企业运营做好统计分析、监测预警、循环经济、战略发展等决策服务,加强环境保护、风险防控与事故应急响应能力,促进园区更通畅的和周边社会、社区联接,为提升入园企业的竞争力和园区的综合管理能力和监控与应急处置能力提供信息化支撑。 三方合力“引”、“推”、“转” 我国智慧化工园区的建设尚处起步阶段,智能化水平及安全环保管控水平还有很大的提升空间。上海化学工业经济技术开发区、南京化学工业园区、惠州大亚湾经济技术开发区、宁波石化经济技术开发区等传统大中型化工园区已具备一定基础,正在以高起点开展智慧化工园区的建设。一些中小型化工园区业已认识到园区信息化、智慧化的重要意义,逐渐加大投入开启智慧化工园区建设的新纪元。 2016年中国石油和化学工业联合会授予中国化工新材料(嘉兴)园区和中国化工新材料(聊城)产业园两家园区“中国智慧化工园区试点示范单位”,鼓励有条件的化工园区结合自身实际,着手启动园区的智慧化建设与试点。今年,石化联合会还会做好第二批“全国智慧化工园区试点示范单位”的推荐工作。在“中国化工园区与产业发展论坛”上,也组织了多个有关化工园区智慧化建设的报告,希望通过深入交流为更多的园区提供经验。 尽管当前智慧化工园区建设炙手可热,但这将是一个长期而艰巨的任务,为了更好地推动智慧化工园区建设,还需要政府在“引”、协会在“推”、企业在“转”上下功夫。推选“中国智慧化工园区试点示范单位”的工作并不仅仅为了发挥标杆的作用,通过试点示范,希望可以找到化工园区智慧化建设的可复制性。另一方面,要加快发展智慧化工园区标准体系建设,促进园区规范化发展。此外,还要进一步鼓励试点示范企业发挥智慧化工园区建设行业标杆企业作用,加强行业推广和交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