管束干燥机支撑轴轴承位磨损现场修复案例分析
【摘要】采用高分子材料对支撑轴轴承位进行修复;实现了在线修复、免拆卸、大量降低维修成本的目的;对设备的修复及其技术的应用优势做了详细分析。
【关键词】管束干燥机,干燥机支撑轴磨损,轴承位修复,轴头磨损,高分子材料
1、设备概括
旋转管束干燥机是间接加热接触式干燥机,按逆流原理工作。它可广泛用于化工、轻工、食品和粮食、饲料等行业的松散类物料如粉状、颗粒状片状类无太大粘性的物料。
管束式干燥机是目前大部分先进国家使用最广泛最先进的干燥机之一。主要是热耗很低,干燥物料范围广泛,产量大,水份蒸发量大,且可干燥高水份物料(能视不同的物料性质、水份要求对干燥时间进行调整),连续生产程度高,也可适用于特殊生产工艺。另外一点是该机受磨损件极少,易于安装、故维修费用很低。
旋转管式干燥机的转子由两端中空轴、封头及数百根管子形成的管束组成,其大体内部结构如下图所示;运转时转子靠两端轴承支撑:一端为固定轴承,一端可以自由游动、消耗热膨胀。转子四周有固定在架子上的抄板。
2、干燥机主支撑轴承位磨损故障分析
a.干燥机在满载时要承受较大的重力;支撑轴承要承载很大的压力;设备在运转时,由于管束的旋转加之物料的不均匀性,传动轴会出现不同程度的震动;这些震动会影响传动机构的稳定性;
b.由于管束中通入高温蒸汽,温度一般在120-170摄氏度左右;在长时间的高温环境中运转,轴承的高温润滑降温也是很重要的;一旦维护不到位,或是超负荷运转,支撑轴承很容易受高温影响造成失效,直接导致轴承位剧烈磨损;严重时设备将造成不可预测的损失;这将对生产和人员安全造成很大危害;
c.一般情况下,支撑轴承位容易出现磨损情况,导致的原因大多是由于轴承失效磨损导致;轴承在承受载荷旋转时,内圈、外圈的滚道面或滚动体面由于滚动疲劳而呈现鱼鳞状的剥离现象。滚道轮或滚动体容易产生裂纹损伤。 由于两个接触面间相对反复微小滑动而产生的磨损会对滚道面和滚动体的接触部分产生磨损伤害。 由于高温蒸汽温度的上升和润滑剂性能降低反应等原因轴承会变色失效、滚道轮和滚动体及保持架也会变色失效。
综上所述,轴承的润滑剂不合适、过大载荷、过大预压、过大过盈量、金属粉末等的异物咬入等等情况都会造成轴承位的损坏。
3、高分子复合材料修复工艺与传统修复工艺的对比优势
a:传统修复工艺
国内针对此类大型设备的支撑轴承位磨损现场修复一般采用的是补焊、镶轴套等工艺。襄轴套修复工艺存在主要问题是难以保证轴径与轴套的大面积面配合,为多点接触,由于较大的重力和过载压力,支撑点一旦出现疲劳变形,还会造成轴径的二次磨损。补焊工艺本身容易使轴表面局部产生热应力,造成断轴的隐患。现场补焊修复配合面需要花费大量的人力和时间,配合精度难以确保,也极易导致对轴承的损坏。若是焊补后机加工修复,所需的维修劳务费用、设备运输和机加工等综合费用较现场修复费用更高,周期更长。
b:高分子复合材料修复工艺
根据不同磨损情况采用不同修复方案。利用高分子2211F金属修复材料现场对磨损部位进行修复,在保证修复精度和满足安装要求的基础上,无需对设备进行大量拆卸,修复周期短,一般8-12小时内完成修复和安装工作。该修复工艺的修复费用较传统修复工艺低,一般根据轴承位的磨损量来核算高分子复合材料的用量,进而核算修复成本。
主要优势是高分子修复表面与轴承内圈的配合面贴合度很高,几乎为100%,这样就避免了轴承因为局部的点接触造成的应力损伤问题。
4、干燥机轴承位修复应用案例
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