yeluwei63 发表于 2018-8-8 13:53:54

关于泡点问题

   最近看到《化工原理课程设计》 柴诚敬版本,第121页,题:废甲醇溶媒的组成为含甲醇72% 、水28%(质量比),设计要求甲醇溶媒的处理量为2600kg/h,
塔顶馏分中甲醇含量≥99.5% 塔釜中甲醇含量≤0.2%,采用筛板塔
         操作压力3.5kpa(塔顶压力) 单板压降≤0.7% 总板效率ET=56%平均相对挥发度a=3.15(进料状态自选,课题自选为泡点进料)
         课题结论:1.进料塔板是第12块,其压力118.8ka ,其进料板温度83.1℃

      我的疑惑:1.我进料组成与课题一致,用二元图模拟了下,在118.8kpa时,其泡点温度75.5℃

                     2.对照题中参数,我先用简捷模块计算,再到严格模块计算,进料塔板数 ,总塔板数,都与课件相差很大

                     什么原因?

yeluwei63 发表于 2018-8-8 13:53:54

       进料虽然是甲醇72% ,水28%,但是在进料塔板时,甲醇与水占比发生变化,所以,我继续用72%甲醇在二元图找
温度,是不对的?   是不是这个原因?
      但是,软件模拟的进料塔板数,和总塔板数不一致,就不清楚了。

forever999 发表于 2018-8-8 13:53:54

看了一下,其实都不太明白你主要想要解决什么问题。

smxbjf 发表于 2018-8-8 13:53:54

学以致用,精神可嘉!

reichina 发表于 2018-8-8 13:53:54

总是要打破砂锅问到底!

yeluwei63 发表于 2018-8-8 13:53:54

通过一段时间自学,我回答下自己的问题吧
在塔板数计算方面,前期我就困惑在相对挥发度、泡点(或露点)进料以及塔板效率
1.相对挥发度,原来指望计算出相对挥发度,就要知道进料塔板以及第2块塔板气相、液相挥发度,这样好计算平均挥发度。但是进料塔板数又需要塔效率以及泡点,而塔板效率又需要平均相对挥发度,所以这几个数据,弄得我好晕。
2.看完很多文献,很多都是有很大问题的。这也让我绕了好长时间,看完了,都想骂人,很多作者很不负责任。
后来,我就跳出来,看他们的思路。
3. 最合适就是要借助工具书,查某一压力下的物质的挥发度,就按塔顶 塔釜温度下去计算,再开根号,去求整个塔平均相对挥发度。
4.再选择泡点进料,接下来就顺理成章的去计算了。

页: [1]
查看完整版本: 关于泡点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