yuun 发表于 2018-9-28 08:47:40

走近科学-减压塔加强圈断裂之谜

减压塔加强圈为何齐齐断裂,为何有些裂缝已经延伸到内圈板处,完全符合GB150的设计,为何会产生这么严重的问题。这一切的背后,是钢板的扭曲还是型钢的沦丧?是设计的疏忽还是校审的的失职?敬请关注,今日头条《走近科学》让我们跟随镜头走进减压塔高温狂热的内心世界。
某年某月的某一天,就像一张破碎的脸,难以开口说再见,就让一切重演。这不是件容易的事~~~STOP,言归正传.施工是很严肃的事情,开车仪式上,工地上桌子上摆放红绸脱毛大白猪,经理率众烧香拜佛念念有词,道士做法保平安,爆竹在吊车上高高挂起,庆功宴席早已预定,装置终于要开车了。
常减压装置试开工,减压塔设计压力为-0.1MPa,设计温度410°C,操作温度高达380°C,设备直径7400mm,厚度26mm,高度66米,材料为Q345R。由于是负压工况,按照GB150计算了外压失稳,设置了很多工字钢的加强圈。强度方面按照塔器规范设计,一看设备就像理工科男生,属于结实耐用型的。该塔雄壮威武,容貌甚伟,见下图:

塔的加强圈型钢如下:

设备铺设了保温,材料为硅酸铝针刺毡,厚度为140mm。开车没多久,塔外壁加强圈从下到上均有不同程度的径向焊缝断裂现象,有些裂缝已经延伸到内圈板处。事故发生后,赶紧停止开车,检查原因。
查看计算书,计算书均合格,而且设备厚度裕量不小,加强圈强度惯性矩均有较大裕量,那么绝对不可能是因为失稳,那么究竟是什么原因造成了加强圈断裂呢?
经过检查,发现问题可能出在保温上。当时施工做的保温如下图所示:
加强圈露在保温外侧110mm,造成热损失比较大,加强圈外部温度低,内部温度高,内部要膨胀,被外面的低温的部分约束住无法自由膨胀。造成加强圈外部的应力过大,从而造成加强圈从外侧开始断裂,甚至延伸到内圈。那么怎么证明这点呢?可以先估计一下,按照加强圈内侧温度400°(最高),外侧温度100°C(实测),外侧应力应该会远超过Q345R的抗拉强度。要精确计算的话,还需要用有限元计算一下:建立有限元模型,保温和加强圈全部建上。划分网格在设备内壁施加400°C(最大的操作温度),求得温度场如下,加强圈外侧温度为最高为139°C,边缘大概116°C左右:
在筒体下部施加UY方向的位移约束,求解温度产生的应力场如下:
温差产生的最大应力高达838.55MPa,远远超过Q345R的屈服强度和抗拉强度!这就是使得加强圈断裂的原因?一般来说现场的保温制作会将加强圈一起包进保温里面,但是这个项目的施工方并未按照标准要求,而是将加强圈露在外面,而因为设备直径大,加强圈刚性又很大,导致热应力非常大,从而造成加强圈的破裂。下图为另一项目中,对于加强圈处的保温结构详图,一般现场施工,均需要将加强圈包在保温内部,包的厚度一般也需要有保温层的厚度,这种工程经验,一般施工队都应该有。
事情已经发生了,那么应该如何弥补呢?舒婷有首诗写的非常好:《这也是一切》不是一切大树都被暴风折断; 不是一切种子都找不到生根的土壤; 不是一切真情都流失在人心的沙漠里; 不是一切梦想都甘愿被折掉翅膀。 不,不是一切 都像你说的那样! 不是一切火焰都只燃烧自己 而不把别人照亮; 不是一切星星都仅指示黑夜 而不报告曙光; 不是一切歌声都掠过耳旁 而不留在心上。 不,不是一切 都像你说的那样! 不是一切呼吁都没有回响; 不是一切损失却都无法补偿;
的确不是一切损失都无法补偿,工程团队就是要解决出现的实际问题。幸运的是,扒开保温,经过检查,设备和加强圈内圈均没有出现裂纹。原因可能在于外侧加强圈断裂,变形,释放了应力,使得内侧的应力大幅度下降,所以设备还是完好无损的。
停车之后将外压加强圈开裂部分焊好,并重新作保温,将加强圈外露部分也做上有效的保温。再分析一下加强圈也盖上保温的温度场,可以发现,加强圈温度上升很多,从110多度上升到360度,温度更均匀,也就意味着,约束更小。查看应力场结果,最大点的位置没有变化,但是最大点的应力从838.5MPa下降到106.79MPa,下降幅度非常大,远远小于许用应力。业主再也不用担心开裂了。
结果扩展一下:)

经验总结:1. 本案例发生的原因是施工单位未按照工程要求施工,将外压支撑圈裸露在外,而设备本身温度高,造成温差应力过大,导致加强圈破裂,延伸到筒体内圈。2. 为保证加强圈的加强作用,加强圈应整圈围绕在圆筒的圆周上,而不允许任意断开或切割,更不能形成上述的大面积裂纹。3. 若设备运行时发现加强圈发生断裂,应及时停车修补裂纹,避免给设备筒体造成不可修复的变形。4. 对于在设计阶段,高温操作下的设备,仅考虑设备本体的强度和稳定性是不够的,还应考虑由温差过大引起的热应力所带来的危害。特别是温差和约束的关系一定要注意,比如高温的鞍座和刚性环耳座之类。5. 从设计方面来说,常规的各项计算符合规范要求,但是设备仍然可能因为结构设计的原因造成强度上的破坏。设备人员应该考虑各种失效模式,并作出对应的措施。

87737352 发表于 2018-9-28 08:47:40

谢谢楼主的分享了。

zhangjun8369 发表于 2018-9-28 08:47:40

技术很牛,文笔也很牛,佩服!{:1106_362:}

shinbade 发表于 2018-9-28 08:47:40

非常有价值的帖子,收藏。谢谢楼主。

user25 发表于 2018-9-28 08:47:40

谢谢分享重要的经验

yyjmxd 发表于 2018-9-28 08:47:40

大师之作,佩服佩服

海风521 发表于 2018-9-28 08:47:40

学习了。谢谢分享

myemailaspen84 发表于 2018-9-28 08:47:40

非常具有代表性的研究感謝分享

zhangyuan8802 发表于 2018-9-28 08:47:40

这个文章真的太牛了。。

队长别开枪是我 发表于 2018-9-28 08:47:40

学习下。。。竟然可以写的这么好。。{:1106_366:}

jjzg2004 发表于 2018-9-28 08:47:40

{:1106_382:},干货,学习了。谢谢。。。

zcy810914 发表于 2018-9-28 08:47:40

这种帖子好,以后要多发{:1106_362:}{:1106_362:}{:1106_362:}

hgw04044217 发表于 2018-9-28 08:47:40

学习了,谢谢分享!
页: [1]
查看完整版本: 走近科学-减压塔加强圈断裂之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