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外光谱技术用于中药质控的特点和优势
红外光谱的宏观指纹性,就好像单一成分一样,是反映中药混合物中各种成分的叠加谱,不同种的混合物其相应的化学组成不同也就引起分子光谱整体谱图的变化,凭借这些仪器分析变化特征直接或稍作数学处理可以直接用在质控上。再者,用这种技术时无需提取直接测定,可以保持药材或制剂的“原汁原味”。而且操作起来也比较简单,在推广使用方面很容易的。近年来,我们测试了280种对照药材20种伪品药材,4种不同产地的药材,400多种中药配方颗粒(其中包括来自同一厂家不同批次的配方颗粒)和20种不同生产厂家的中药注射剂共计2000多张红外光谱、二阶导数谱和几百张二维相关红外谱,结合化学计量学方法对谙图进行了分析、论证、阐明了上述方法的可行性和适用性,推动了这种光谱“指纹”技术在中药质控和管理中的应用。我们认为,差异较大的不同种中药仅需用一般的红外谱图就可以简单地做出判定,可称其为一级鉴定;差异性可称其为一级鉴定;较小的不同种中药材(包括不同产地的中药材)采用红外光谙图和二阶导数诺图相结合作为判定的依据较为合适,称其为二级鉴定红外光谱图和二阶导数谱图差异性较小时,则可凭借二维相关红外光谱加以判定称其为三级鉴定。这三级鉴定可以相互补充和相互佐证。分析化学研究表明,这种光谱 “指纹”技术可用于中药材及其制剂的真伪鉴定;野生和栽培药材的聚类分析和识别;利用药材富合成分进行药材品种的分类如高含黄酮类、鞣质鞣酸类、蛋白质类、油脂类和淀粉类等与鉴定;凭借中成药红外光谱相关谱峰的相对强度,判定其辅料的用量;与道地药材比较;制药工艺的稳定性检查等等。
两个相关资料,值得一看:《傅立叶红外仪器注意事项》 《红外光谱指纹区特点及解析》
如果红外光谱速识中药“指纹”这一方法和技术能被广泛推广应用,它一定能为加速实现中药现代化发挥独特的重要作用。将红外“指纹”图谱、二维相关红外光谱以及模式识别等方法相结合用于中药质量的宏观控制,在研究思路和方法上都是一种重要的创新,实践上亦是一种行之有效的方法,且十分简便和快速。但这些成果急需系统化和标准化。因此我建议:第一,尽快建立具有我国自主知识产权的“中药材红外光谱数据库”。大量采集不同种的中药材,包括同科同属不同种和真伪药材,在相对标准的测定条件下,获得各种中药材的标准图谱,根据谱图的特征性建立数据库。这样不但可以保证从源头控制中药材的质量,也可以作为中药材真伪优劣的快速评价系统。红外数据库的建立和使用将会加大中药生产和市场宏观质量控制的深度和广度,这将是我国中药实现国际化和标准化首先要考虑的最关键的一步。第二,尽快建立完整的红外光谱——模式识别系统。首先要广泛地采集大量的、不同批次的中药材,包括不同产地与生境、野生与栽培等中药材;然后制定规范化的检测标准,包括实验室条件、样品制备要求、仪器参数设置等;根据所获得的各种药材的标准图谱,仪器分析建立可识别的模型系统。该系统将复杂的混合物体系简单化,突出中药的整体性。而且仪器价廉,操作简单,数据可靠,速度之快,未知红外光谱图在几分钟之内就可以获得可靠的信息。作为通用的质量标准,控制方法的简单化是其能够普遍推广的必要条件。这一系统的建立和使用是中药市场标准化和规范化的急需。第三,尽快确定中药制剂的红外对照参考谱图。尽管每一种中药制剂的组成都是极其复杂的混合物体系,但每一种中药制剂都具备相对固定的组成体系,这一体系就像人的“指纹”一样,各有各的特征性。如清开灵注射剂的“指纹”图谱不可能与双黄连注射剂的“指纹”图谱相一致,凭借这些“指纹”的差异性,就可以进行快速的识别。这样,以每一种中药制剂的对照参考谱图与相应的产品相比对,就可以很快的识别产品的真伪优劣及批批产品的稳定。这可说是保证中药制剂相对稳定可控的关键。
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