yuun 发表于 2019-10-21 15:07:51

无锡国道高架侧翻对于设计的启示

无锡高架桥垮塌昨晚手机收到一则突发消息,无锡一高架桥发生垮塌。
一时间新闻下的评论接踵而来:
设计失误,豆腐渣,偷工减料,施工质量,监管验收,不一而足。
https://mmbiz.qpic.cn/mmbiz_png/DVnwQibl2L2neB3uiaROoIPFOHYoBtwbD3ictCicZzNjzxAE6NUxPomtNbkl2l8DNpqlPYibTrePOjFDRLnupw2HqWw/640?wx_fmt=png还有人预防各个机构甩脱责任,提前预告:不要告诉我是超载。
https://mmbiz.qpic.cn/mmbiz_png/DVnwQibl2L2lX0dQ4pICSzFaa7wRibGIFNZ9YohSyQhcmK4hiaiaibG7wpcAHaribbjibqGqsADnLjGBTq1bkwEQHzSkQ/640?wx_fmt=png当然也有一些媒体迅速辟谣:由于超载产生共振,导致桥梁坍塌。

共振?
当然到目前为止,事故官方的详细分析还没有出来。本人并非桥梁专家,但是从新闻辟谣说超载产生共振导致坍塌,觉得很不科学。https://mmbiz.qpic.cn/mmbiz_png/DVnwQibl2L2lX0dQ4pICSzFaa7wRibGIFNy1XoGibcFguHp9rFQgsh0OfmicfRSmCJTYXVB70Y0Jfsasgtia9uRkFfA/640?wx_fmt=png首先可以排除共振破坏。
共振问题很复杂,不是媒体短时间能够计算出来的,如果第一时间说是共振,基本上可以判断:没有经过计算。一般桥梁设计时已经考虑共振问题,车和桥的频率都是错开的。这种短跨距,大刚度的桥梁,基本上不可能和车发生共振,即使发生,由于跨距太短,经过这节时间短,发生的概率微乎其微。
超载?

从事故图片来看,个人觉得超载的引发桥梁侧翻的概率是最大。https://mmbiz.qpic.cn/mmbiz_png/DVnwQibl2L2lX0dQ4pICSzFaa7wRibGIFNsQmniah55h6P1CW7x9PDwaJIfBGibveiaRny114mKn2kWGKU6FibiaSibicGQ/640?wx_fmt=png首先桥面和桥墩的比较完整,设计和施工质量看不出有太大问题。当然具体有没有问题,还需要事故分析的抽样检测。从现场散落的卷筒钢板看,超载车辆重达187吨,极有可能是压翻桥梁的直接原因。
桥面整体往一侧倾斜,推测是单侧偏心载荷太大,造成桥面倾斜的概率比较大。

独柱墩箱梁桥无锡高架桥的结构类似于下图。
https://mmbiz.qpic.cn/mmbiz_png/DVnwQibl2L2lX0dQ4pICSzFaa7wRibGIFNiamrBsC02x5GaNiadvfufBCkVzVibt7CmToHiazYMuAhzP9Ta83L6NPDZQ/640?wx_fmt=png属于独柱式桥墩的箱梁桥,桥面与桥墩只有一个支点。这种桥墩的优点是造价比较便宜,下部占地面积小,空间大。缺点是如果单侧受力太大容易失稳倾覆。https://mmbiz.qpic.cn/mmbiz_png/DVnwQibl2L2neB3uiaROoIPFOHYoBtwbD3yfpu6QMYoSCIvBGI9u8c8XAuZiaetjkm9BK9ascT5JowSJU69kFHAsA/640?wx_fmt=pnghttps://mmbiz.qpic.cn/mmbiz_png/DVnwQibl2L2neB3uiaROoIPFOHYoBtwbD3iahGSnw4gZ6LcFdNn7APLCJny9uPHAGkQ6yljrn2VLekHYCpOtHKibBQ/640?wx_fmt=png既然这种结构防倾覆侧翻这么差,为什么一直在用呢?
一方面有造价上的考虑,想想03年,这种结构既省钱,也符合当时车的载荷。但是还有一部分是规范不禁止。在很多设计人心中,规范不禁止就是可以用的意思。由于时代的原因,规范不但不禁止,而且对于倾覆的计算并未做详细的规定。
https://mmbiz.qpic.cn/mmbiz_png/DVnwQibl2L2neB3uiaROoIPFOHYoBtwbD36zibUjCHfgVHxtGyoa51RsQUpwMC5duVicrrHPaBIWKU1l9Xkibib2zeLg/640?wx_fmt=png
箱梁桥的抗倾覆构造从目前规范来看,的确不是设计者的原因。和压力容器类似,桥梁设计,校核,审核都按照规范设计的,安全裕度只多不少。但是可以说,尽管车辆超载了,但是桥梁并未达到设计的极限载荷。原因是:
设计一般考虑的是正向承受载荷,安全系数往往很大。这也是为什么很多超载车辆,只要注意驾驶方式,从桥梁中心通过,桥梁也没有问题。而失效,往往是侧向倾覆,这方面的验算往往被规范忽视。而这方面的失效,历年来新闻常有报道,成为桥梁失效的主要失效模式。https://mmbiz.qpic.cn/mmbiz_png/DVnwQibl2L2neB3uiaROoIPFOHYoBtwbD3FRPCARJwP1vKNtM8QEu5DLakCaatiaiaZFjjpicINTMWPgKHdPWVEx3JQ/640?wx_fmt=pnghttps://mmbiz.qpic.cn/mmbiz_png/DVnwQibl2L2neB3uiaROoIPFOHYoBtwbD3uxaTVaTbgeGj4FYRZZ6kLdS4g6zlicIDiccv1HYMLsHbAnmEF5vJg1sQ/640?wx_fmt=png
https://mmbiz.qpic.cn/mmbiz_png/DVnwQibl2L2neB3uiaROoIPFOHYoBtwbD3BbIjnrZpMoJLx0Hia1DUPz7JzLia2AHrO6o57pB2oN9QpKOA6Vz2gSZA/640?wx_fmt=png桥柱,桥面做的再结实,如果采用这种结构,而且偏心规范不明确的情况下会造成:从计算书上看,桥很结实。而实际运行,可能没有达到设计载荷就倾覆了。决定木桶的盛水高度,往往是最短的板。

规范的改进
在众多的事故中,桥梁规范也吸取了教训,于2018年更新了新的规范。https://mmbiz.qpic.cn/mmbiz_png/DVnwQibl2L2neB3uiaROoIPFOHYoBtwbD3mwuhic3FPVWuubpMACjicdQTuxPFoLy4OsAgia1DzdqBa4NyQibliaRoTQg/640?wx_fmt=png在新规范中,新增加了:混凝土箱梁桥抗倾覆验算方法https://mmbiz.qpic.cn/mmbiz_png/DVnwQibl2L2neB3uiaROoIPFOHYoBtwbD3zLWcnibLj42YQicM7ic798uYcWKEoUHjg1m0cd9dDwibicCQ1vqKBBlJUfA/640?wx_fmt=png规范对于单支座的独柱墩有诸多限制,并对倾覆载荷进行详细的计算,并取合适的安全系数。
而且规范采用了很多“宜采用”“应避免”等字眼,可以估计,在2018年后,这类独柱墩桥梁会越来越少。https://mmbiz.qpic.cn/mmbiz_png/DVnwQibl2L2neB3uiaROoIPFOHYoBtwbD3SzbicYibpQPlXwYcaiaMYnHMyThP1IyjTXIcvRT9zg2v0iaO1FZA9FUJ8Q/640?wx_fmt=png对于过去按照单支座独墩柱设计的桥梁,进行倾覆计算,并有各种加固方案。https://mmbiz.qpic.cn/mmbiz_png/DVnwQibl2L2neB3uiaROoIPFOHYoBtwbD3to16ZVoqdxlu4zFGydEdjLYfkBr3PjGQTibrX8kTiabdoC3ZSibDgObdw/640?wx_fmt=pnghttps://mmbiz.qpic.cn/mmbiz_png/DVnwQibl2L2neB3uiaROoIPFOHYoBtwbD360GyqjtWQF4yauqkvQOS0OrA7b5qI6tYVZjQHibgpSV9GeLS7rgHM9Q/640?wx_fmt=pnghttps://mmbiz.qpic.cn/mmbiz_png/DVnwQibl2L2neB3uiaROoIPFOHYoBtwbD3qnBxfjQS0XYCUXkicO7Lb5zgviboYVzwZDWS80nK9Amh8zj9jf8hGd5g/640?wx_fmt=png
是钱的问题吗和同事讨论这起事故时,同事说:“这还是钱的问题,多花点钱把桥做结实点不就好了?”我觉得这个还真不是钱的问题。
设计人员会不会擦边来设计路桥,想想设计终身制,我想大部分的路桥设计人和压力容器一样,都是尽量加大裕量。为甚裕量这么大,还是失效?
[*]规范问题。规范对于倾覆的校核不够,导致裕量加的位置不对,全部加到水桶的最长板上,花费再多,那么该漏水还是要漏水。相当于MAWP就是由最薄弱的地方控制的,一个劲的加大筒体裕量,不能提高设备的MAWP。和花多少钱,关系不大。天之道与MAWP

[*]结构问题。偏心超载的工况本身苛刻。而采用这种结构,要增加抗倾覆性,非常难为。好比用加厚的方法来让板式吊耳承受侧向受力。投入极大,收获极小。这和想不想多花钱没有关系。倒不如换种结构。板式吊耳的应用指南https://mmbiz.qpic.cn/mmbiz_png/DVnwQibl2L2neB3uiaROoIPFOHYoBtwbD3BOjMMTBqjibgVXicBQBiapUFWFfD8riaayLIYlgtiaGCfSnvKvEsc9YXjhQ/640?wx_fmt=png
[*]无论什么结构,都有薄弱点。使用时,应该尽量避开薄弱点。比如本事故中桥梁,容易倾覆,那么大重量的车,尽量开中间,避开薄弱点。比如不锈钢材料,用在含氯离子介质时,要慎重。比如人到中年,体力跟不上,就应运动健身少加班。



规范VS安全
记得原先有篇文章,感叹的是规范和安全的关系。
法兰小端厚度应该如何取值(续)
在实际工程中,答案往往不止一个,也往往没有绝对的对错。

https://mmbiz.qpic.cn/mmbiz_png/DVnwQibl2L2mKUV8K2n64Za35QIMFDZjLklnTD0yibYGgia3rHBF8DxGQDdZrgtWtThBf1LgAHRKQ8ZGHy1m3svEw/640?wx_fmt=png
好方案和明文危险禁止中还有很长的中间灰色地带。这些往往是设计人员最纠结的地方。考虑吧,规范没写要考虑,也没有考虑的标准方法。不考虑吧,不知道是否有隐患。规范没写,不代表不需要考虑。规范写了,也不代表安全。设计人员可以通过规范保护自己,但是设计人员也应该思考一下,种种结构是否合理,会不会也有类似于单支座独墩柱的桥梁一样,老规范允许,新规范核算抗倾覆能力不足。比如API650新规范更新后,要求校核锥顶内压。
支撑锥顶险酿大错误

他人即命运现代社会,大多数人的生命都是交给他人的。
公交车,地铁的设计运营是他人,乘客是来自五湖四海的;游乐场的设施是来某公司;路桥设计施工运营,上面跑的司机,你一个也叫不出名字;
给你做手术的医生,可能之前你们从未见过可以说衣食住行,全部都所托他人。那么我们能够心安理得的原因是什么?因为我们相信,一切是可以追责的,一切都是有安全裕度的。就像我们相信压力容器出厂前是经过超压试验的。世界上有太多未知,太多意外,太多猝不及防。正如开着187吨大货车司机,行驶在高架一侧一样,充满了自信。不但危及自己,而且危及他人。我们生活中就没有这样的例子吗?闯红灯,仿佛别人都认真开车,能够看到你。在电梯上左行右立(上海尤其严重),一点也不怕电梯一侧磨损,因为在人心中,电梯公司经常会检查,磨损会更换。带着危险品上车,与司机发生冲突。设计经常打擦边球,不怕,还有2.7倍的裕量~~~.....................................君子不立危墙之下我们的命运被他人决定,他人的命运也决定在我们手中。
他人即命运!

后记
本文并非为司机超载开脱,本身超载是非常危险的事情,需要运输公司,交通管理严查,杜绝这类危险。在路桥有限载的情况下,运输公司全责也不为过。
本文只是从另一方面,讨论一下这个事故对于设计的启发。
中午食堂吃饭时候,饭盘刚上去,有些晃,手压上去,差点打翻了。不禁感叹:一支腿真心不稳啊!
https://mmbiz.qpic.cn/mmbiz_png/DVnwQibl2L2lX0dQ4pICSzFaa7wRibGIFNm4vlibxkmiaGIBtjnbdplbBgicqJe4PezKhg2RfcuMySiceJibsHzd9B8HQ/640?wx_fmt=png

mj889 发表于 2019-10-21 15:07:51

感谢分享

mj889 发表于 2019-10-21 15:07:51

感谢分享

ftecagan247 发表于 2019-10-21 15:07:51

分析的很到位

feifei飞 发表于 2019-10-21 15:07:51

结构改变{:524:}{:524:}

zhougla_seu 发表于 2019-10-21 15:07:51

规范有这样的,只能说缺少论证

hawbiao 发表于 2019-10-21 15:07:51

他人即命运
- 本文出自马后炮化工-让天下没有难学的化工技术,原文地址:https://meng.horse/thread-216204-1-1.html
{:528:}{:528:}

hkenny 发表于 2019-10-21 15:07:51

单支座是个问题{:534:}

jjzg2004 发表于 2019-10-21 15:07:51

{:532:}{:534:}

jjzg2004 发表于 2019-10-21 15:07:51

{:532:}{:534:}
页: [1]
查看完整版本: 无锡国道高架侧翻对于设计的启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