换热管无支撑跨距和受压失稳当量长度
最大无支撑跨距很多朋友疑惑,最大无支撑跨距到底怎么取?https://mmbiz.qpic.cn/mmbiz_png/DVnwQibl2L2kbZoIommnKxK2jYWnskVewMYSQwGHakURSGIwDbCh3g6nWHvpekkiawqcnGxad40FJzDJCr3r7BAw/640?wx_fmt=pnghttps://mmbiz.qpic.cn/mmbiz_png/DVnwQibl2L2kbZoIommnKxK2jYWnskVewkrYWgH8EfYmHaiaWg9PMNXfribFmsQ7UP9Pf4AGEp1icFbS8Hytiae7GfA/640?wx_fmt=png
在老版的GB151-1999中,这点是经常引起误解的。只有突然出现的名词,没有解释。https://mmbiz.qpic.cn/mmbiz_png/DVnwQibl2L2kbZoIommnKxK2jYWnskVew8txT0JETAVZcSnqNnWOTfwJibYkv3sviaAq0RBSIbQ1lcLO2ht01xtQA/640?wx_fmt=png
很多朋友望文生义,无支撑跨距l,会不会就是换热管受压失稳当量长度呢?这两个的值,和概念好似差不多。
随着GB/T 151-2014的发布,对于l的增加了前缀:“折流板或支持板间的”。
https://mmbiz.qpic.cn/mmbiz_png/DVnwQibl2L2kbZoIommnKxK2jYWnskVew3hXywd0WBTvJicA61ibxCjveOUBleH6LqkdFh56ibNOGWFyMX1CNeG7CQ/640?wx_fmt=png
但是疑虑并未消除,到底应不应该包含管板到折流板之间的距离?
TEMA其实答案很简单,在TEMA 的类似规定中,写的非常详细。不用考虑管板到折流板之间的距离。
https://mmbiz.qpic.cn/mmbiz_png/DVnwQibl2L2kbZoIommnKxK2jYWnskVew0p9tcoIERZo39HBRGRhxKibmF7MTlIbFgyrltNIBb9jSYk1bUs57rpA/640?wx_fmt=png
很多时候,编制者想用最精简的语言来描述规定或者秉持着少说少错的观点。
从最开始的不解释,到现在的带解释。为什么设计人员还是会认为比较模糊呢?因为缺乏必要的“补充解释”。
TEMA对于无支撑跨距的解释非常详细,使用者没有争议,减少了误解误会,降低误用的风险。而GB151比较高冷,惜字如金。造成设计人员仍旧有疑虑。
这让我又想起了那一个鞍座底板,三个孔的案例。鞍座3个地脚螺栓?2019—我想和这个世界谈谈~
https://mmbiz.qpic.cn/mmbiz_png/DVnwQibl2L2kZBGw4XxbegIBNVibIQ49rZqDgJgMMSm72KicibGMd5IzYLynf7YhOjFEyDJgvqp05hiaHN7hnHdjcEQ/640?wx_fmt=png
规范没错,但是真可以往前再走一步,让使用更便利点,更不容易出错点。
为什么不考虑管板的原因
如何最大无支撑跨距不考虑管板与折流板之间的距离呢?
为什么直径小且跨距长,公差要求小。
为什么直径大或跨距小,公差反而大呢?
https://mmbiz.qpic.cn/mmbiz_png/DVnwQibl2L2kbZoIommnKxK2jYWnskVewXWdaCvFRIEGmdupYW6SmLttwaDIYqxxpAvIMng29SPkhIBRmYL5ictQ/640?wx_fmt=png
个人觉得可以从如下方面理解:
最大无支撑跨距主要和安装换热管有关系。
安装换热管时,需要穿管,管板和第一块折流板穿肯定没有问题,毕竟两孔连线,所以规范不考虑这段长度对于安装换热管的影响。
而中间的长度,才影响安装。
小换热管穿过管板和第一块折流板后,需要穿过后续折流板。此时当两块折流板间距很大时,管子柔,是容易穿过去的,所以要求的管孔偏差小点。
当换热管直径很大,或者折流板间距很小时,管子很刚,能够调整的范围很小,所以为了顺利安装,管孔的偏差要求大点。
受压失稳当量长度
如果说最大无支撑跨距是一个安装问题,受压失稳当量长度就是一个受力问题。
换热管受轴向力时,会轴向失稳。轴向失稳和轴两端的边界条件有关系。
我们知道换热管的轴向压应力计算原理是欧拉轴向失稳。两端铰支细长压杆的临界荷载为:https://mmbiz.qpic.cn/mmbiz_png/DVnwQibl2L2kFEgrYD0fm7OJ1Mpz3wTgzhy3WVpIk0EPsTZKKtibBondG5Ct72ib1Lkxwmqw1vEXQdqs8ssdyQJbA/640?wx_fmt=gif
式中:μ反映了杆端支承对临界力的影响,称为长度系数,μL称为当量长度。
一端自由,一端固定m=2.0; 两端固定m=0.5
一端铰支,一端固定m=0.7; 两端铰支m=1.0
对于折流板之间来说,属于两端铰支,对比GB/T151的公式,μ=1
对于管板和折流板之间来说,属于一端固定,一端铰支,所以失稳当量长度为两端铰支长度除以根号2.
https://mmbiz.qpic.cn/mmbiz_png/DVnwQibl2L2kbZoIommnKxK2jYWnskVewQVZrODRRUnSIA6kKH8x2UnkUoCqP1n9d9Hb83FIuJ3QQrzW1tr7HrA/640?wx_fmt=png
往期精彩:浮头换热器换热管轴向压应力不合格的调整
如何绘制非标的BEM,BEU换热器
管子管板接头的设计
固定管板高温换热器,仅仅是外压超限的问题吗?
欢迎关注公众号:VCAD001, 一个压力容器人的自我修养。
讲的很好 ,结果还是很迷糊! {:524:}{:524:}{:524:}
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