yuun 发表于 2020-1-17 14:58:39

釜式固定管板换热器限制条件的矛盾

釜式固定管板换热器
在国标设计中,遇到釜式固定管板换热器时,很多时候采用的是用小端筒体代替全部釜式的部分进行计算。https://mmbiz.qpic.cn/mmbiz_png/DVnwQibl2L2m2Zibyy0hHRycl69qGdBIkpyib9naG40WTB2tO5o2rcukdWINS3xNS5wmWK2vdhicFNwjGibPlOkI7cA/640?wx_fmt=png但是由于筒体的为釜式的,小筒体和大筒体以及锥体的刚度是不一样的,劳力越戴,责任越大,刚度越大,承担越多。https://mmbiz.qpic.cn/mmbiz_png/DVnwQibl2L2m2Zibyy0hHRycl69qGdBIkp996AQzWVyqysSKURvEbtW11RECjQLLQicS2DKVckA2d4HvGl2E4SupA/640?wx_fmt=png换热器的轴向力是由壳体和管束共同承担的,各自分担的量由各自的刚度决定。
都用小筒体的刚度,会导致筒体刚度偏小,计算的管板应力是不准确的。
所以在国标计算中,此类设备需要慎重,如果不想分析,稍微多放点裕量。


ASME的解决方案
在ASME中,UHX-13.10中有一节专门讲解,如何计算此类换热器,给我们带来了福音。
https://mmbiz.qpic.cn/mmbiz_png/DVnwQibl2L2m2Zibyy0hHRycl69qGdBIkpbtOl6znD1pfCRTBRpAPOYQNrgo7VJ7tPb1e2GrCr2MOEu8aL0icaaiaA/640?wx_fmt=png主要思路是将锥壳,大端筒体的刚度折算到小端筒体上。
主体的计算还是UHX-13.5,不过将其中的刚度和泊松比换成了小端筒体的等效刚度和泊松比,再代入UHX-13.5计算。
由于用的是小端的筒体等效的刚度,这也是规范假设膨胀节优先加在釜式的小端筒体上。

https://mmbiz.qpic.cn/mmbiz_png/DVnwQibl2L2m2Zibyy0hHRycl69qGdBIkpeG8zm5Qxr15HVjZl5qe2y5AK3Hia9km00QBKkYPibWYVEEAsnLbxrpIw/640?wx_fmt=png
目前配套的软件已经加入此种算法,应该是非常有参照意义了。
规范的限制
但是这种算法真的解决所有问题了吗?
当然不是。
规范对于此种换热器的结构尺寸有限制。如下图:UHX-13.10.2 (C ),(d),(e)
https://mmbiz.qpic.cn/mmbiz_png/DVnwQibl2L2m2Zibyy0hHRycl69qGdBIkp024Kj1TBHQBlN4LibyeIsa6BS6hsZZxDlN3mGS24k2ibjRdxnC7TrZyA/640?wx_fmt=png
翻译成白话文是:

[*]偏心锥壳的锥角小于30°。很好理解,规范计算偏心锥壳,本来就限定了锥壳角度最大为30°。

[*]锥壳长度L,与小端直径d之比为:0.5≤L/d≤1.5.

[*]锥壳大端直径D和小端直径d满足:D≤2.17d

你品,你细品!
发现什么没有?
规范的矛盾
不妨试试小端为500mm,大端为1000mm的釜式固定管板换热.
满足了第三条,但是第1,2条永远是矛盾的!??
细想一下,这三条之间尺寸是不协调的。

按照第一条:锥壳长度L=(D-d)/tanθ
按照第二条:L/d=(D-d)/(d*tanθ)≤1.5D≤1.5*tanθ*d+d
令θ≤30°,D的最大值为≤1.866d, 和第三条2.17d矛盾。
如果锥壳大小端的比大于1.866d,其实就不能计算了。而规范还列了D≤2.17d。如果真想到2.17d,那么第二条要修改L/d≤2.02.
https://mmbiz.qpic.cn/mmbiz_png/DVnwQibl2L2m2Zibyy0hHRycl69qGdBIkpGYx3hQB083IWZRBqtGIFE69TluicEqyjjia94pXPf64RSC4IWIoPicP2w/640?wx_fmt=png
亲爱的,对不起!我双手抱砖,就没法抱你,我放下砖头,就没法养你。
AMSE,这个地方能否修改协调一下。

页: [1]
查看完整版本: 釜式固定管板换热器限制条件的矛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