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谓“代码盔甲”战略?
转自:http://blog.sina.com.cn/s/blog_4e8581890102dthl.html 在这个世界上,只要存在某种社会需求,就会产生满足这种需求的社会“产品”,真是神了。何故也? 在世界范围内,软件盗版现象很普遍,特别是在中国境内,盗版现象很严重。面对此种情况,有人感到无可奈何,甚至垂头丧气。2002年,美国人David Pensak博士突发奇想,他想给软件产品的程序代码穿上一身“盔甲”(即”Armor”),使其具有防盗性能。这真是奇思妙想想也。于是,他在美国麻省的Waltham市创建了”V.i.实验室“(英文简称V.i. Labs)”,产品“CodeArmor”(”代码盔甲“)直到2006年才上市。这就是所谓的“代码盔甲”战略。 实际上,实施“代码盔甲”战略其实并不困难,只要给软件产品供应商提供一套易于实行的“干扰探寻”(“Tamper Detection”)解决方案,而且具有自动报告功能。把话说明白了就是:在软件产品程序中植入一段程序代码(所谓穿“盔甲”),一旦发现该软件产品被盗版使用,就会自动集中收集相关数据,并且,定时地远程报告给产品的主人(所谓“打小报告”)。2006年,“代码盔甲”产品面世之后,微软公司首先采用,并且美其名为“激活技术”。(注:微软是V.i. Labs的亲密盟友。) 今年8月30日,新浪科技刊登一篇新闻报道,题为“美公司追踪中国盗版软件用户伺机起诉索赔“,其实是一篇旧新闻了。该报道称:面前,已经有40家企业使用了这种追踪技术,可以通过收集到的数据了解中国的哪些机构、它们有多少台PC正在使用盗版软件。例如,仅在北京一地,V.i. Labs就发现有超过5000台电脑在使用未授权的CAD软件。该报道还称:“企业可以通过分析盗版软件使用状况,确定目标客户群”,“V.i. Labs的数据显示,在中国,盗版软件的主要用户群是生产企业、设计公司和大专院校”。 关于盗版问题,我只是想说:目前,我国软件盗版的实际情况完全掌握在国外公司的手中,只是暂时不说而已。不仅如此,代码“盔甲”也可以在必要时变为代码“炸弹”(”CodeBomb”),在国际关系紧张之时,让我们的关键应用程序全部倾刻“玩完”。平日总是笑眯眯的人,我们一定要时时防备。 我说普及Linux,有人听不进去;我说轻型便携自启动U盘,有人更是嗤之以鼻;我说要挽留永中Office(曹参),有人说我是多管闲事。要我说Windows的好话,那倒不难,但是,有谁能够保证Win 7里面没有“代码盔甲”?微软放纵XP盗版,使其“四处泛滥”,害死Linux与永中Office事小,危害国家信息安全事大。我真的搞不明白,国家中央机关软件采购,为什么要买那么多的国外软件产品?难道就不怕其中的“代码盔甲”到时会出来“作乱”?信息战就在我们的身边,我们不能整日陶醉在“步步高”的舞曲之中。 说明:有人说我“危言耸听”,我不服气,这是新浪科技这篇“报道”先挑起来的,不能怪我。请见:www.vilabs.com网站。WARNING!Aspenone contains VI labs' codearmor and phones home. The software will actually continue to function fine, but your usage statistics, including computer name, IP address, MAC address, date, and hours of solver usage, are reported to the Legal Compliance / piracy group at AspenTech. Your company will receive Legal Letters from aspentech if you install the app on a for-profit production environment. You'd better cut off your internet connection if you want to install it to learn or to make money from it. 学习了,不管好不好,我们还得要有替代品。 听不懂,台高深了 长见识了。 本帖最后由 user25 于 2021-1-16 06:59 编辑
要用盗版,就让你的计算机一直断网,一直到你的计算机没有了盗版那天为止。
这个最安全,尤其是在单位,哪怕正版都不可以随便安装的,深切体会到了一次。
我现在就是专门设一台计算机,直接把无线和有线的驱动全部卸载,禁用,作为学习用。
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