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积分
- 23
- 注册时间
- 2017-6-8
- 积分
- 23

|
各位大佬好,最近在做加氢催化剂相关的调研,现在有几个问题关于水对于催化剂的影响想跟大家请教一下:
(1)催化剂水热失活:催化剂在高温水蒸气的作用下,催化剂表面活性金属会发生聚结,晶体结构变形,比表面积和孔隙度也会受到影响。想请教一下大家,水热失活一般是在什么温度压力条件下发生的呢?有没有一个发生水热失活的大概的最低的温度范围呢?
(2)催化剂水汽再生:我在阅读相关文献的时候有读到,常用的再生方法除了用空气燃烧掉附着在催化剂表面结焦之外,还有一种通入水蒸气再生的方式。我的理解是通入水蒸气可以将水溶性杂质溶解去除的同时,通过水煤气反应C+H2O=CO+H2将积碳去除。想请教一下大家,我的理解有什么问题吗,这种通入水蒸气再生的原理是什么呢?但是根据水热失活的情况,水蒸气不是会对催化剂有不利影响吗,那为什么有选取水蒸气重生催化剂的方案,请问这种方式的优点是什么呢?
(3)水热法制备催化剂:水热法制备催化剂过程中,反应在水热釜内高温高压反应,形成晶体结构,除此之外,核壳催化剂也可以通过水热法制备,催化剂可以形成更为稳定的核壳结构。但是我的疑问是,既然水对催化剂有不利影响,那么水热法制备催化剂过程是如何避免对催化剂的成型造成影响的呢?
整体而言,在催化反应过程中,除了反应体系中必须有水的参与的过程,其余反应过程应尽量避免水分的引入反应体系,以免对催化剂造成不利影响,这么总结有道理吗?
谢谢大家了~~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