yuun 发表于 2022-8-25 22:12:56

职场教训之年少轻狂时




入职、离职

话说前同事C君被面试的大领导高度看好后,非常顺利迅速的进入公司的研发组。
C君面试的过程见下文:

前同事是如何用双管板征服面试领导的

https://mmbiz.qpic.cn/mmbiz_png/DVnwQibl2L2n6aThNIXAl7ICQIaPnbUK73r8BOWJmrZF14ScydHdJJo5xa0eydkHibibfKlZkDial0soaCpDULictcQ/640?wx_fmt=png&wxfrom=5&wx_lazy=1&wx_co=1
C君进入公司后,给我打了电话,兴奋的同时还提到了大领导对他特别好,对他相当重视,给他解决了住宿,待遇也相当不错,C君此时意气风发。

大领导对研发组的大组长说:“我给你们找了个不可多得的人才,技术方面相当牛,一定要好好培养。”。大组长也爽快答应了。

C君带着光环进入公司,和大小组长,组员相处也非常愉快。

公司有几款成熟产品,对于刚入职的C君来说,组长布置的任务是尽快熟悉产品,然后再徐徐图之。
大领导对C君寄予厚望,叮嘱到:“好好熟悉我们的产品,多提宝贵意见,持续改进产品,争取把我们的产品越做越好!”。
C君自然把大领导的话放在心里了。
C君电话里对我说:“我不能辜负大领导的期望啊!”。
我说:“这正好,好的开始是成功的一半,这家单位全国有名,无论在里面升职还是以后出来再找工作,都是前途一片光明啊”。

结果两个月后,又接到C君的电话,说他很苦恼,在公司待不下去了,要离职了。

刚听到他说要辞职,我感到万分惊讶,这到底是怎么回事???

大领导这么欣赏你,这家单位盈利能力这么好,而你也好不容易进入这么好的一家单位,为啥要离职?

美芹十六献

C君给我讲了这两个月发生的事情。

C君公司的几款成熟产品,经过四五年的打磨,做成了一个系列化的产品,卖的相当好。
C君在熟悉的过程中,也想着要做点事情,不辜负大领导的的期望。
经过一个月的熟悉,对于其中一款过滤器,C君总结了好几个他认为值得优化的地方:

[*] 外形过大,形状较“怪”, 过滤面积不多,不方便安装,比如某款过滤器高度能达到1120mm,外径有∅650mm之大,建议修改高径比或者进行瘦身。
[*]设备的上封头管口很多,并且带有一个大型搅拌器(电机等),这样上封头的安装空间很小,容易出现管口间的碰撞问题。
[*]重量很重, 某型号设备上的过滤器的重量能达到240公斤,不但耗费材料,还使上封头及过滤器的连接管受力较大。
[*]形状较“怪”,车间制作麻烦,比如目前的过滤器的下封头为偏锥形封头,锥度在55度左右,封头小端开口仅100mm左右,这种封头在车间加工制作比较费工时,制作成本增加。
[*]过滤器进口位置偏在一边,偏离过滤网,使过滤时每层过滤网的过滤量不均匀,影响过滤效果。
[*]锥壳部分厚度较大,建议减薄,或者加筋的方式减薄厚度。

等等,总共十六条。

总结了这么多优化方案,写成了一个文档,信心满满的将邮件发送给研发组大小组长,等待答复。

大小组长看了后,找C君说:“很好,不过这些问题很难解决,建议还是熟悉一下产品,再改进。”,说完后就不再理会。

C君很是不服,“很好又不采用是什么意思,自己提的这么多条,难道没有一条没有可取之处吗?”。
自己的美芹之献被无视,顿感怀才不遇,明珠暗投。
于是C君直接将改进意见,邮件发送给了面试时的大领导。

大领导收到后,很重视,将邮件转发给研发组的大小组长和组员,批示开会讨论可行性。

激烈讨论

很快进行了会议。
在会议上,大小组长对C君态度比较冷淡,可能是因为C君绕过了他们,直接给大领导汇报产品修改意见。大组长一改初次说的方案很好的观点,对C君的方案进行全方位的批驳:
比如修改高径比,那修改成多少比较好,怎么证明修改后比修改前好?直径缩小还如何保证过滤面积?

比如目前卖了那么多台设备,还没有出现安装困难,安装有干涉的情况,结构紧凑是优点,而不是缺点。

比如过滤器的重量,设备完全能够承受,而且根据GB150只有1~2mm的裕量,没有降低的空间。

比如形状怪是根据客户的反馈,工艺的试验获得的。偏心封头加工难度并不大。

比如过滤效果目前客户是满意的,C君没有提修改方案,也没法证明修改方案优于目前的方案。

比如锥壳优化,怎么优化,怎么证明加筋有效?

等等。。。

C君解释道:“我只是提出一个建议,是否有效,怎么证明有效,还需要大家一起来做。”。

大领导听了大家的意见,建议大家平复心情,让C君再完善完善,先熟悉产品,再改进,大家都是为了公司好,为了做出更好的产品。
大小组长以及组员C君都同意了。
但是之后C君就感觉气氛有些变化了,大小组长从以前的热情,变为冷淡。有什么需要讨论的也不叫C君了,工作也不怎么安排了,C君每天都感觉很难受,又不知道如何解决,他于是打电话给我。
说:“我要辞职了”。


经验教训


听完C君的讲述,C君把一些对于产品的意见发给我,让我看看合不合理。
看了邮件的改进意见,得知前因后果,我终于知道为什么他现在会弄成这样了。

我和他分析了整个过程:

[*]大领导说的希望提出一些宝贵意见,一方面是看好你,另一方面也是客套一下,你没有必要真的为了提意见而强提意见。你按部就班的熟悉他们的产品就行了,真遇到问题了再说。做压力容器的结构创新,是非常困难的,结构往往是多方面调和的结果。大方向是工艺定的,细节是设备设计的,能够掌握一套装置的奥妙,短期之内是很难的,更何况去优化。
[*]毕竟你刚到公司才一个月,对着干了四五年的组长和组员说他们的产品有问题,并且提了10多条修改意见,无论意见是否正确,是谁都无法接受,莫非组长组员还不如你一个刚进公司的人厉害,要知道这些产品就是他们研发组设计的,而且经过实践的,用户认可的。对着一个成熟产品提意见,一定要有充足的证据。并且要多问问自己,到底自己是不是真的理解了设计的巧妙之处,是不是高估了自己的洞察力。
[*]从提的意见来看,都是主观的意见,没有一条是有充足证据的,很难说服人。结构不足之处,应该怎么改,为什么要改,没有任何说明和证据。比如你可以做个结构强度分析来证明强度裕量太多;做个流场分析证明结构不合理;找个论文参考证明你言之据。这些统统没有,只有“我觉得”这样会更好,如何让人信服?发现问题固然重要,但是工程方面往往解决问题更为重要。如果有配套的解决方案的,会让人更信服。没有解决方案,说明思考的深度不够,只是流于表面的发现问题。
而且从你的提的意见内容来看,我认同大组长的判断,意见毫无价值。
[*]最关键的是,得罪了直接领导大组长。第一次提给大小组长的时候,大小组长冷处理了,对你也是鼓励,和你的关系并未有变化。并且和你说了认为方案不成熟,你应该反思一下,而不是转头将自己的邮件发送给大领导,越级汇报。这样让组长如何看待你,他在大领导眼里是在埋没人才?就算大领导欣赏你,组长和组员也会和你相处的不愉快。
[*]另外要认识自己,技术方面除了书本上的,规范上的,还有实践上的。虽然面试效果很好,但是并不意味着自己真的是上等资质,没有必要给自己那么大的压力。除了技术方面,做人方面也很重要,锋芒毕露,得罪整个组的人,真是没有必要。
人生路还很长,年少轻狂很正常,谁年轻的时候没有走过弯路呢。有时候一个人会非常想要证明自己的价值,但是实力不够,操之过急,反而会弄巧成拙。

事情已经过去11多年了,每每想起,总是无尽唏嘘。
一个非常完美的开始,但是却因为自己的年少轻狂,急于表现自己的价值,而不得不离开一家非常好的单位,真是一件遗憾的事情。
这就是成长的代价吧。

往期精彩压力容器设计人如何找对象
前同事是如何用双管板征服面试领导的
公众号,一年挣了多少钱
设计员之歌

zhyhh 发表于 2022-8-25 22:12:56

年轻设计员很好的经验和教训

qiang10921 发表于 2022-8-25 22:12:56

感谢分享

silenthorse 发表于 2022-8-25 22:12:56

{:1110_550:}

1042960171 发表于 2022-8-25 22:12:56

6666666666666666666666

sonid 发表于 2022-8-25 22:12:56

主要是一些年轻人情况不熟悉,对工艺、设备等理解表面,达不到认识的程度,还自以为是。

thankwc 发表于 2022-8-25 22:12:56

{:1110_553:}

STA8023 发表于 2022-8-25 22:12:56

{:1110_549:}

xiao23456 发表于 2022-8-25 22:12:56

厉害,66666666

myemailaspen84 发表于 2022-8-25 22:12:56

前輩的經驗很重要!!!要聽取前輩的建議

huolliao 发表于 2022-8-25 22:12:56

牛人自然不怕没地方实现抱负啊

dolphin_star 发表于 2022-8-25 22:12:56

年轻人还是要虚心求教呀

lux-123 发表于 2022-8-25 22:12:56

搞技术本来就可以直接提想法,我对于职场上的那些社交学不待见,工作能力才是职场上最政治正确的事情。年轻人可以犯错,大家也会比较容忍。但他这边离谱的是主要是没根据,单纯的我以为没有用,如果有论文或者技术资料支持,这种做法也不见得错误。

reichina 发表于 2022-8-25 22:12:56

有单位就不允许新人提建议

zxckkzxc 发表于 2022-8-25 22:12:56

{:1110_553:}

GMLXY2008 发表于 2022-8-25 22:12:56

领导让提意见最好的回答方式就是都挺好的

哪儿去了 发表于 2022-8-25 22:12:56

有的时候还是多看多学,有了确切的数据再说结论。

zxz2004 发表于 2022-8-25 22:12:56

了解了解,谢谢分享

aini861021 发表于 2022-8-25 22:12:56

感谢分享
学习无止境

la9975956 发表于 2022-8-25 22:12:56

年少不轻狂,老了就疯狂!
页: [1] 2
查看完整版本: 职场教训之年少轻狂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