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dr计算热虹吸再沸器
请教各位,侧面出料的立式热虹吸再沸器,其出料管嘴与管板之间的距离在多少比较合适?这个距离在EDR里面怎么设置?我在nozzle页面里面的distance to tubesheet设置不同的数值时,有时候会有与Thermosiphon Piping页面里设定的参数相矛盾,但导出来的再沸器简图的尺寸一直都是不变的,没有按我设置的数值出图,这是为什么?看一下 都研究这么深入了,这得多专业的人才能回答 666666666666666666666666666 没算过管壳式换热器,不过热虹吸的原理应该都相同的。主要是看循环倍率,如果进出口管道太长,直径太小,那么会增加阻力占比,进而降低循环倍率和传热效果。这个需要你结合实际需求的循环倍率来调整。原则上来说管道越短越好。 {:1110_553:} {:1110_549:} 这个是机械设计问题,和工艺计算无关,默认就好 在nozzle页面里面的distance to tubesheet设置数值时是以前端管板为基准的,如果在后端出料的话这个距离是比较大的,设置小了它不搭理也不警告,设置超过最小允许尺寸后在V14版本的简图上是能看到变化的,如果距离大这个管嘴甚至会超过封头甚至跑到图纸外边去(V14的简图简直就是一坨翔,立式热虹吸再沸器是颠倒着放的,但支耳却又正着放)。不过在这里设置的管嘴对传热学和流体力学计算没影响,它计算热虹吸再沸器是看Thermosiphon Piping页面的相关设置的,所以前面的设置**。
{:1110_550:} edr里面应该有示例的吧 以Thermosiphon Piping页面里设定的参数为准 {:1110_549:} {:1110_549:} {:1110_549:}
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