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积分
- 28
- 注册时间
- 2023-10-13
- 积分
- 28

|
膜分离技术是当代化工领域的高新技术。由于它是解决人类面临的能源、资源、环境等重大问题的新技术,所以近30多年来取得了极为迅速的发展,已经在海水、苦咸水淡化,饮用水净化,超纯水制备,电站锅炉补给水的供应,气体净化以及石油化工、医药、冶金、食品轻工、生物产品的分离、提纯和浓缩等方面发挥了巨大的作用。正因为如此,世界各国,特别是发达国家不惜投巨资设立研究基金,以期在该领域占据领先地位
渗透汽化膜分离技术是一种新型膜分离技术。该技术用于液体混合物的分离,其突出优点是能够以低的能耗实现蒸馏、萃取、吸附等传统方法难于完成的分离任务。它特别适用于普通精馏难于分离或不能分离的近沸点、恒沸点混合物的分离;对有机溶剂及混合溶剂中微量水的脱除,对废水中少量有机污染物的分离有明显的经济上和技术上的优势;还可以同化学反应耦合,将反应生成物不断脱除,使反应转化率明显提高。从国际、国内已投产的工业装置运行结果看,与传统的恒沸蒸馏和萃取精馏相比,采用渗透汽化技术可节能1/3~ 1/2,运行费不到传统分离方法的50 %
2 渗透汽化透水膜应用
渗透汽化膜技术研究开始于 20 世纪 50 年代, 20世纪70年代能源危机之后,引起了世界各国的重视,针对多种体系,特别是乙醇/水体系的分离,进行了大量的研究。近二十年来,发达国家投巨资立专项,作为第三代膜技术进行研究和开发,其中,用于有机水溶液脱水的渗透汽化膜技术,于 20 世纪 80 年代初开始建立小型工业装置,20世纪80年代中期实现了工业化应用。1982年,德国GFT公司率先成功 开发 出亲 水性 的 GFT 膜 ( 现属 于瑞 士 Sulzer Chemtech公司),板框式组件及其分离工艺,成功地应用于无水乙醇的生产,处理能力为1 500 L/d成品乙醇,从而奠定了渗透汽化膜技术工业应用基础。同年在巴西建成了日产1 300 L无水乙醇工厂。随后的几年中,GFT公司在西欧和美国建立了二十多个更大规模的装置。1988年,在法国Betheniville建成了年产 4×104 t 无水乙醇工厂,可将 93.2 wt % (wt% ,重量百分数)的乙醇水溶液浓缩到 99.8 wt%。装置所用膜面积是2 000 m2 。国际上除 SulzerChemtech公司外,日本三井、三菱、宇部公司,美国Texaco公司,德国Lurgi公司,法国Le Carbone Lorraine 公司等,也在进行渗透汽化膜技术研发工作。用于乙醇、异丙醇、丙酮、含氯碳氢化合物等有机物的脱水,到目前为止,世界上已相继建成了400 多套渗透汽化膜工业装置。在膜组件方面,已经开发成功了板框式、管式和中空纤维膜组件。其中,板框式组件是最早开发成功的膜组件。该组件由不锈钢做结构材料,能承受高温,耐腐蚀,适应各种操作条件,在工业上应用最广。
来自群组: 汇甬小分队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