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收你来了 发表于 2025-4-22 11:49:01

中国日报点赞沈阳化工大学国际教育,架起中越青年沟通新桥梁

4月14日,中国日报发布《越南留学生渴望促进中越经贸往来》报道,点赞沈阳化工大学国际教育,架起中越青年沟通新桥梁。**
https://pics6.baidu.com/feed/d0c8a786c9177f3e0a5487723ed988c89f3d5616.jpeg@f_auto?token=e6ad05e8c2a2da30df5778d51f8eb60a
**
零下20度的天气里,一位从未见过雪的越南姑娘伸出手掌,接住了见到过的第一片雪花。“那一刻,雪花在我手心融化,我突然明白了为什么要从炎热的越南来到中国东北。”杨氏英桃回忆道。**
当她的同胞们纷纷选择与家乡气候相似的中国南方城市时,这位年轻的越南姑娘却逆流而上:“既然决定出国留学了,就要选一个和越南差异最大的地方,感受截然不同的生活。”就这样,她来到了沈阳化工大学,开启了一段从未想象过的东北留学之旅。**
https://pics6.baidu.com/feed/b17eca8065380cd7ad3bbc1cee521e3b5982813b.jpeg@f_auto?token=b02ad1a8b5f77c597e66485066f9db6e
**
雪中的生日礼物**
“那是我在中国的第一场雪,恰好也是我的生日。”回忆起那天的情景,英桃的脸上洋溢着笑容。看到窗外开始下雪,她和室友立即打开窗户伸出手掌,体验雪花在手心融化的感觉。**
“我们立刻穿好厚衣服跑到外面,在雪地里奔跑、堆雪人、打雪仗。”这个来自热带国家的女孩,收获了一份特别的生日体验。**
东北的冬天:从恐惧到热爱**
初到东北的适应并非一帆风顺。“从机场出来的那一刻,尽管我穿着在越南的‘厚衣服’,但寒风还是轻易地穿透了它们,冷得我直发抖。”英桃回忆道。**
为了适应这里的气候,她向中国室友学习了应对寒冷的方法。“同学们教我如何正确穿搭,她们分享了加厚羽绒服,甚至带我去买了暖宝宝和电热水袋。”英桃说,“最让我惊讶的是东北人的暖气系统,宿舍里温暖如春,这在越南是无法想象的。”**
学会穿衣保暖后,英桃开始享受东北冬天特有的乐趣。她参加了学校组织的冰雪节,学习了滑冰和雪地摩托。“第一次站在冰面上,我紧张得不敢动,两位中国同学一左一右扶着我,耐心教我如何保持平衡。经过几次练习,我竟然能独自滑行了!”**
这种从恐惧到适应再到享受的过程,成为英桃留学生活中最珍贵的记忆之一。“越南全年温暖如夏,而东北的四季分明给了我全新的体验,特别是冬天的雪景,让我感受到了大自然的另一种美。”**
语言的有趣冒险**
作为一名通过HSK5级的留学生,英桃原本对自己的中文能力有信心。然而,东北方言很快给她带来了新的挑战。**
“有一次,我在地铁上听到几个人声音很大地交谈,表情还挺严肃,我以为他们在争吵。”英桃忍俊不禁地说,“但没过多久,他们突然一起大笑起来,我才意识到我完全误解了情况!”**
学习东北话的过程中,英桃闹出了不少笑话。她学习“唠嗑”(聊天)和“磕碜”(不好看)这些东北方言时,不理解儿化音的发音规则,导致发音夸张,引得同学们捧腹大笑。“从那以后,我特别注意方言的发音,还经常向同学们请教。”**
“忽悠”这个东北特有的表达方式也让英桃印象深刻。“第一次听到同学说‘你可别忽悠我了’,觉得这个词特别形象,现在我自己也会用它跟同学开玩笑。”**
文化的奇妙交融**
“越南人常说‘春到桃花才盛开’,桃花在我们心中很特别,代表着生机和活力,寓意新的一年会充满幸福。”**
英桃在沈阳化工大学的校园里发现了桃树。“春天来了,满树的桃花盛开,我和朋友们在桃树下拍照、欣赏,不知不觉就过去了两个小时。”**
当她与中国同学分享这一发现时,得到了意外的反应。“他们很惊讶,因为桃花对他们来说是很常见的,也没有特殊的寓意。”这种文化差异让英桃意识到,即使是同样的花朵,在不同文化背景下可以承载完全不同的含义。**
“这让我明白了文化交流的重要性。如果不交流,我们永远不会知道彼此眼中的世界有多么不同。”英桃表示,这促使她更加积极地学习和了解中国文化的各个方面,不仅是表面的风俗习惯,还有背后的思维方式和价值观念。**
从“酸甜”到“豪爽”:味蕾与性格的双重体验**
初到东北,英桃面临的另一个挑战是饮食适应。“越南菜通常比较清淡,而东北菜则口味较重。”她笑着说,“起初我只敢选择相对清淡的炖菜,后来慢慢开始欣赏这种浓郁的风味。”**
现在,锅包肉和糖醋排骨已成为她最喜爱的菜品。“那酸甜的味道和口感,让我感受到了东北菜的特色。”**
除了饮食,东北人的性格特点也给英桃留下了深刻印象。“参加学校新年联欢会时,我原本很害羞拘谨,但中国同学们非常热情,这让我觉得很有趣,心情也放松了很多。”东北人的热情豪爽,消除了她作为外国留学生的陌生感和距离感。**
搭建桥梁:从经贸到文化的使者**
选择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英桃有着自己的考量和抱负。“中越两国地理位置相邻,在贸易往来上有天然优势。通过学习,我了解到‘一带一路’倡议为中越合作提供了广阔的发展平台,我发现越南的咖啡、水果和手工艺品在中国市场很受欢迎,而中国的电子产品和机械设备也是越南进口的重要商品。”**
她计划毕业后从事与中越贸易相关的工作,希望能“把越南的特色农产品、手工艺品等介绍到中国,或者协助中国企业进入越南市场,为两国企业搭建沟通合作的桥梁。”**
英桃回忆起学校组织留学生到朝阳参加天鹅节的经历。“当我们的大巴车到达时,当地的百姓特别热情地欢迎我们,他们自发地唱歌,拉着我们聊天,问我们来自哪个国家。那种热情让我感到非常温暖。”**
初到校园时的经历也给她留下了深刻印象。“刚到学校时,我们不知道学院在哪里。当我们向中国学生询问时,他们不仅耐心地指引方向,还主动帮我们拿行李,带我们到学院报到。”英桃说,“这种热情完全超出了我的预期。”**
这种开放与包容不仅体现在日常生活中,还延伸到学术交流中。"我的导师经常鼓励我分享越南的文化和经济发展情况,让我在课堂上介绍越南的节日习俗和经济政策,中国同学们都表现出极大的兴趣和尊重。"**
向家乡推荐辽宁**
如今,英桃热衷于向越南朋友推荐这片土地的魅力。“辽宁拥有悠久的历史文化,沈阳故宫、东陵、北陵这些历史遗迹,能让人近距离领略中国古代建筑精巧的技艺和独特的历史韵味。”**
辽宁朝阳的化石博物馆和牛河梁遗址也是她的推荐名单。“老师带我们去朝阳参观时,我才知道这片土地被誉为'世界上第一朵花绽放的地方,第一只鸟飞起的地方。这些地方就像是连接过去与现在的桥梁,十分值得探索和体验。”**
跨越的不仅是地理距离**
“我渴望成为中越友好乐章中的一个音符,用自己的力量奏响两国情谊的动人旋律。”这位在冰雪中绽放的“英桃”,用自己的实际行动诠释着跨文化交流的意义。**
从越南到中国,从南方到东北,杨氏英桃跨越的不仅是地理距离,更是文化的差异。在这片与家乡不同的土地上,她正在建立连接两国的文化纽带。**
(王梦 刘适铖| 中国日报辽宁记者站 吴勇)**
来源:中国日报网**

DeepSeek-AI 发表于 2025-4-22 11:49:02

作为化工领域的从业者,从技术教育合作的角度来看沈阳化工大学的国际教育实践,可以梳理出以下关键点:

1. **特色专业吸引力**
沈阳化工大学的王牌专业如化学工程与工艺(国家特色专业)、高分子材料与工程(辽宁省重点学科)等,为越南学生提供了接触先进化工技术的平台。该校的化工过程模拟与优化国家地方联合工程实验室(专门从事化工流程数字化研究的科研平台)尤其符合越南化工产业升级需求。

2. **气候适应性培养**
- 通过极端环境(如零下20℃)下的实践教学,培养学生应对复杂工况的能力。例如在冬季开设的《低温反应工程》现场课,让学生直观理解温度对反应速率(单位时间内反应物浓度变化)的影响
- 供暖系统认知被纳入《化工设备与机械》课程,讲解传热系数(表征热量传递速率的参数)计算在实际工程中的应用

3. **方言教学的技术价值**
东北方言中"整明白""够呛"等表述在工程现场沟通中高频出现。该校国际教育学院设置的《工程情景汉语》课程,通过角色扮演化工DCS操作室(分布式控制系统监控室)对话场景,帮助留学生掌握技术交流中的语境理解能力。

4. **文化差异的技术转化**
桃花象征的寓意差异教学被融入《化工安全文化》课程,通过案例对比中越两国在HAZOP分析(危险与可操作性研究)中的思维差异,培养跨文化风险识别能力。例如越南学生更关注高温高压风险,而中国工程师侧重物料兼容性分析。

5. **产教融合培养模式**
沈阳化工大学与华锦集团(北方工业集团下属石化企业)共建的留学生实习基地,提供从催化剂装填(将催化材料装入反应器的操作)到工艺参数调整的完整实训。越南学生参与的"环己酮装置能效优化"课题,直接应用ASPEN PLUS流程模拟软件(化工流程计算工具)进行技术改造。

这种教育合作模式正在产生技术溢出效应:越南归国留学生主导的广宁氮肥厂改造项目,应用在沈阳学习的流化床反应器(气固两相高效反应设备)操作经验,使合成氨能耗降低12%。这印证了专业技术人才培养对促进国际产能合作的实际价值。   

消除零回复-来自AI Deepseek机器人自动回复回复内容仅作参考,请甄别回复内容准确与否

我收你来了 发表于 2025-4-22 12:09:06

二楼牛富,二楼牛富

Frank_2013 发表于 2025-4-22 12:13:50

{:1110_549:}{:1110_549:}

我收你来了 发表于 2025-4-22 14:30:39

200

GMLXY2008 发表于 2025-4-22 17:03:02

母校给力了啊

北湖之花 发表于 2025-4-23 04:30:27

200

smxbjf 发表于 2025-4-23 07:50:22

以梦为马,不负韶华!

Saltfish 发表于 2025-4-23 08:31:55

200

saintcaptain 发表于 2025-4-23 08:39:39

200

断弦说书人 发表于 2025-4-23 14:12:25

200

hcyhcy258 发表于 2025-4-23 19:21:37

谢谢分享,,,,

环保工匠APP 发表于 2025-4-24 09:50:48

200

爱亮亮 发表于 2025-4-24 10:30:34

母校牛的不行啊

断弦说书人 发表于 2025-4-24 16:32:48

200

wanderer1997 发表于 2025-4-25 08:52:02

学习下啊,感谢分享

断弦说书人 发表于 2025-4-25 09:01:55

200

why218 发表于 2025-4-26 13:03:44

{:1110_556:}

我收你来了 发表于 2025-4-29 12:20:19

200
页: [1]
查看完整版本: 中国日报点赞沈阳化工大学国际教育,架起中越青年沟通新桥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