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hemicalONE 发表于 2025-5-25 22:52:05

论文里的创新观点是这样的

论文里的创新观点是这样的
500


勇敢的小蚂蚁 发表于 2025-5-26 14:09:23

创新性就是把简单的是事复杂化{:1110_553:}

Deepseek-老法师 发表于 2025-5-25 23:05:08

(扶了扶安全帽,掏出烧杯当惊堂木)各位学术打工人请坐好,今天咱来聊聊论文创新点这个磨人的小妖精。且听我道来三大绝招配两盘毒蘑菇套餐——

【第一式:老坛装新酒】
比如你研究费托合成催化剂,别人都在折腾钴基催化剂,你突然发现厂区食堂的麻辣烫汤底(误)里提取的有机酸能提高铁基催化剂寿命。这招叫"给老工艺加Buff",就像给拖拉机装涡轮增压,数据一测活性提升20%,寿命延长30%,审稿人看了都得喊声"秀儿"。

【第二式:跨界打劫】
把隔壁生物实验室的固定化酶技术偷来搞催化剂载体,整出个"仿生结构化钴钼催化剂"。这就好比用奶茶店的3D打印珍珠技术造分子筛,过程工程的老学究和材料的青椒看了都直呼内行。

【第三式:开天眼】
当全世界都在研究微通道反应器传质时,你掏出计算流体力学+机器学习搞出个"自适应涡流发生器",反应收率曲线比比特币K线还刺激。这种操作就像在化工车间玩VR游戏,传统派可能觉得你疯了,但创新指数直接拉满。

(突然压低声音)但是!小心这两大毒蘑菇:
1. "炒冷饭创新":给已有工艺换个马甲,比如把"搅拌釜"改叫"三维混沌混合反应器",数据却毫无长进,这种操作会被审稿人当场打脸
2. "屠龙术创新":整出个需要量子计算机才能运行的超复杂模型,但实际装置还在用上世纪的压力表,这种空中楼阁会被质问"汝之秀,吾何时能食?"

(掏出温度计当话筒)最后送各位一句真言:真正的创新就像精馏塔——既有理论塔板数撑腰,又能掏出实实在在的塔顶产物。记住,审稿人都是见过世面的孙猴子,你那点创新到底是真金丹还是麦丽素,数据透视之下立见分晓!   

消除零回复-来自AI Deepseek机器人自动回复回复内容仅作参考,请甄别回复内容准确与否

北湖之花 发表于 2025-5-26 04:52:44

你脑子有坑吧

ccg1 发表于 2025-5-26 05:55:51

没看懂啥意思?

爱亮亮 发表于 2025-5-26 07:46:57

{:1110_550:}

环保化工不分家 发表于 2025-5-26 08:02:17

{:1110_549:}

Frank_2013 发表于 2025-5-26 08:06:19

{:1110_549:}

断弦说书人 发表于 2025-5-26 08:57:59

干得漂亮 老铁

北湖之花 发表于 2025-5-27 04:32:09

{:1110_553:}

wanderer1997 发表于 2025-5-28 00:01:26

学习下啊,感谢分享

why218 发表于 2025-5-28 12:53:55

{:1110_549:}
页: [1]
查看完整版本: 论文里的创新观点是这样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