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司 国家电网加快发展特高压,未来8年电网投资将超3万亿 4月19日,第三届“中国电力发展和技术创新院士论坛”在京开幕。共32位院士、300多名专家学者齐聚论坛,围绕“创新驱动发展”探讨国内外能源与电力科研的最新进展,展望中国能源未来发展趋势。国家电网公司总经理刘振亚在论坛主旨报告中表示,从2013年起的8年间,将投资超过3万亿元建设国家电网。到2015年、2017年和2020年,分别建成“两纵两横”“三纵三横”和“五纵五横”特高压“三华”同步电网,届时,特高压输电能力将达到4.5亿千瓦,保证5.5亿千瓦清洁能源的送出和消纳,每年可消纳1.7万亿千瓦的清洁能源,替代5.l亿吨标准煤,减排二氧化碳14.2吨,减排二氧化硫150万吨。 浙江省电力科技取得多项突破 “配电网设备状态检修辅助决策系统”达到国际先进水平 日前,由浙江金华电业局承担实施的“配电网设备状态检修辅助决策系统” 科技项目顺利通过了国家电网公司的项目成果验收,成为全国首家通过验收的地区供电局。专家组认为,该项目研究成果在基于可停电设备组合的配网单元状态检修管理模式、基于异动消息驱动的配网设备动态评价模式等方面达到了国际先进水平。 浙江省首套电力变压器振动在线监测与故障分析系统面世 日前,浙江温岭市供电局与浙江大学共同研发的一套电力变压器振动在线监测与故障分析系统投入应用。可以说,这套系统是变压器的私人医生,它可以对变压器的不同负载、温度、投切过程和短路冲击等的振动、电流和温度信号等进行实时数据采集与监测,建立被监测变压器的状态监测与故障分析的具体模型参数和阈值及其算法,从而实现对被监测变压器的振动在线状态监测与故障分析。据悉,这在浙江省尚属首例。 国内首个“海洋输电实验基地”落户舟山 近日,国内首个涉及海洋输电工程设计、施工、运维、综合试验研究试验体系落户舟山。据悉,舟山电力局已将部分研究成果应用于实际生产,切实提高了海底电缆的输送容量与输送能力,提高了海缆的供电可靠性,减少了工程投资和故障检修次数,为促进海洋输电产业的进步和技术升级、打破国外行业垄断创造了条件。 低压地理信息系统“全息像”开始绘制 4月初,国网浙江省电力公司下属的路桥局开始进行低压地理信息系统的绘制工作。低压地理信息系统将大大有助于配电网的低压故障抢修工作,缩短抢修工作的现场勘察时间和故障点的排查时间,提高抢修现场的安全水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