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dsworth 发表于 1970-1-1 08:00:00

高速增长下的国产纪录片——中国很美,很大,本该诞生很多值得赞赏的纪录片


高速增长下的国产纪录片


http://news.sciencenet.cn/upload/news/images/2013/7/20137541582850.jpghttp://news.sciencenet.cn/upload/news/images/2013/7/20137542371910.jpg
http://news.sciencenet.cn/upload/news/images/2013/7/20137543414570.jpg
http://news.sciencenet.cn/upload/news/images/2013/7/2013754399100.jpg
http://news.sciencenet.cn/upload/news/images/2013/7/2013754284410.jpg

■本报见习记者 于思奇

上周,大型纪录片《科举》登陆中央电视台纪录片频道,随即引起了广泛关注。在此之前,6月初播出的纪录片《京剧》也有着颇高人气。

这是自2011年1月1日中央电视台纪录片频道开播以来,2012年《舌尖上的中国》享誉中国之后,国产纪录片掀起的又一次高潮。

不过,与《舌尖上的中国》的一片盛赞不同,这次国产纪录片面临的更多的是质疑。

百年来发展历程

“纪录片是所有电影电视艺术里最早的门类,电影的诞生就源于纪录片的创作。”大型纪录片《世界遗产在中国》的总导演、总制片人,北京元纯传媒有限公司总裁关晖告诉记者,纪录片并非一个新生事物。

这种以真实生活为创作素材、以真人真事为表现对象,通过艺术的加工展现给观众、引发人们思考的艺术形式,在中国也已有着上百年的历史。

据关晖介绍,上世纪二三十年代,各式各样的纪录短片几乎与中国电影的发展同步,直至上世纪60年代,国产纪录片也一直有着很好的生命力。

伴随着新中国一起诞生的《新闻简报》(1978年更名为《祖国新貌》),不但是中央新闻纪录电影制片厂引为自豪的名牌产品,更是几代国人的共同记忆。这个在当时播放在故事片开映前10分钟的“加片”其实就是纪录片。

上世纪80年代中后期到90年代初,国产纪录片迎来了新的发展。

不但出现了《话说长江》、《望长城》等一批享誉国内外的作品,还出现了第一个原生态纪录片栏目——《东方时空》的《生活空间》板块。

可是,正当全国各大电视台纷纷效仿,均开设类似纪录片栏目,纪录片看似火暴的时候,以湖南卫视《快乐大本营》为代表的娱乐节目开始出现并逐渐夺走观众。

关晖告诉记者:“造成这种状况,除了当时观众喜欢娱乐节目外,另一个原因就是当时纪录片本身出现了一些诸如粗制滥造等问题。”

此后10年间,国产纪录片在娱乐节目和电视剧的双重夹击下,持续低沉,各大纪录片栏目也纷纷下马。

“同质化”日趋严重

最近几年,随着《故宫》、《大国崛起》、《世界遗产在中国》、《舌尖上的中国》等一系列纪录片的热映,纪录片再次受到观众的青睐。

谈及原因,关晖认为,是由于现今纪录片生产者能够密切关注观众的需求。

然而,这也从一定程度上导致了目前国内纪录片“同质化”竞争日趋严重的现象。观众喜欢看什么,生产者就一窝蜂地拍什么。

正因如此,在解析北京师范大学纪录片中心公布的《2011年中国纪录片发展研究报告》时,该课题组负责人、北京师范大学纪录片中心主任张同道才会有“审美价值缺失、同质化现象严重,是目前国内纪录片发展的最大瓶颈”这一论断。

因为据该课题组不完全统计,2011年跨频道播出的纪录片栏目有10个,栏目跨频道流动,一方面可使资源有效整合,另一方面也反映出中国纪录片制作力量相对薄弱的现状。“悬疑之风继续蔓延,社会类与历史类栏目数量也居高不下,重复、同质化现象严重,观点、内容、视角居然都‘不谋而合’。”在张同道看来,这是收视率导向下的必然产物,但这种只重视收视与消费作用,忽略了纪录片的审美价值与人文价值的做法却并不可取。

对此,中国传媒大学电视与新闻学院教授、电视节目研究所所长张雅欣在接受记者采访时则表示:“大家都热衷于拍摄单一题材纪录片,也与现行的纪录片的审查制度有关。因为宗教、同性恋、艾滋病……有许多题材的纪录片大家都不愿意去碰。”

“一个国家没有纪录片,就像一个家庭没有相册。”智利纪录片导演顾兹曼的这句名言在全世界广为流传。但是,如果一个家庭一本相册都是同一张照片,又会怎样呢?

“宣传品”如何走出去

一拥而上拍纪录片的热潮不仅让业内人士担忧产品的质量问题,更有人在思考国产纪录片的商业模式和盈利问题。

长期以来我们传统的纪录片制作模式是国家出钱、电视台制作“宣传品”,在自己的栏目中播出。所以尽管投资十分可观,工作量也相当巨大,但由于体制内机构长期习惯于直奔主题的刻板说教和概念化表述,非常不利于对外传播。

正如关晖所说:“这样的片子有很强的目的性,严格来讲不算是合格的产品,很难在国际市场上流通。”

2011年全国电视节目出口约为16000小时,而纪录片的出口约2332小时,只占14%。从出口的金额来看,全国电视节目出口总金额6773万美元,纪录片也只有286万美元,仅占总额的4.2%。

而造成这一现状的根本原因,在于国产纪录片商业化模式还不成熟。国产纪录片的产业化才刚刚起步,大量的作品还停留于传统的制作模式,甚至手工作坊模式。这与国际市场上,纪录片已形成前期准备、撰写脚本、有计划拍摄,如同电影一样的制作模式相比,相去甚远。

“没有人会不珍惜自己花钱购买的东西。所以,往往一个纪录片卖得越好,看得人越多,其社会影响力也就越广。”关晖十分认可实现了最大的商业价值才会有最大的文化价值传播这个道理。

目前又迎来一波收视热潮的国产纪录片,也激发了众多导演的创作热情,但要真正适应这个市场特别是国际市场的发展,还有很多的问题需要思考和解决。

90xiaoguang 发表于 1970-1-1 08:00:00

幅员辽阔,景色宜人,风景如画。

xyz_134 发表于 1970-1-1 08:00:00

先出个食品安全的纪录片吧

zhangxz1104 发表于 1970-1-1 08:00:00

化工集结号,唯我马后炮!马后炮,伴你成才,成就化工梦!

wj111111 发表于 1970-1-1 08:00:00

万马齐驱,甘作化工开路先锋;前后相继,传承设计精妙之思;一炮而红,马客共铸行业辉煌。

秋古风 发表于 1970-1-1 08:00:00

万马齐驱,甘作化工开路先锋;前后相继,传承设计精妙之思;一炮而红,马客共铸行业辉煌。

傻猪猪 发表于 1970-1-1 08:00:00

纪录片感觉要拍好挺难的。。
页: [1]
查看完整版本: 高速增长下的国产纪录片——中国很美,很大,本该诞生很多值得赞赏的纪录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