忧伤的秋千 发表于 2013-8-8 17:19:35

管壳式换热器设计

求助各位达人,帮我查看如下管壳式换热器的设计。
管程介质:天然气
壳程介质:水

目的:用水冷却天然气。
问题:壳程冷却水的流速太低,为9.573e-3m/s
求助:1.对于这样的工况参数,选择什么形式的换热器较为合适?
          2.管壳式换热器壳程冷却水流速太低,是否会存在严重的结垢问题?
          3.针对这个工况参数,水侧流速太低,是否有改进的方案?
            (曾也使用板式换热器做了一个结构,但水的流速还是太低)


忧伤的秋千 发表于 2013-8-8 17:19:35

jizilong 发表于 2013-8-8 17:28
壳层的内径好小啊,只有220mm

是呢,主要天然气的流量很小,而且对冷却水的出口参数要求很高。采用三个换热器串联的结构,但是冷却水的流速还是很小。自己试着用板式换热器重新计算了一次,冷却水的流速还是很低啊。一般管壳式换热器壳程水的流速在0.5~1.5m/s,但是我现在计算的这个结构水的流速才0.009m/s啊,水快处于静止状态了。

ectxcqm 发表于 2013-8-8 17:19:35

可以考虑多壳程设计,或减少换热管数量,增加长度,缩小壳直径

华龙旭 发表于 2013-8-8 17:19:35

首先两侧物料热交换过程存在较大温度交叉区间,所以采用常规换热元件软件提示三级串联,多壳程即使抛开制造因素,也不是最佳选择;在满足工艺指标前提下,小范围内减少管根数和增长管束在这个热负荷既定(所需水量就既定)的工况,对提高水流速没有多大意义;缩小筒径倒是可行,不过需要考虑气体压降因素,还有就是因为缩径为了满足面积软件或许提示还要求再串联换热器。。。。
其实问题的关键就是水出口温度相对热物料所能提供的过高所致。建议采用强化传热元件(强化气体侧传热系数)弥足较大温度交叉区间问题以期单级完成指标(单级所需水量相对大一点)。若是有可能,从整体工艺出发,改用更高进水温度的水源是最佳的。

wj111111 发表于 2013-8-8 17:19:35

还是选用固定管板式的吧

黑色警戒 发表于 2013-8-8 17:19:35

本帖最后由 黑色警戒 于 2013-8-12 20:28 编辑

折流板切割率35%不大吗? 换25%试试。这么小的流量,找最小的换热器核算一下,够了就行,让什么数据都在合理范围内是不可能的。

忧伤的秋千 发表于 2013-8-8 17:19:35

黑色警戒 发表于 2013-8-12 20:20
折流板切割率35%不大吗? 换25%试试。这么小的流量,找最小的换热器核算一下,够了就行,让什么数据都在合理 ...

恩,好的,谢了。

qyyangqing 发表于 2013-8-8 17:19:35

选用固定管板式的

woshifacai999 发表于 2013-8-8 17:19:35

牛逼大,神奇的帖子{:1106_363:}每天自己主题被回复10次可获得额外10马蹄金奖励。

无可取代 发表于 2013-8-8 17:19:35

不错不错。。。

hanpingsiping 发表于 2013-8-8 17:19:35

学习了,谢谢各位

秋日晴鹤 发表于 2013-8-8 17:19:35

壳层流速接近5m/s,怎么破?求指导!
页: [1]
查看完整版本: 管壳式换热器设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