洋奶粉真的可以信?(转)
5年前,三鹿事件导致婴儿肾结石引发了中国乳业的三聚氰胺事件,整个乳业经历了一场浩劫。浩劫之后,是公众对国产乳制品信任持续走低和洋品牌的崛起。回顾当年的事件,我们看到了涉案嫌疑人纷纷落网,看到了涉嫌纵容添加三聚氰胺的三鹿破产,看到了当初政府整顿乳业的决心、检测结果的发布迅速、整改措施的严厉,也看到了之后各项法律的修订随之而行。
然而时至今日,我们却悲哀的发现消费者的不信任在持续加剧,舆论一边倒对国产乳制品食品安全大加批判,以及有关三聚氰胺事件理性思考的缺失。
三 聚氰胺事件中,是部分不法奶贩有意添加了三聚氰胺,而不是奶企;除了有意纵容导致三聚氰胺含量高达每公斤5000~6000毫克的三鹿等企业,大多数含量 只有5、6毫克的蒙牛、三元、伊利等企业很可能并不知情;上榜企业三聚氰胺含量实际上即为悬殊,一刀切不加区别的处置导致公众只记住了企业名称,不注意含量多少。以致至今仍然难以恢复对国产乳业信任。
三聚氰胺事件,遭到损失的远不只是牛奶行业。
哭泣的奶农
三聚氰胺事件爆发后,由于检测设备的落后造成的收奶速度减缓、乳企产量萎缩造成的鲜奶需求量减少,陕西、湖北、北京、辽宁等地奶农们含泪把一桶桶的鲜奶倒在田里的报道屡屡出现。从2008年11月份开始,全国出现了大规模的杀牛现象。
以 2008年鲜奶供应量计算,如果不发生三聚氰胺事件,2008年的产量应该会在3800万吨以上,但根据相关统计数字,2008年的乳制品总产量约在 3400万吨,全年萎缩10%以上,乳制品产量减产400万吨。以生鲜奶粗略收购均价2.4元每公斤计算,仅2008年一年,因倒奶、杀牛导致的奶农直接经济损失便超过9.6亿元人民币。
消费者腰包被掏了
如果没有三聚氰胺事件,消费者本不必选择价格高昂的洋奶粉。
国产品牌奶粉均价以在150-180元/罐区间为主流,而洋奶粉在200-230元/罐区间为主流,平均每罐奶粉消费者要多付出50元的成本。以一个婴儿月均消耗两罐奶粉计算,从出生到两岁,孩子的家长平均要多支出2400元。
中国每年出生的新生儿大约2000万,即使只有三分之一的婴儿需要消耗奶粉来补充母乳的不足,从2008年至今的5年间,中国父母累计多支出的奶粉费用便已超过16亿元。
中国乳业的衰落
数 据显示,在2008年之前的10年中,中国乳业处于高速发展时期,生鲜乳产量的年平均增长率是17.4%,而自2008年奶粉“三聚氰胺事件”曝光后,乳 业发展速度明显放缓,生鲜乳产量年均增长率骤降到1.29%。其中,2008年为0.87%,2009年为-0.98%,2010年为 1.56%,2011年为2.1%,2012年为1.5%。
一方面是乳业快速发展节奏被打断,另一方面则是惨重的直接经济损失。据不完全统计,仅2008年当年,整个奶业的损失便有200亿元之多,“各地倒奶现象严重,乳企一方面回收销毁不合格产品,一方面面临销量剧减造成减产停产。”
洋奶粉坐地起价
国 产奶粉遭受重挫后,洋奶粉却借升级配方、改换包装、推新品之名义纷纷坐地起价。例如多美滋一段奶粉由原来的每瓶237元涨到了260元,惠氏等多个外资品 牌的洋奶粉也都纷纷涨了价,平均涨幅在10%-15%左右,宝宝的第一段奶粉900g听装在市面上已几乎看不到200元以下的产品。
洋奶粉品牌抓住了中国年轻父母的生活习惯、消费习惯和必须购买的心理,认定了即使涨价也得买,所以就每一两年以10%-15%的小幅度涨价,让消费者哑巴吃黄连有苦说不出。
被贬低的国家尊严
可以用数字计算出的是奶农、消费者、行业的直接经济损失,然而无法用数字计算的则是对食品安全管理能力信任的损失。
不 仅是产业本身遭遇滑铁卢,整个中国制造食品声誉在国际上瞬间一落千丈。“2008年6月之后,一部分美国超市的朱古力和饼干架上都写着显著的大 字:ChinaFree,即‘不含中国’。一家美国报纸甚至索性用《三聚氰胺腐蚀中国制造》当作头版头条报道的标题。”一位乳制品企业高管如此回忆。
自三聚氰胺事件开始,舆论一边倒对国产乳制品食品安全大加批判,消费者的不信任在持续加剧,然而理性思考的缺失、支持国产乳业人士的噤声使中国乳业再多的进步也显得苍白无力。
实际上,“就是要抵制,绝不相信改好”的声音,正是针对中国乳业乃至所有食品行业食品安全舆论引导失控的缩影。这些声音背后,是对食品安全管控能力的质疑,是国家信任的流失。
公众事件该如何妥善处理
回顾当年的三聚氰胺事件,这种一刀切、一棒子打死的处理办法是否也值得反思。不能把千倍百倍的6-6000一刀切。
也许在不远的未来,食品领域面临其他类似公众事件时,如何正确应对和处理才是我们现在更应该思考的问题。
回到中国的乳业的问题上,答案其实已经不难得出。可以说,中国乳业面临的长期且首要的任务,是如何重塑中国乳业的整体形象,恢复公众对民族品牌的信任。乳业信心恢复是一个需要时间维度来完成的任务。
直接关系食品安排的法律法规;产业专家和知情人士对历史真相的澄清;乳企的团结和自律;媒体和消费者的监督。通过正向能量的传递,共同为乳企及中国食品行业营造值得消费者信任的行业环境。这一系列问题解决之时,就是中国乳业真正得以重生之日。
http://meng.horse/xwb/images/bgimg/icon_logo.png 该贴已经同步到 没乐找乐的微博 不止奶业,中国的食品安全本身就是大问题 政府监管不利导致的恶果 还是纳税人买单 多多搬砖,多多挣奶粉钱。。。难啊,兄弟们。 谢谢楼主的分享
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