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2222 发表于 1970-1-1 08:00:00

海参崴——中国的记忆

      在我国今天的地图上,中国的东北部国界外,有一“符拉迪沃斯托克”地名,俄语:Владивосток。地名下用括弧标注着(海参崴 ),中国曾经的土地。对于今天的中国人来说,海参崴只是一个地理名词,而且是在括弧内的!但对于我们的先辈来说,海参崴就象香港一样,是我们的游子,也是我们心中永远的痛!    海参崴位于乌苏里江以东,是一个不冻港,自古以来就是中国的领土。准确的讲,不能把海参崴与乌苏里江以东包括库页岛在内的地区孤立起来,海参崴是这一地区的行政中心。1856年中俄签订《瑷珲条约》,规定乌苏里江以东地区为中俄“共管”,海参崴也就被“共管”了!但到1860年6月(清咸丰十年五月),俄罗斯军队悍然占领中国重要的港口海参崴,并将海参崴改名为“符拉迪沃斯托克”,是年底,沙俄强迫清政府签订了《北京条约》,“共管”被取消了,海参崴成了沙俄的领土。
      我在中学时期读过的历史课本上,近代史部分讲述了从16世纪后期沙俄就开始对西伯利亚和远东的殖民化过程。当俄国的势力接近清代中国时,便发生了军事冲突。从17世纪中叶起,沙俄侵略军越过外兴安岭,侵入中国黑龙江流域,烧毁村庄,杀掠人口,抢夺粮食和貂皮。       在第二次鸦片战争中清政府割让了乌苏里江以东包括库页岛在内的约40万平方千米的领土,其中包括海参崴。几十万平方公里的土地划出了我国的疆界。从此远东美丽的港口城市海参崴变成了今天的符拉迪沃斯托克——俄语原意为“统治东方”。     也基于此种爱国情结,一直以来我都想去海森崴看看。今夏应几位大学同学之约,终于成行。从哈尔滨坐火车,行驶整整一个夜晚,早晨到达我国边陲小镇绥芬河,随后乘车很快通过我国海关,我们换乘俄罗斯火车象蜗牛一样开始缓缓蠕动。       交通工具慢也有好处,正好趁机领略异域风光。我透过车窗望去,连绵起伏的群山,茂密的森林,山间盛开着五颜六色的野花,从车窗飞驰而过。这就是我们的先民们曾经骑马狩猎的土地啊。个把小时的山路,火车走进广袤无际从无任何开垦的草原上。再回头望去,茂密的树林离我们越来越远,春天的草原好似绿色的海洋。间还有一片片茂密的树林、小巧玲珑的花朵,还有天上翱翔的苍鹰,好象一幅天然的油画长卷。这里看不到牛羊骏马,看不到城市村庄,青草、森林、鸟儿是这里的主人。凝神窗外,时时刻刻感受到眼前的变化多端。美丽的自然风光,骄美中蕴藏着一种粗犷的气息,酷似我们北方人的性格,悄悄盛开的无名野花,在呼啸经过的俄罗斯列车的暴风摧残下,摇曳着瘦弱的身躯,仿佛在对我们倾诉着一个半世纪的屈辱历史。    2个小时的铁路行程,火车在一个小站停下来。我们走下火车又来到俄罗斯海关,接受俄罗斯海关缓慢的过境签证。海关规模很小,仅三间相通的房子,室内设施也相当陈旧。仅有一个厕所还对中国人收费,每人每次20卢布。因为来中国的俄罗斯人优先签证,中国游客只好耐心等待。前后等待漫长4个多小时,由此可以看出俄罗斯人的工作效率实在是不高。在那里看到俄罗斯人手提肩扛,大包小囊地从中国境内购买的物品在这里通关。    通关后我们换乘汽车,颠簸地行驶在路况很差的公路上,又经过4个多小时,终于来到了海森崴城市。然后就开始了3天的游览。    据资料介绍:海参崴是俄罗斯的滨海边区的政治、经济和文化中心。占地面积560平方公里,人口70万,是俄罗斯远东地区的第二大城市。它濒临日本海,控制鄂霍茨克海,是重要的军事要地,闻名世界的俄罗斯太平洋舰队和第23空军的司令部设在这里。     港口是这座城市的心脏,它分为军港、商港和渔港,与世界很多国家都有海运往来,如中国、日本、加拿大等。此外,城市的空中航线也是四通八达,每天这里都有飞往莫斯科等地的班机。由于海森崴的地理位置十分重要,日本、越南、韩国等国家都在这里设立了领事馆。
   海参崴风光秀丽,城市差不多占据了整个穆拉夫耶夫--阿穆尔半岛,囊括了彼得大帝湾20个岛屿。美丽的金角湾环市中心而建,整个城市三面环山,一面向海东,是俄罗斯远的一个旅游胜地。每年来这里的游客络绎不绝,据说仅中国游客每年就不下10万人次。旅游业带动了相关产业的发展,市内就有多家中餐馆,经营者都是中国人。      撇开与中国的历史原因,我以一个中国旅游者的身份,站在海森崴城的制高点,东方海港城市的风光尽收眼底。风景如画的阿穆尔湾扑满视野;成群的海鸥追逐嬉戏;远处碧蓝的海面上嵌着点点远航的白帆;吸一口清凉柔和的海风,那种净化肺腑的感觉,至今难以忘怀。    海参崴的林木覆盖率很高。在全城几乎看不到一片裸露的土地,真的体验到了什么是优美的环境了。我们这些久居尘嚣的中原都市的人贪婪地享受这几十年没有遇到过的舒适,真乃是惬意。   海参崴的街道古朴而恬静,现代化的建筑很少,斯维特拉那大街完整地保存了150年的沧桑。这条凝聚了几代俄罗斯建筑风格的大街俨然是一座典型的俄罗斯建筑艺术的博物馆。金碧辉煌的东正教堂骄傲的矗立在城市中心,具有欧洲建筑风格的楼宇疏密有序的矗于街道两旁。这其中既有传统俄罗斯特色的工艺品商店,也有欧洲著名品牌的时装专卖店,还有一些是海参崴普通市民的住宅。透过临街的玻璃窗,可以看到室内窗台上摆放的野生鲜花,由此可以证明俄罗斯是一个喜欢用鲜花装点生活的民族。街道两侧商店的橱窗设计典雅大方,徜徉其间,即使不买什么,也能享受到浓郁的欧洲风韵。商店里的商品非常丰富,价格也很公道。这里既可以买到地道的意大利皮货、法国的香水,也可以买到极具俄罗斯特色的紫金、金银器、套娃、油画、地毯等产品。俄罗斯的地陪导游用非常自豪的语调告诉我们:在俄罗斯你不必担心买到假货,也都是明码实价,几乎没有侃价的余地。    回想起在国内旅游时,导游一上车就反复提醒游客:千万别乱买东西、小心假货、旅游地是屠宰厂等等。听到这里,我们这些来自“礼仪之邦”的游客的心理确有一种说不出的滋味。我们的旅游市场秩序也确实应该好好地整顿了。随后我们游览了海森崴火车站。      火车站前面广场矗立着列宁高大的塑像,据俄罗斯导游小姐讲:列宁伸出的臂膀指向东方,这也点出了符拉迪沃斯托克城市名称的寓意:控制东方。看来掠夺和控制是世代俄罗斯民族的性格特征。    海参崴的老车站极富特点。它是著名的西伯利亚大铁路的终点。一百多年的建筑至今仍然使用着,候车室屋顶的壁画展现的是圣彼得堡的雄伟的大教堂以及其他著名建筑,显示了俄罗斯民族极高的艺术品位。候车室墙壁镶嵌的绿色瓷砖据说是我国清朝生产的,经过100多年的磨砺,至今仍然翠绿光亮。面对车站大门的墙壁上挂有俄罗斯的国徽:双头鹰,它是前苏联解体后恢复了十月革命前的国徽图案:一只双头鹰站在红色盾上,鹰头上装饰着彼得大帝的三顶皇冠,鹰爪上装饰着象征皇权的权杖和金球,鹰的胸部站立着一个骑士。
    车站里的站台广场上横卧着俄罗斯远东第一台火车头,几乎没有受到任何破坏。被称为世界十二大奇迹之一的西伯利亚大铁路的终点就在这里,它全长9288公里,是联接欧亚文明的纽带。   天公不作美,到海参崴的当天就下起了雨,耽误了我们行程中的坐船出海的旅游项目。也好,这让我们有时间尽情地浏览这个美丽的港口城市。雨中的海滨,迎来了她迷人的时刻。绵延十几公里的市区的几个主要海滩,都变成了俄罗斯年轻人欢乐的海洋。成双成对的恋人、情侣旁若无人地亲热着;三五成群的青年人依长椅而座,品味着伏特加和俄罗斯啤酒带来的刺激。海鸥搏击着风雨翱翔在宽阔的大海上空,海边垂钓的俄罗斯老人全神贯注地凝视着海里的鱼漂。        海参崴作为远东最大的军港,无论在历史上还是今天都有重要的作用。在城市的高地或海岸沿线都留下了历次战争的遗迹。从日俄战争时期老旧、笨重的炮台,到二次世界大战功勋卓著的英雄潜艇,直到今天的俄罗斯远东太平洋海军司令部,记录着这个军事重地的变化。特别值得一提的是,二次大战反法西斯纪念广场的长明火炬和无名烈士纪念墙,给人以庄重、肃穆的感觉。   由于天气原因,导游临时把出海游览换做到海森崴博物馆参观,来到博物馆门前,映入眼帘的庞然大物是俄罗斯二战期间的潜艇原型,正虎视眈眈地静卧在博物馆广场,向人们炫耀着俄罗斯历史上军事的强大。    博物馆院子周围到处陈列着俄罗斯的各种型号和不同时期的大炮,博物馆内全是沙皇、前苏联时期使用过的武器、炮弹、军刀等文物和图片,还有俄罗斯引以自豪的掠夺我们的国土以及开发、打造海森崴的功臣们,其中包括政治家、将军、船长、海员们的照片和塑像。还有我国清朝人进入海森崴的通关文书,相当于今天的护照。从琳琅满目的军事文物、张牙舞爪的炮、舰实物折射出俄罗斯民族利用炮舰掠夺下的海森崴历史,同时也靠世界最先进的舰队控制着的海森崴。看着那些文物,我的心在滴血。
   触景生情,我陷入了沉思。为什么中国清代中晚期我中华民族拥有3万万同胞,竟会惨遭西方列强八国联军的蹂躏?痛割香港和澳门?我国一千多万平方公里的国土会被人口过千万的沙皇俄国强行掠夺走一百五十多万平方公里?一个国家的强大究竟是靠人口数量?靠经济?靠文化?靠强大的军事以及坚船利炮?还是靠固步自封、夜郎自大???   

科尔沁 发表于 1970-1-1 08:00:00

老大想去那里旅游吗?

米一wq 发表于 1970-1-1 08:00:00

哇,原来都不知道,长知识了,谢谢楼主分享

幽谷猿啸 发表于 1970-1-1 08:00:00

海参崴——中国的记忆

zzzg9999 发表于 1970-1-1 08:00:00

据俄罗斯导游小姐讲:列宁伸出的臂膀指向东方,这也点出了符拉迪沃斯托克城市名称的寓意:控制东方。
但列宁在十月革命胜利后曾说过:要废除一切沙皇时代签订的不平等条约,归还一切外国的领土。只是由于列宁的过早逝世,,这些诺言未能得以实现。

22222 发表于 1970-1-1 08:00:00

{:1106_362:}{:1106_362:}海参崴 ,多么好听的名字。
页: [1]
查看完整版本: 海参崴——中国的记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