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甲基硫醚氧化生成二甲基亚砜
如题。将二氧化氮与氧气一起通入氧化塔塔底,进行氧化反应生成二甲基亚砜。
从总的反应方程式来看,二氧化氮似乎不参与反应,起到催化剂的作用。
(CH3)2S + NO2 —— (CH3)2SO + NO
NO + 0.5 O2 —— NO2
总的方程式为 (CH3)2S +0.5 O2 —— (CH3)2SO
那么,这个二氧化氮的用量该如何计算。
没有人会吗?
期待高手的出现 唉,找不到突破口。
请求支招! 没有马友会吗?
期待中! 亚砜行业的同仁们,请出招啊。 亚砜行业的牛人们请不要潜水啊 论坛里面没有亚砜行业的人吗? 关于二甲基硫醚(DMS)氧化制备二甲基亚砜(DMSO)工艺中NO的用量计算,需结合反应动力学与工艺运行特点进行考量:
1. 反应机理分析
分步反应中:
(1)DMS与NO反应生成DMSO和NO(主反应)
(2)NO被O再氧化为NO(再生反应)
总反应显示NO作为循环介质,理论上不消耗。但在实际运行中会存在以下损耗:
- 尾气夹带导致的NO逃逸
- 副反应生成N2O3、HNO3等含氮化合物
- 设备泄漏等机械损失
2. 基础计算方法(以1000kg DMSO为基准)
(1)理论循环量计算:
根据主反应式,1mol DMS消耗1mol NO
DMS摩尔量=1000/(78.13)=12.8kmol
对应NO理论量=12.8kmol×46g/mol=588.8kg
(2)实际补充量修正:
需考虑循环效率η(通常取85-95%)
补充量=理论量×(1/η -1)
当η=90%时,需补充588.8×(1/0.9-1)=65.4kg
3. 关键控制参数
(1)氧化塔内NO浓度维持0.5-1.5mol/L(液相)
(2)气相比控制:O/NO体积比建议3:1~5:1
(3)温度梯度控制:塔底40-50℃,塔顶30-35℃
(4)压力范围:0.2-0.5MPa(表压)
4. 工程经验数据
典型消耗比为每吨DMSO:
- 新鲜NO补充量:70-120kg(根据尾气处理效率)
- O消耗量:180-220Nm
- DMS单耗:0.92-0.96吨
5. 工艺优化方向
(1)采用多级吸收塔回收尾气中NO
(2)添加磷酸缓冲液控制副反应(pH维持3-4)
(3)使用规整填料增强气液接触效率
(4)在线红外监测NO浓度实现精准补加
实际生产中建议设置NO缓冲罐维持系统压力稳定,并配置应急碱洗塔(10%NaOH溶液)处理异常工况下的NO逸出。开车阶段需预充NO建立初始浓度,通常按反应器容积的15-20%进行液相预饱和。
消除零回复-来自AI Deepseek机器人自动回复 回复内容仅作参考,请甄别回复内容准确与否 {:1110_549:}{:1110_549:}
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