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旭 发表于 1970-1-1 08:00:00

关注炼能总体过剩背后的不过剩

关注炼能总体过剩背后的不过剩


  今年以来,国内炼油能力过剩的问题在行业内外引发热议,受到各方关注,“能力确已过剩,需要努力化解”已成为业界的共识。但我们又应该如何客观全面而又较为深入地看清这一问题,有针对性地去化解过剩?中石化经济技术研究院原副总工程师朱和长期从事石油炼化领域的研究,日前他在接受中国化工报记者采访时指出,我国炼油石化行业总体过剩背后的不过剩、不平衡更值得关注,化..
作者:陈葳来源:中国化工报
  ——中石化经济技术研究院原副总工程师朱和访谈

  自2012年12月至2014年1月,茂名石化2000万吨/年油品质量升级改造工程陆续建成投产,成为了国内继镇海炼化、大连石化之后的第三个年加工能力超过2000万吨的特大型炼油基地。图为茂名石化炼油厂全景。 (柯裕清 摄)
  今年以来,国内炼油能力过剩的问题在行业内外引发热议,受到各方关注,“能力确已过剩,需要努力化解”已成为业界的共识。但我们又应该如何客观全面而又较为深入地看清这一问题,有针对性地去化解过剩?中石化经济技术研究院原副总工程师朱和长期从事石油炼化领域的研究,日前他在接受中国化工报记者采访时指出,我国炼油石化行业总体过剩背后的不过剩、不平衡更值得关注,化解过剩要辨明要因、对症下药。
  扩能过快和落后产能是导致总体过剩的主要原因
  记者:不久前,中国石油和化学工业联合会发布的《石化行业产能过剩预警报告》指出,截至2013年,全国原油一次加工能力超过7亿吨,加工量4.8亿吨,产能利用率仅68%,产能超过需求2亿吨。您是如何看待这一现象的?
  朱和:世纪之交以来,我国石油需求在汽车业“井喷式”发展、国民经济高速发展的助推下快速增长,在央企为保供而大干快上新建扩建炼油装置的同时,一大批地方炼油企业在限时达到产业政策红线要求的推动下,也纷纷扩能改造,这使得国内石油炼制能力随之迅猛扩张。2002年,我国原油加工能力只有2.85亿吨,而去年达到7亿吨,仅仅10余年间翻了一番还多,总产能已仅次于美国居世界第二位,是近10年来世界炼油能力增长最快的国家。
  记者:扩能过快是导致产能过剩的主要原因?
  朱和:我国目前的炼油能力过剩主要是两方面原因所致,能力建设扩张速度过快只是其一;其二是有部分落后产能存在,未能及时淘汰,拉了后腿。
  产能建设扩张速度之快是显而易见的。然而由于2010年以来,我国经济进入转型升级期,经济增速趋缓,由高速转为中高速,且呈常态化趋势,同时替代燃料增加,由此使国内成品油消费量增速明显放缓。而在此形势下,受投资周期和已投资项目惯性所驱,国内炼油业已形成的扩能建设热潮,一时难以马上“刹车”和“降温”,仍在继续推进,导致了近年来炼油能力过剩。
  另一个原因细加分析也不难理解。由于历史的原因和其他种种原因,我国炼油业形成了以中国石化、中国石油为主,其他央企、地炼、民营炼厂和参股外资参与的多元化市场主体,和现有的以我国东部地区为主的炼油总体布局。透过炼油能力过剩的表面现象去冷静观察分析,目前我国炼油工业内部却仍存在着诸多的不过剩、不平衡问题,尤其是先进产能不足、落后产能极度过剩的问题需要特别关注和留意。而从主要层面和本质上看,落后能力的存在和未能及时妥善处置是当前我国炼油能力过剩的另一重要原因。


  总体过剩背后的不过剩不平衡更值得关注
  记者:那么炼化行业主要有哪些不过剩、不平衡的问题呢?
  朱和:主要是4个不平衡:炼油能力的区域分布不平衡;炼厂间主要技术经济指标和装置水平不平衡;生产高清洁、高附加值油品的能力不平衡;核心竞争力和盈利能力不平衡。这4个不平衡同时对应出了4个不过剩。
  记者:能给我们具体分析一下吗?
  朱和:首先从炼油能力的区域分布上看,我国华北、东北、华南、西北、华东地区的炼油能力相对集中,占全国总能力的92.2%,但华中、西南地区合计仅占7.8%,其中环渤海湾、长三角、珠三角地区的合计炼油能力已占全国总能力的69%。从省份分布看,山东、辽宁和广东已成为全国前三甲的炼油大省,仅山东一省的能力已高达1.39亿吨,占全国总能力的20%,但贵州、云南、西藏却没有炼油能力,四川仅今年才刚投产一座千万吨级炼厂。因此,从区域分布看,部分省份炼油能力确已过剩,但也有部分省份能力不过剩,甚至空白。
  其次,炼厂间主要技术经济指标和装置水平不平衡。目前我国各类炼油市场主体的炼厂规模、装置规模、工艺装置水平、原油加工水平与深加工水平不平衡,炼厂综合能耗、物耗、轻油收率、综合商品率等主要技术经济指标不平衡,达到亚太乃至世界先进水平的炼厂为数不多,并不过剩;相反,装置规模小、工艺水平相对落后、深加工能力弱、技术经济指标落后的炼厂为数不少,处于明显的过剩状态。
  再次,生产高清洁、高附加值油品的能力不平衡。为了应对越来越加剧的雾霾天气,国家近年来加快了油品质量标准升级的步伐。虽然目前炼油能力总体过剩,但现在能保质保量生产国Ⅳ、国Ⅴ汽柴油的炼厂并不太多,其能力仍处于较为短缺状态,仍有不少炼厂限于资金、技术水平、工艺装置水平,至今仍较难或虽作努力仍很难达到生产新的质量标准油品的要求。
  最后,是核心竞争力和盈利能力不平衡,炼化一体化水平不平衡。在炼油总能力过剩的背后是,部分炼厂核心竞争力较强,与周边国家地区的大炼油企业总体有一比,水平大致不相上下,在相同国际油价水平下有较强盈利的能力,但仍有相当一部分炼厂从绩效评价看,核心竞争力不强、盈利能力不强、管理水平较低或处于亏损局面。从炼化一体化水平看,国内炼厂也参差不齐。一方面,全国22个千万吨级大炼油基地中,已有15个带有乙烯装置,环渤海湾、长三角、珠三角集中了全国约64%的炼油能力和乙烯能力,已成为全国炼化一体化程度最高的三大地区;另一方面,也有相当一部分炼油企业仍未能实现炼化一体化,综合加工水平和资源综合利用能力相对较弱。因此,从总体上看,国际竞争力强、盈利能力强的炼油企业能力也并不过剩。
  记者:您刚才提到了主要技术经济指标和装置水平不平衡,那么先进和落后的技术装备的水平差距有多大?
  朱和:从各有关部门公布的数据情况看:在全球炼油能力2000万吨以上的22家世界级炼厂中,作为世界第二大炼油国的中国内地仅有镇海、大连两家(见附表),即使加上新扩建的茂名也只有3家;虽然中国石化和中国石油所属炼厂的平均规模已分别达757万吨和665万吨,分别超过和接近世界炼厂平均水平,但国内仍有100多家规模小于200万吨的小炼油企业,炼能达8300多万吨;虽然全国已形成了22个千万吨级的大炼油基地,千万吨级炼厂的炼油能力占全国总能力的近一半,但仍有占全国总能力近30%的500万~1000万吨的中型炼厂和约占总能力20%的500万吨以下、甚至低于200万吨的众多小炼厂。这使我国技术经济指标达到和接近亚太与世界先进水平的炼厂相对不多,不少炼厂各方面指标离国际先进水平仍有一定差距,而小炼油企业在资源利用效率、能耗、“三废”排放等方面与先进水平的差距则更为明显。
  以炼油综合能耗为例,中石化的青岛石化、镇海炼化、茂名石化、上海石化等已达40~50千克标油/吨原油,接近世界和亚太较先进水平,但不少炼厂仍处于60~70千克标油/吨原油的中流水平,小炼厂的这一数据甚至高达80~90千克标油/吨原油。这很不利于我国炼油业的转型升级。
  化解过剩需双管齐下对症下药
  记者:根据您的分析,是不是我们可以这样理解,我国的炼油产能过剩其实并不是非常严重,更多的是阶段性和结构性的过剩?
  朱和:是的,目前我国炼油能力尚处于阶段性的过剩状态,我国炼油业仍处在战略发展机遇期,处在发展前进过程中一个需要适当调整步伐节奏、去掉一些包袱累赘,以适应经济发展转型升级期新需要的关键阶段。
  记者:那您认为应该怎样调整步伐节奏,如何去掉那些包袱累赘呢?
  朱和:鉴于上述原因分析,我认为化解炼能过剩要双管齐下,对症下药。
  一方面,建议国家有关部门加强宏观调控,根据国内炼油业的实际情况,搞好炼油新建扩建项目的审批,搞好发展规划的编制与审核,有序推进炼油建设发展,适当放慢炼油扩能速度。
  另一方面,建议国家要适度调整产业政策,提高炼油产业的准入门槛、规模要求,对化解产能过剩不搞一刀切,不搞平均主义,要着力保护和促进目前国内并不过剩的先进炼油能力的建设与发展,着力保护和促进已具备基本条件、经适当努力能成长为先进炼油能力的项目的建设与发展,继续有序推进、科学安排一些大型先进炼化一体化装置项目的建设和一些有意义有价值改扩建项目的建设,不能因噎废食。
  记者:怎么理解这个科学安排和不能因噎废食?
  朱和:科学安排是从资源配置和布局规划上考虑的。对符合条件的企业,无论是央企还是地炼,都要准予其获得必要的资源。在炼油能力已严重过剩的省份和地区不得再上炼油项目和增加新的炼油能力,同时在炼油能力少、有需求空间的地区仍要在有资源保证的前提下,适当安排一些规模化的炼油项目,以促进国内炼油布局的优化调整。
  另外,可以鼓励部分小型炼油企业由生产油品调整为生产化工原料,或转型为其他下游加工业,支持、引导地方炼油企业向深加工、清洁化、精细化方向发展。
  记者:您刚才提到的都是政府部门需要做好的工作,那么作为企业又应该做些什么?
  朱和:炼油企业则要根据市场需求形势的变化,把控调节好在建和已批项目的投资节奏、投产时间与建设速度,避免再出现能力增速快于需求增速的冒进情况,避免出现某个时期投产项目过分集中和局部地区扎堆无序盲目建设的情况。同时要根据市场需求,适时调整产品结构,增产适销对路的化工原料和高附加值石油产品。
  记者:您认为还有什么需要特别强调的?
  朱和:我认为化解炼化产能过剩有一点特别重要,那就是要打破部门保护和地方保护主义障碍,充分发挥市场作用,让企业在统一的市场中公平竞争,优胜劣汰。要下决心着力并妥善解决落后炼油能力,实施关停并转,不能因其影响我国炼油工业科学健康发展的步伐。无论什么部门、什么地方,是央企还是地炼,都要下决心不护短,主动淘汰那些能耗物耗高、设备陈旧、工艺落后、产品质量经努力达不到标准要求、装置规模不经济、经济效益低下的炼油装置,以提高国内炼油能力的含金量和内在质量,以达到“瘦身强体”的作用。
  只要处置得当、化解有力,我国经济总量的进一步提高、需求的增加和两个百年“中国梦”的实现,仍将会给我国炼油工业带来较大的科学发展空间。而当前的关键是对症下药,有效化解过剩。当然,也不能把炼能过剩的问题看得过分严重,我们要做的是在继续努力做好我国炼油业健康发展、保障有效供给等工作的同时,合理妥善且有步骤地推进解决好与炼能过剩相关的问题。


  日前,重九十吨、高十五点四米的镇海炼化三号焦化装置最后一大段除焦井架钢结构实施吊装,并在九十六米高空与此前安装完成的除焦井架钢结构下段成功对接,顺利封顶完毕。 (张见明 摄)
  
虽然目前我国炼油能力总体过剩,但现在能保质保量生产国Ⅳ、国Ⅴ汽柴油的炼厂并不太多。6月30日,中国石化在广东14市的1700多座加油站完成国Ⅴ汽油置换。图为媒体记者争相采访和拍摄车主加注国Ⅴ汽油的场景。 (陈国斌 摄)



http://meng.horse/xwb/images/bgimg/icon_logo.png 该贴已经同步到 小旭的微博

wanderer1997 发表于 1970-1-1 08:00:00

谢谢分享此新闻!
页: [1]
查看完整版本: 关注炼能总体过剩背后的不过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