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化学PhD的诉求!不公平》读后感
原文地址:http://blog.sciencenet.cn/blog-60245-811504.html看了张学鹏博主的《化学PhD的诉求!不公平》一文,感触颇深。学鹏在中山大学读博士,一个月只有1200的补助,虽然外加一些论文奖励,也只能勉强生活。我也是个化学PhD,也曾经有过这样苦逼的生活,其中的艰辛和不如意,我深有体会。本人不善写作,随感而发。
真的不知道一时从何说起。只能说国内对青年人才不够重视。博士生,青年教师的日子都不好过,和国外同行相比,和国内别的行业相比,待遇太差。比如美国博士生一月能拿将近两千美元,当然要做一些助教工作。欧洲待遇还要好一些,像德国一般一月有一千多欧元,北欧更高,一般税后一月有两千多欧,比国内博士生一年的补助还要高,而且工作环境,压力要比国内好很多。生活无忧,这样才能好好做科研。暂且不说国外,和国内别的行业相比也相差甚远。就拿一个刚毕业的普通理工科硕士来说,在一二线城市月薪至少也有5000元,比博士生要高很多。
想想博士生都快三十了,成天泡在实验室,做实验,写论文,被老板熊,说不定还有潜规则,却拿着低保的工资,还要家人资助,这是什么日子?从小好好学习,中考,高考,考研,考博,一直是个佼佼者,表面上看起来光鲜亮丽,别人羡慕不已,其实心酸苦楚只有自己知道。我们把人生最美好的时光都耗在了应付各种考试上,有毒的实验室里,最后终于毕业了,拿了个博士学位,当然也只有这个学位,别的一无所有。如果你很幸运,发了牛文,jacs angew,恭喜你!你可能确实很牛,确实是个科研的料子。当你雄心勃勃装备好好施展你才华的时候,却发现理想很美好,现实很骨感。现在牛人越来越多,国内的,国外的,到处都是。我一个朋友的同学,中科院博士毕业,发了一篇jacs,两篇acs nano,两篇biomaterial,挤破头进了一所普通211,结果给了讲师位置,一个月3000左右,这日子怎么过?上次开会遇到一个北京某211大学的讲师,博士毕业四年了,月工资5000,他说一个月租房,房贷,小孩幼儿园就要8000,不吃不喝也不够。
为什么年轻人待遇这么差?国家每年科研投入那么多钱,钱都去哪了?都用到科研上了吗?我看未必。国家规定科研基金15%用于劳务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每年200亿,也就是30亿的劳务费,全国在校研究生总数将近200万,人年均1500元。当然这个计算不是很准确,还有别的如973,863以及横向基金。我只是想说科研经费用于学生的补助实在是太少。关键是这些钱并非都给了学生,有些老板想办法把这些钱捞出来放到自己口袋里,我想大家是心知肚明,也就不多说了。国外科研基金大部分用于人员工资,人是第一位,科研才是第二位。看起来我们勒紧裤腰带做科研,但真正花了多少钱做科研,钱都去哪了,这个你懂得。正是这些不合理的政策,才导致了年轻科研人员待遇低,某些大老板却大发横财。科研腐败!
话说回来,再说研究生博士生。为什么寒窗苦读二十几年,到头来才拿这么点钱,而且毕业后工作也不好找。刚才提到现在在校研究生总数接近200万,我们社会到底需不需要这么多研究生博士生?十几年前大学扩招,大学毕业了,找不到好工作,就考研吧,期望三年后能镀个金再找个好工作,结果又重复三年前的情景,把我等一大批本不该读硕博的人也招入了科研大军,整个社会花了大量的资源,学生们花费了青春,结果培养了一批社会并不需要的半成品。在学校学的东西大多脱离实际,特别是一些基础研究,化学,物理,生物等等学科,除了会捣鼓几个瓶子,摆几个公式,写几篇文章,别的什么都不会,与社会的实际需要脱轨,工作当然就不好找了,这些问题和我们的办学导向不无关系。基础研究固然重要,我们到底需不需要这么多的投入,招这么多理科博士,发这么多SCI文章?另外,我们基础研究到底做的怎样?国内近几年高档次论文确实发了很多,但也仅集中于少数学校和少数大牛,与国外大牛还有一定差距,大部分做的还是很一般。毕业了这么多博士,除了一些优秀的去国外读博后或进国内高校,其他的可能只能放弃科研,去找别的工作,这时可能发现自己并没有什么优势。
此外,很多高校定位不明确,到底是教学型还是教研型?到底有没有能力去做科研?很搞笑的是现在很多三流大学招聘的时候,动辄招聘院士,接着是千人,杰青,长江,国外著名大学副教授及以上,等等等,最后一条国内外优秀博士,往往最后一条才是重点。有些学校连硕士点都没有,你招这些牛人来干嘛呢?来给你撑场面吗?再说人家会来吗?是不是给人感觉你要招这些牛人,你这个学校就很牛呢?不管什么学校都在大力做科研,搞SCI竞赛,反而荒废了教学,内容陈旧,照本宣科,与实践脱轨,导致毕业生质量下降,就业形势严峻。反而是很多高校仪器设备都很先进,比国外高校还要好,但是运行效率怎样就不敢保证了,很多仪器处于闲置状态,还要专人管理,造成大量浪费。还不如拿这些资源去做好教学,社会实践,为社会培养合格的工作者。如果大学毕业生都能找到合适的工作岗位,我想也不会有这么多本不该读硕博的人在做所谓的科研,那时像学鹏这样真正适合做科研,热爱科研的博士生待遇可能就会提高了。
说的太多,扯的太远,逻辑性不强,见谅。
许超
2014.07.14夜于Stockholm
http://meng.horse/xwb/images/bgimg/icon_logo.png 该贴已经同步到 Horse的微博 I roof for XU CHAO!
{:1106_361:} 国家还是靠基建来拉动经济啊。要慢慢转向高端产业才好 毕业了就好多了,而且现在科研院所硕士去基本打杂,博士才是主力。
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