尼日利亚:饱受动乱“黑金”生产国
尼日利亚:饱受动乱“黑金”生产国作者:庞晓华 文章来源:中国化工报 点击数: 更新时间:2010-07-23
<p> 中化新网讯 据美国《油气周刊》的统计数据显示,截至2010年1月,尼日利亚拥有372亿桶探明石油储量。尼日利亚探明石油储量主要位于该国尼日尔河三角洲、贝宁湾、几内亚海湾和邦尼湾。当前包括壳牌、埃克森美孚、雪佛龙、道达尔、埃尼、Addax石油(已被中国石化收购)、康菲、巴西国油、挪威国油在内的国际石油巨头分别采取与尼日利亚国家石油公司合资或签署产量分成合同的方式介入其中。</p>
<p><br />
非洲第一大石油生产国</p>
<p> 2009年尼日利亚的石油产量已超过220万桶/天,其中原油产量约为180万桶/天,是非洲地区最大的产油国。进入2010年,随着海洋石油项目开发以及一些曾经关闭的陆地油田的恢复生产,尼日利亚的原油产量已达到203万桶/天。</p>
<p><br />
尼日利亚近来开发成功的主要油田包括雪佛龙公司于2008年9月开启的Agbami油田,该油田在2009年的原油产量达到25万桶/天;埃尼公司于2009年投产的Oyo油田,当前的原油产量约2.5万桶/天;道达尔公司于2009年开启的Akpo凝析油田,产量为18万桶/天。</p>
<p><br />
2009年,尼日利亚石油出口量达190万桶/天,其中有近80万桶/天出口至美国,是美国第五大石油供应国。随着该国石油产量的增加,2010年首季,尼日利亚出口至美国的石油达96.2万桶/天。尼日利亚石油的其他出口市场还有欧洲(占24%)、亚洲(占20%)、巴西(占10%)、南非(占4%)。</p>
<p><br />
石油生产饱受动乱影响</p>
<p> 自2005年12月份以来,尼日利亚国内动乱频频,各种破坏输油管线、绑架石油工人以及军事接管石油生产设施的事件不断发生。尼日尔三角洲解放运动组织(MEND)出于政治目的对石油基础设施屡屡攻击,宣称要重新分配石油财富。在这种动乱的环境下,一些石油服务公司被迫撤出尼日利亚,同时石油工人联合会也出于安全的问题经常性地进行罢工。</p>
<p><br />
尼日尔三角地区的动乱已经导致大量的石油产能被迫关闭,一些石油公司已宣布石油供应的不可抗拒力影响公告。据美国能源情报署(EIA)估计,截至2009年底,尼日利亚的设计石油产能为290万桶/天,但由于受石油基础设施遭到攻击的影响,其实际原油产量还不到200万桶/天。</p>
<p><br />
壳牌公司自1936年起就开始介入尼日利亚石油领域,当前是尼日利亚最大的石油生产商,其在尼日利亚的石油产能约为130万桶/天。不过壳牌公司在尼日利亚的油田主要位于陆上,已经受到当地局势不稳定的严重影响。当前壳牌公司在尼日利亚有一半以上的石油产能处于关闭状态,其中有一些自2006年初以来一直处于关闭状态。 <br />
炼油产能利用率不足15%</p>
<p> 2009年尼日利亚的石油消费量约为28万桶/天。截至2010年1月1日,尼日利亚国内共有四座炼油厂,分别为Port Harcourt Ⅰ炼油厂、Port Harcourt Ⅱ炼油厂、Warri炼油厂和Kaduna炼油厂,合计加工能力约为50万桶/天。受盈利低迷、火灾和失窃等因素影响,这四座炼油厂中没有一座炼油厂达到过满负荷运行状态。石油基础设施受到攻击也影响到了进入这些炼油厂的原油量。据分析人士称,2009年尼日利亚炼油厂的产能利用率仅为0~15%。</p>
<p><br />
由于上述原因,尼日利亚当前进口几乎所有所需油品。据IEA称,补贴进口石油产品的成本为30亿~40亿美元。作为该国能源改革的一部分,尼日利亚政府计划取消价格补贴和进行炼油工业私有化改制。 <br />
</p>
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