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展甲醇经济要把握好一个度
发展甲醇经济要把握好一个度作者:孔凡涛来源:中国化工报
眼下,国内甲醇项目建设、甲醇下游产品开发、甲醇进出口贸易等火热进行,产能过剩、节能减排、安全、能源结构调整等多个热点话题里也经常出现甲醇的身影。甲醇经济是热起来了吗?甲醇经济是否应大力发展?日前,中国化工报记者来到中石化洛阳工程有限公司,就甲醇经济的有关话题专访了中国科学院院士陈俊武。
眼下,国内甲醇项目建设、甲醇下游产品开发、甲醇进出口贸易等火热进行,产能过剩、节能减排、安全、能源结构调整等多个热点话题里也经常出现甲醇的身影。甲醇经济是热起来了吗?甲醇经济是否应大力发展?日前,中国化工报记者来到中石化洛阳工程有限公司,就甲醇经济的有关话题专访了中国科学院院士陈俊武。
甲醇就是一个替代角色,做燃料就是替代石油,做原料就是替代化工产品。
中国化工报记者:甲醇是一种大宗石化产品,以一个产品名字来命名一种经济形态,出发点是什么?
陈俊武:甲醇本身可以作为燃料,又可以作为众多化学品的前身。从化学的角度来看,甲醇非常有特色,所以甲醇经济才引起了人们的重视。特别是天然气发展起来以后,用天然气制甲醇比煤制甲醇要便宜很多,从而使得甲醇经济这个概念更加突出了。总的来说,甲醇就是一个替代角色,做燃料就是替代石油,做原料就是替代化工产品。
中国化工报记者:甲醇作为燃料或者作为化工原料,是从什么时候开始研究的?
陈俊武:甲醇作为燃料,国外搞得很早,包括美国在内。煤化工应用甲醇最早的应该是甲醇制汽油工艺,也就是MTG。国外很早就有人研究MTG的方案,这个方案是用一种特殊的催化剂把甲醇变成汽油类的东西。之后,大家觉得甲醇本身就可以用来做汽车燃料,跟汽油掺混起来也可以用。在起步阶段,人们倾向于向汽油中掺入低比例的甲醇。
目前山西省的甲醇汽油产业发展最为迅速,加注站由2001年的13座发展到现在的900多座。图为正在加注甲醇汽油的出租车。 (本报记者 王乐意 摄)
甲醇作为化工原料,也有很多文章。甲醇是一碳化学物,天然气很容易就做成甲醇。而且甲烷、一氧化碳和二氧化碳都是一碳化学物,可以相互转化,工艺上就可以获取有用的甲烷和一氧化碳。无论甲醇最终变成什么化工品,都是从这儿来的,甲醇被重视也是基于此。
甲醇燃料在美国也没有被禁止,只是这个产业慢慢就自动不干了。
世界首套以外购甲醇为原料生产烯烃的MTO工业装置于2013年2月在浙江宁波投入商业运行。
中国化工报记者:甲醇燃料在国外的推广情况如何?
陈俊武:美国在甲醇燃料方面做过尝试,但从上世纪80年代开始就不怎么推广了。因为用纯甲醇做燃料是一种特殊情况,必须对汽车发动机进行改造,而且是一锤子买卖。后来,人们倾向于向汽油中掺入低比例的甲醇,这个比较灵活。初始阶段由政府大力推广,尤其在美国的西部,推广确实取得一些成效,可进一步推广时又出现了争议。
当时政府有专用的加油站,如果对所有的加油站都推广甲醇汽油,就存在风险。甲醇对人体是有危害的,进入到千家万户老百姓能接触到之后,是很危险的。而且,因为炼油厂不会直接向汽油中掺混甲醇,掺混工序只能在加油站进行,由加油站的员工负责掺混,这使得他们直接接触纯甲醇的几率更大,风险也更大,所以很多人就不主张将甲醇汽油推广到一般的加油站。此外,即使在专用加油站,大家也觉得挺费劲的。当然,甲醇燃料在美国也没有被禁止,只是这个产业慢慢就自动不干了。
世界首套、规模最大的MTO工业示范装置于二○一○年八月在内蒙古包头市建成投产。
中国化工报记者:推广应用甲醇燃料,对甲醇产业发展是有好处的,拓展了其下游市场。根据您的介绍,是说甲醇燃料在美国的推广就完全止步了吗?
陈俊武:美国有一个甲醇协会站在甲醇行业的角度推广甲醇燃料,后来碰到不能全面推广的情况,一度说是受到石油企业的影响,石油企业要保护其汽油产品,排斥甲醇燃料这个新产品。这个说法我认为并不科学。实际上仔细调查调查,在美国,石油企业只要加油站能赚钱干什么都行,何必抵制你呢?而且,掺入10%或者20%的甲醇影响不了哪个石油企业的生产。
但是,石油企业确实对甲醇的危害充分注意到了。加油站有很多要求,相对严格,包括防爆、防火、防毒等,对甲醇的要求就更多了,所以石油企业觉得比较麻烦。完全说石油企业抵制甲醇燃料,阻碍了甲醇燃料的推广是不对的,不积极不等于抵制。现在,我看到美国的甲醇协会也都放弃推广甲醇燃料了。
在中国推广甲醇燃料是可以的,我主张先借鉴美国的做法。
陕西延长石油180万吨级煤基甲醇制烯烃联合装置首次将MTO和烯烃分离两个单元进行联合布局,有效节约了土地和投资,并实现了能源综合利用。
中国化工报记者:那您认为在中国适合推广甲醇燃料吗?
陈俊武:在中国推广甲醇燃料是可以的。我主张先借鉴美国的做法,由政府部门比如公运部门统筹,在公共交通车上统一使用。把甲醇燃料分散到千家万户我是反对的,因为中国老百姓在这方面的科学知识比较差,真出了事怎么办,而且一旦出了事,影响范围不会小。
中国化工报记者:现在国内很多省份都在大力推广甲醇燃料,比如山西。
陈俊武:这是可以理解的。因为山西有煤,能做甲醇,而且也没有中石油、中石化建炼油厂。所以山西发展甲醇燃料产业特别来劲。
中国化工报记者:但在中国有这样的声音,说甲醇燃料是被石油企业抵制的。事实是否真的如此?
陈俊武:中国石油行业是被垄断的,而甲醇是化工产品,主要也不是几大石油公司生产的。甲醇的来源太多,质量控制管理方面也很麻烦。所以,甲醇作为燃料,在几大石油公司是不太受欢迎的东西。这在国内曾引起了非常大的争议,一直争议到两院院士这一层。
甲醇制汽油(MTG)有一定的前途,但影响面不大;移动床甲醇制丙烯(MTP)技术有前景;甲醇制烯烃(MTO)装置大型化,才有经济性可言;甲醇制芳烃(MTA)从技术上看是可行的。
中国化工报记者:在中国,除了可以推广甲醇燃料,MTG工艺是否也适合推广?
陈俊武:MTG在中国进行得也比国外晚。该工艺生产的汽油中含烯烃很多,占比30%左右。根据绿色燃料的要求,烯烃是不允许太多的。中国也研究了很多降低烯烃含量的技术,但也没有降到很低。
早些年,新西兰有一个工厂做MTG项目,结果不幸的是开工不久,算账发现赔本,把天然气做成甲醇再做成汽油不合算,所以工厂是半停半开。
MTG工艺最大的优点是,产品中没有硫化物。正是因为这个突出优点,国内有些地方开始上MTG项目。 但是,这种汽油含有均四甲苯,要多用一道工序除掉。另外,MTG尽管有一定的前途,在消除雾霾上有些积极作用,但影响面仅仅在北上广等一线城市,覆盖面不会很大。
中国化工报记者:现在国内MTO、MTP、MTA项目也比较火热。从技术角度看,这些工艺是否已经成熟?
陈俊武:MTP最早是用固定床反应器,但催化剂的切换再生相当费劲,成本也高。之后有人研究用流化床搞MTP,现在还没有成功。移动床MTP技术现在也在研发中,是有前景的。
MTO有乙烯和丙烯两种产品,后续加工会很麻烦。该工艺只有实现装置大型化,才有经济性可言。而且,MTO需要考虑产业链延伸的问题,产品只是用来做编织袋档次就太低了。但该工艺能够替代石脑油做烯烃还是好的,国内很多炼厂发展千万吨炼油、百万吨乙烯,经过加氢的石油重油硬要制成乙烯并不好。
MTA从技术上看是可行的,但还没到家。陕北华电有一个项目,用的是清华大学的技术。该技术正在进行产业化工作,有待投产后验证。
把甲醇跟国家的原油储备相提并论是错误的。
中国化工报记者:业内有不少专家学者认为,储备甲醇有利于保障中国煤化工的持续发展。近几年《中国化工报》在这方面也进行了不少报道。对于甲醇国家级储备,您怎么看?
陈俊武:中国科学院的领导曾经找到我,问我对这个问题的看法。我当时的意见很明确,把甲醇跟国家的原油储备相提并论是错误的。因为甲醇能量很低,1立方米甲醇热值只有汽油的2/3,相当于把一个大的储油罐砍掉了1/3,这是损失。而且,如果很多生产甲醇的小厂都往这儿储存,不仅管理困难,质量控制也很困难。所以,我认为,没必要搞国家级的甲醇储存库。
发展甲醇产业,包括煤化工,应该适可而止,不可大搞。
中国化工报记者:甲醇经济毕竟还是个新生事物,存在问题是必然的,前景更重要。
陈俊武:我建议发展甲醇产业,包括煤化工,应该适可而止,不可大搞。从能源替代的角度看,甲醇不可能大量替代石油,也不需要那么多甲醇。400万吨/年的煤制油项目需要投资500亿元,而2000万吨/年的炼油项目投资不到500亿元。而且,煤气化是项目的关键。煤气化炉太复杂,一个400万吨/年的煤制油项目,气化炉需要20多台,排起来像一段城墙,很庞大,投资大,管理复杂,容易产生停炉事故。
中国化工报记者:发展甲醇经济在环保上是否也有一些制约?
陈俊武:是的,中国目前是世界上碳排放量最大的国家,超过美国,而经济总量却低于美国,而且,中国的碳排放量还在增多,美国却在降低。因此,现在国家在环保方面的要求比较严。中国的实际情况是煤电领域碳排放量居首位,应该首先减排,但煤化工的碳排放量也不少。所有煤化工项目的碳排放量都很大,解决这个问题需要投入更多的资金。此外,煤化工项目用水很多,也是制约发展的重要因素。煤产地与消费地距离过远、运距过长也是发展的一个大问题。
在我国目前的能源结构中,煤占到70%,仍然是能源主角。但发展煤化工或者甲醇化工引起的问题一定要重视。我只能说,对煤真是爱又爱不起、恨又恨不起。
后记87岁高龄的陈俊武院士思维敏捷清晰、记忆力惊人,与记者侃侃而谈,既介绍事实又摆明观点。原本1个半小时的采访一再被延长,让记者得到了更多宝贵的采访内容。陈俊武院士真诚地说:“甲醇经济这个概念由来已久,而且还有一些争议,争议里面还涉及我们行业的问题。我今天所说的话,只是一些个人意见。”
陈俊武院士同时表达了对加强煤化工、甲醇经济等领域重大问题研究工作的期待。当得知中国化工产业发展研究院、北京化工大学、中国化工报社正在开展甲醇经济调研活动时,陈俊武院士表示赞许。
(本版图片除署名外均由李建永、陈香生提供。)
相关评论善待甲醇经济 甲醇经济是不容忽视的新兴业态。甲醇经济的概念在诺贝尔化学奖得主、著名有机化学家乔治·奥拉2006年出版的《跨越油气时代:甲醇经济》一书中被隆重推出,可谓高大上。这样的新兴业态进入中国,就像一滴墨汁滴入水中,迅速分散开来。
严格来讲,中国的化工产业对甲醇的青睐一直存在,并不是因为诺贝尔化学奖得主的这本书。在2006年以前,我国已经在甲醇及其下游产业发展上进行了很多尝试。比如,我国创造了世界独特的氨醇联产方式,传统的合成氨企业通过联产甲醇在一定时期实现了效益增长;再如,甲醇燃料的推广在中国引起了高层争论,即使到现在仍有很多老专家在不同的场合情绪激昂地力挺甲醇燃料,更有众多企业在务实推进这项工作。
2006年后的发展更为世界所瞩目。中国现代煤化工迅猛发展,甲醇项目是其中的重要一环,更有专家直接将煤制甲醇列为现代煤化工的分支之一。甲醇产能急速扩张,产业链延伸也风起云涌。机遇是企业、产业发展的命脉,需要敢于突破的人挺身而出。但如果沿用传统规模扩张的发展思维,不注重发展质量,不注重有思想的发展,这样的突破显然不可取,是无源之水,也不可持续。几年下来,产能过剩、企业效益低下、环保压力难以承受、产品运输事故时有发生、国外甲醇产能大幅增长等带来的压力与机遇,多种现象和问题在甲醇产业快速发展的同时冒了出来。
然而,甲醇的性质、中国的资源禀赋等,都决定了甲醇经济在我国的发展潜力和前景。因此,千万不能浪费了甲醇经济这个好东西。笔者由此想到一个词:善待。
善待是正途。要摒弃盲目发展的思想,在注重规模的同时更加注重提升发展质量。资源消耗型发展模式已经难以继续,需用最科学的方法、最合理的技术、最有效的工程化手段保证甲醇及其下游产业的发展,同时做好资源节约与综合利用、环保与生态建设。
善待是责任。当前,一个企业出现的问题极容易影响整个产业,每个企业有责任维护产业利益。比如,某家企业用非专用车辆运输甲醇而发生事故,带来的后果不仅仅局限于企业自身的损失,更广泛的影响是社会公众对甲醇这个产品的敌视。在化工产业发展与社会关系日益密切的形势下,单个企业的个别错误行径无疑会使整个产业惹火上身。
初出茅庐的甲醇经济,只有善待,才有未来。
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