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旭 发表于 1970-1-1 08:00:00

寻找中国—东盟博览会上的化工机遇

寻找中国—东盟博览会上的化工机遇

     第11届中国—东盟博览会上周末在广西南宁落下帷幕。本届博览会以“共建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为主题,旨在推动共商共建,促进共赢共享,为中国与东盟的合作作出了新的贡献。  中国化工报记者发现,成功举办数届的中国—东盟博览会不仅已成为一场国际经贸盛会,促进了中国—东盟经贸合作和中国—东盟自贸区的建设,对我国化工行业的影响也越来越明显。
  化工搭车海上丝绸之路建设
  据介绍,本次博览会确定了构建海上丝绸之路的临港产业带的思路。在加强港口合作的同时,要加快规划建设更多的临港产业,打造跨国产业链。主要包括:建设泛北部湾产业集群,以中马“两国双园”为示范,加快推进中国—印尼经贸合作区、中越跨境合作区等双边产业园区建设,促成文莱—广西经济走廊,强化临港产业、传统特色优势产业、新能源与可再生能源、生态环保等产业的国际合作,形成分工合作、资源共享、互利共赢的现代产业集群。



从老挝金三角经济特区沙盘可以看出,该区用上了光伏技术。

  同时,确定建设中国—东盟海上合作试验区,争取在低敏感度海域取得突破,与东盟国家在海洋生物制药、海洋环境保护等产业开展合作;建设中国—东盟能源资源合作基地,加强与东盟国家在石油、天然气、煤炭、黑色金属、有色金属、新能源等领域的互利合作,为区域经济发展提供资源支持和能源安全保障。
  参加博览会的一些代表认为,中国与东盟国家共建海上丝绸之路,为化工行业的发展提供了良好的机遇。



园区合作逐渐成为中国和东盟合作的重点。

  广西区政府副主席张晓钦指出,近10年来,借着中国—东盟博览会的成功举办,广西与东盟在化工等方面的合作取得了一定成果。东盟已连续13年成为广西最大的贸易伙伴,也是目前广西企业“走出去”投资合作的首选地和第二大外资来源地。同时,广西一直致力于加强与东盟各国的产业对接,促进优势互补、合作共赢。印尼金光集团、新加坡来宝集团、马来西亚常青集团和实达集团、泰国两仪集团等东盟国家知名企业落户广西;广西则对东盟10国投资实现全覆盖,涉及农业、矿产、化工、园区建设等多个领域。
  据泰国PTT全球化工公司首席执行官兼总裁翁新东介绍,该公司正全面着手扩大其位于马塔府的石化生产基地产能,如对芳烃厂将进行扩能改造,预计2015年完成;同时还将在东南亚地区建设新的石化项目,以提高公司整体石化生产能力。翁新东表示,希望通过中国—东盟自贸区这个平台,加强与世界化工同行的交流与合作。
  能源合作是双边现实需求
  东盟是中国在全球范围内建立的4个能源重点开发区之一。中国—东盟能源合作的方式主要包括能源贸易、能源投资、保护海上能源通道、争议海域能源资源的共同开发。在本届博览会上,能源合作因此也成了最热门的话题之一。



清洁能源是本次博览会的一大亮点。

  据了解,东盟地区经济发展迅速,对能源需求增长加速,而区内能源基础设施投资不足,包括管网、炼厂等。东盟地区化石能源消耗占总能源消耗比重大;非化石能源除水电外均发展较为缓慢;环境污染日益严重,清洁技术、新能源技术欠缺。因此,东盟需要的是资金和技术。而从中国的角度来说,虽然东盟地区资源相对中亚和中东稍显不足,但对中国的油气进口及其多元化仍是有益的补充。
  “中国能源企业不仅可以为东盟提供许多专业性的能源服务,还拥有大量的资金。更重要的是,对于南海地区丰富的能源资源,中国与东盟存在共同开发的现实需要。”对外经贸大学副校长林桂军对中国—东盟在能源领域的长期合作充满信心。



不少参展的中国化工企业都突出了绿色化工的主题。

  在油品方面,越南、印尼和马来西亚是中国在东南亚的3大石油进口国,成品油进口主要来自新加坡,成品油出口则主要面向越南。“中国与东盟之间的原油贸易较少,尤其是近年来,随着中国能源合作的多元化以及东盟国家能源出口的限制,中国与东盟国家的原油贸易逐渐成下降趋势。但是,成品油贸易在逐渐上升。”对外经贸大学副教授樊瑛说。
  在煤炭方面,自《中国—东盟全面经济合作框架协议》实施以来,来自东盟的煤炭已经是广东口岸进口煤的最大来源地。越南是中国煤炭主要进口来源地,2010年从越南进口煤1804万吨,占当年中国煤炭进口总量的10%。

  在天然气方面,中国加大了从印尼、马来西亚、泰国与文莱等国的天然气进口力度。印尼同意在未来25年内,通过其西巴布亚省东固工厂每年向中国供应260万吨液化天然气。
  据了解,中国—东盟在传统能源投资领域,不仅包括广东振戎能源有限公司与缅甸UMEHL公司、HTOO公司合作的500万吨炼油厂及成品油销售网络,中国浙江恒逸集团在文莱建设的大型石化厂,中石油在泰国邦亚开发石油区块,还有马来西亚国家石油公司与美国Chevron 海外石油公司合资开发中国辽东湾的两个区块。
  东盟木薯为生物化工献良机
  当前,很多国家都在根据本国的国情发展燃料乙醇产业,而木薯是生产燃料乙醇的重要原料,东盟国家丰富的木薯资源为我国相关企业提供了发展良机。
  广西木薯协会会长覃绍军介绍说,目前,东盟是世界上最大的木薯产品出口地区。我国每年从泰国等东盟国家进口木薯干片400多万吨,用于加工和生产乙醇。然而,东盟国家虽然木薯资源丰富,但是木薯加工尚处在初级阶段,主要产品为淀粉,年产量在500万吨左右,主要供出口。

  而且东盟国家土地资源丰富,发展木薯种植的潜力很大。如柬埔搴全国耕地面积670万公顷,但目前仅利用380万公顷,尚有290万公顷未利用;又如印度尼西亚的加里曼丹和巴布亚两个大岛,面积都在40万平方千米以上,目前尚未大规模开发。我国的国情则是人多地少,土地资源匮乏,对燃料乙醇的需求量又很大。
  “因此,中国企业应当利用自身的技术优势挺进东盟,去东盟国家开发原料基地,在东盟国家发展生物化工,将产品运回国内消费,以补偿国内市场的需求。” 覃绍军表示,东盟邻近我国,运距较短,利用海运产品成本优势明显。
  据悉,目前韩国在印尼已买了数十万公顷土地,在柬埔寨也买了大量土地,但是开发规模小。
  覃绍军同时指出,我国燃料乙醇及其配套的废水治理工艺,虽然目前还说不上世界一流,但技术经济指标大多已达到国际先进水平。中国企业应以技术先进、造价低、服务优等方面的优势,以技术带生产线出口到东盟国家,帮助东盟国家改造传统工业,发展新兴产业。
  中新走廊贯通两地化工链
  作为海上丝绸之路的重要组成部分,中国—新加坡经济走廊从中国广西南宁南下,纵穿越南、老挝、泰国、马来西亚,直到3800千米外的新加坡。
  据新加坡国立大学东亚研究所研究员陈刚介绍,中新经济走廊是贯穿中南半岛国家的跨国陆路经济带,是中国与东盟国家海陆统筹的运输大动脉,是中国与东盟国家经贸合作的重要载体。
  陈刚认为,在充分利用区域内外国际金融机构、合作基金推动中新经济走廊建设的同时,还应充分调动包括私营部门在内的各种资源,不断创新融资模式和途径,不断探索适合经济走廊建设的国际区域金融合作模式,推动亚洲基础设施投资银行的建设,积极扶持化工等重点产业的发展。
  一些化企代表提出,中新经济走廊沿线国家应把交通领域的互联互通作为合作的优先领域和重点方向,先易后难,实现早期收获,把双方有较强互补的油气、生物能源、化肥、农药、淀粉、矿产作为发展的重点。
  泰国SCG化工集团董事长春叻纳对中新经济走廊建设表示了浓厚兴趣。他说,SCG化工集团在未来5年中要成为东盟地区最大的化工集团,将利用中新经济走廊的拉动作用,以泰国、越南和印尼市场为中心,实现这一奋斗目标。为此,集团计划每年投入研发经费20亿铢,在未来5年销售额取得年均5%~10%的增长。
  据悉,目前,SCG化工集团主力开发的产品包括两条主线,分别是高香草酸类生化塑料产品和与环境亲善高科技塑料产品。高香草酸类生化塑料包括工业用塑料、建筑和公用事业塑料管道、医疗卫生塑料用品等;而与环境亲善高科技塑料产品则包括煅烧炉提高效率的涂层材料,以及以原料油和甘蔗为材料制造的PVC管道等。


相关评论双边化工合作商机巨大  中国—东盟博览会秘书处秘书长郑军健:在第11届中国—东盟博览会上,东盟的橡胶、淀粉原料等产品对中国出口成交的订单增多,中国的化工、建材、机械等产品受到东盟采购商的欢迎。同时,博览会在推动中国企业投资东盟、促进双向投资等方面取得新进展,特别是达成了港口合作、互联互通、跨境电商、产业合作等一批“海上丝绸之路”建设的重点项目,化工成为了中国—东盟产业合作的重要推动行业。
  
  中国石油大学教授冯连勇:在中国—东盟能源合作的进程中,除了油气等传统产品的合作以外,中国的太阳能发电、沼气技术综合利用也积累了丰富的经验,这些领域的技术交流、产品贸易将会成为今后中国与东盟贸易的主角。东盟国家生物资源丰富,从棕榈油、蓖麻油、椰子油可提炼出生物质能,将生物质能转化为新能源可以作为中国与东盟未来的一个合作重点。
  以往,出于本国能源安全的考虑,相当多的国家是不愿向外大量出口本国能源的。因此,在中国与东盟各国的能源合作中,应凸显政府之间的合作特色,加强国家经济外交的力度,带动双方的产业合作。
  
  广西区政府副主席张晓钦:广西正成为中国—东盟合作交流的战略高地和重要门户。中国—东盟博览会落户南宁以来,广西在中国—东盟合作中的战略地位得到极大提升,从交通末梢一跃成为中国面向东盟开放合作的前沿和窗口,成为连接多区域的国际通道、交流桥梁、合作平台。
  下一步,我们将积极争取建设中国(北部湾)自由贸易试验区,积极参与和推动中国—东盟自贸区升级版建设,探索先行先试,不断提高服务中国—东盟开放合作的能力。
  
  泰国SCG化工集团董事长春叻纳:为迎接中国—东盟经济合作“钻石十年”的大好形势,公司制定了相关的发展策略。首先是产业链完善策略,公司将坚持在东盟范围建立产品全方位配套、产业链完善的联营网络,以泰国、越南和印尼为主力加以推动,在5年内确立公司在东盟市场的领先地位;其次是产品提升附加值策略,公司将努力提升产品的附加值,在2018年前每年计划投入研发经费20亿铢,以塑料产业为主,加强产品研发。尤其是生化塑料产品,要将销售额从现在的400亿铢增至2100亿铢,将销售总额提高60%。也就是说,在今后5年中,公司的销售额要实现年均5%~10%的增长。
  
  中国—东盟商务协会主席纳丹:随着东盟经济的快速发展,东盟多国对清洁能源的需求也与日俱增。因此,加快生物能源、清洁能源等方面的合作,将为中国—东盟经济发展提供重要支撑。
  
  中国—东盟商务理事会执行理事长许宁宁:随着中国—东盟经济的发展变化,双边化工合作面临巨大商机,中国倡议的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建设得到东盟国家积极响应。近期,中国与东盟已开启自贸区升级谈判,中国、东盟以及其他一些国家正在商谈构建区域全面经济伙伴关系。这意味着中国与东盟之间的互联互通将进一步提速,区域大市场有望进一步放开,双方有深厚合作基础的化工行业将因此收益。

作者:黄永卓来源:中国化工报

wanderer1997 发表于 1970-1-1 08:00:00

谢谢分享此资料!!!!!
页: [1]
查看完整版本: 寻找中国—东盟博览会上的化工机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