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淘汰工艺,还是创新技术?
是淘汰工艺,还是创新技术?——宇田科技染料中间体还原物项目调查 今年9月,宁夏明盛化工因生产染料中间体还原物而向腾格里沙漠腹地偷排污水的重磅消息在社会上引起轩然大波,甚至惊动了中央领导,习近平总书记对此亲自做出重要批示,要求予以整治。
图为杭州宇田科技有限公司正在建设中的污水处理厂工地。
然而,不久前,中国化工报记者接到一个信息:位于杭州萧山区的一家企业——杭州宇田科技有限公司正在组织试车生产染料中间体还原物(邻-甲氧基-间-乙酰氨基苯胺),采用的工艺过程和被曝光的宁夏明盛并无二致。如此,还原物的生产及其带来的污染可能又悄然向东部的钱塘江畔转移回来。
为此,记者于12月初分别走访杭州宇田科技有限公司、杭州萧山临江高新技术产业园区管委会,进行实地调查。
一问:
淘汰项目缘何能建?
园区:这是企业已审批项目的改建
杭州宇田科技有限公司位于萧山临江高新技术产业园区内,从杭州驱车一个多小时即可抵达。
在园区工作人员的带领下,记者来到宇田科技有限公司。在会议室,宇田科技有限公司的老板徐土根接受了记者采访。记者提出想了解还原物项目,徐土根显得有些委屈,并没有直接回答有关还原物项目的问题。
图为杭州宇田科技有限公司还原物生产车间,已经停产,空无一人。
“在这个园区我付出最多,思想觉悟最高,为什么?我这个厂本来有H酸项目的,今年H酸发财发得一塌糊涂。2011年,为了配合园区申请高新技术产业园,我们关停了H酸项目。4000多吨H酸项目停下来,到今天设备烂得一塌糊涂,政府一分钱没补,对国家、对园区我付出得还不够吗?”徐土根说。
徐土根告诉记者,H酸停产后,他向园区提出要求转产还原物,虽然还用铁粉还原工艺,但是做新的配方,园区也同意了他的要求。
在园区方面提供的2014年《杭州宇田科技有限公司环境影响后评价报告》中,记者看到了还原物项目的来历。宇田科技有限公司的前身是浙江富丽达化工有限公司,主要产品有环保型染料和H酸。后来,宇田科技有限公司收购了富丽达化工有限公司,并将5000吨/年的H酸项目转产为还原物项目,但是一直未投产。
在该报告中,记者查阅了宇田科技历次审批及验收情况。其中,还原物(邻-甲氧基-间-乙酰氨基苯胺)项目于2011年9月28日通过环境影响后评价,产能为5000吨/年。项目备注显示,设备已安装完毕,正在试生产。
图为吴云东院士在做题为《沙漠之殇——污染产业向西转移的缩影》的报告。
至于生产还原物所采用的工艺,报告中写得很明白:该套装置采用的工艺路线为对硝酸基氯化苯—硝化—醚化—铁粉还原—酰化—水洗—邻-甲氧基-间-乙酰氨苯甲胺(还原物)。
但据记者了解,在国家发改委产业结构调整指导目录(2011)中,新建染料中间体(不包括鼓励类生产工艺)被列为限制类项目。铁粉还原工艺被列为淘汰类,是国家产业政策已明确淘汰或立即淘汰的工艺。
而国务院发布实施的《促进产业结构调整暂行规定》中明确规定,对限制类的新建项目投资管理部门不予审批。对淘汰类项目,各地区、各部门和有关企业要采取有力措施,按规定限期淘汰。
根据上述国家产业政策,采用铁粉还原工艺生产染料中间体还原物项目,属于限制类项目、淘汰类工艺,那么也能通过环评审批吗?
园区有关人士表示,因为这是企业已审批项目的改建,因此不需要重新审批。
中国环境科学研究院的一位不愿具名的专家告诉记者,按有关规定,项目的重大改扩建应该重新环评审批,除非能够证明其工艺没有重大改变;限制类项目的改扩建可以通过环评,但淘汰类项目一般不应通过环评,除非可以证明其工艺在环保上有新的改进和突破。
那么,宇田科技的还原物项目到底是限制类还是淘汰类,应该如何界定?为解答疑问,记者多次致电环评单位煤科集团杭州环境研究院,但均被告知领导不在。截至发稿时,记者尚未得到任何回复。
二问:
生产过程是否有污染?
企业:我的新工艺“进步十倍”
那么,徐土根所说的铁粉还原工艺的新配方到底是什么呢?
生产过程是否有污染呢?
据徐土根讲,从H酸停产到现在两年半多的时间里,企业聘请了一个研发团队,投资了3000多万元,在老配方的基础上改造工艺,中试刚刚成功。现在设备在安装当中,预计明年3月投产。
与老工艺相比,改造后的工艺有多厉害?用徐土根的话说是“进步十倍”。
“原来做还原物,铁粉需要1吨多,现在用一两百千克就行了。原来生产一吨还原物会产生污水100多吨,现在10~20吨就够了,我们已经不是改进了一小步的问题,而是一大步!我这3000多万白花下去的吗?”徐土根激动地说。
不仅如此,徐土根告诉记者,他还投资了1.3亿元兴建污水处理厂。
据了解,还原物老工艺生产过程会产生大量还原废水、铁泥废渣和高浓度硝化稀酸,这些废物的治理一直是个很大的难题。
环评报告显示,过去宇田科技并没有自己的污水处理厂,一直是委托富丽达集团污水处理站处理后达标排放。后来,由于废水和废气处理能力已不能满足需要,企业便计划自己上低浓度废水与处理设施和高浓度母液MVR三效蒸发浓缩设备。今年6月份,园区批给宇田科技30多亩土地,用于企业新建污水处理厂。
“我这么个小厂光污水投资1.3个亿不是开玩笑的事。”徐土根说,一些大厂也就投资几千万元,像他这样投资上亿元是不多见的。
至于废酸和铁泥等固废,记者看到,环评报告中显示排放量为零。其中,废酸20%回用,80%用于亚硝酸铁生产,厂内自行消化。铁泥的去向则是出售给有需要的企业重新利用。
然而,业内专家认为这样的说法有些显得模糊。在今年1月份宇田科技化工行业整治提升方案意见评审中,专家提出,企业在固废处理方面应提供可行性依据。
“您对铁泥打算什么处理?”记者问。
“我们考虑下一步有两个方案,第一可以卖给钢铁厂,第二我们正在研制铁泥再处理后做亚硫酸铁,用于自己污水处理。”徐土根说。
“有没有测算过,按照您的新工艺一天会产生多少铁泥?”记者问。
“环评是按老工艺做的,我们用的是新工艺,我不能向外说的。”徐土根答道。
在记者的追问下,徐土根表示,铁泥量可以减少80%。
“3000万元投资不是白花的。”徐土根再次强调说。
记者在宇田科技的厂区看到,一些工人正在翻修道路,厂房旁边的一片空地上,工人们正在施工,到处堆放着挖出的沙土,徐土根说这就是正在建设的污水处理厂。还原物车间里空荡荡的,并没有工人在施工。
三问:
新工艺是否得到行业认可?
专家:铁粉还原法带来的困扰至今是难题
既然能解决困扰还原物生产工艺中的大难题,这是否预示着行业的一大进步呢?
“这套工艺有没有请相关专家来认证?”记者问。
“不能请的,请人来认证,工艺就要被偷走了。谁说出去我找谁,我辛辛苦苦这么多年,花这么多钱,一定要给我保密。”徐土根说。
虽然徐土根对新工艺很有自信,但是从始至终并未给记者出示任何有关新工艺的资料和数据。
记者只好向一位业内专家求证,得到的回复是:采用铁粉还原,一吨还原物理论上需要铁粉700千克,但在实际生产中铁粉的用量应在1.1~1.2吨。也就是说,宇田科技新工艺所用的铁粉量比理论值还要低。
“新工艺不用重新做环评吗?”记者问徐土根。
“这个不用,这是改进工艺,政府谢谢我还来不及。”徐土根说。
既然不需重做环评,也无需请权威认证新工艺,那么在外界看来,企业采用的仍是国家已淘汰的工艺,难道不担心日后有遭强制淘汰的危机吗?
对于记者的疑问,徐土根回答:“这个我早就想到了。”
徐土根分析称,现在国家是限制审批铁粉还原系列产品,意味着现在不批了,不等于原来审批的要强制淘汰。他预计,强制淘汰的文件未来一两年可能要来,但暂时不会来。
不过,即便要强制淘汰,徐土根也做好了充分准备。
“我做好了两个预案。”徐土根说,第一预案是做加氢还原工艺,他考虑再弄一块地单独做加氢这个项目,而铁粉还原工艺只作为过渡。另一方案则是企业还有一项全新的工艺,被徐土根称为“世界第一”的工艺已经中试成功,可以作为备选。
看来企业对于淘汰的准备称得上是足够“充分”,也意识到了淘汰的必然性,关键投资巨大的铁粉还原工艺只作为过渡?
除了工艺,对废水和铁泥的处置问题,业内专家也告诉记者,铁粉还原法带来的废水和铁泥处置问题,至今仍是一道无法破解的难题。记者不禁好奇,宇田科技研发的神秘新工艺、废水处理新技术真的能为行业带来新的曙光?
背景资料杭州宇田还原物项目被叫停 12月11日,位于杭州萧山临江工业园区的杭州宇田科技有限公司正在建设的铁粉还原法工艺生产邻-甲氧基-间-乙酰氨苯甲胺(俗称还原物,是一种重要的染料中间体)项目,被萧山区经发局、环保局紧急叫停。
据了解,杭州宇田科技为当地的一家染料生产企业,其分散染料产能约在2.5万吨/年,在国内同行业中排名第五。该公司在建的还原物生产装置设计产能为4000吨/年,原计划在2015年3月建成投产。环评报告显示,该套装置采用的工艺路线为对硝基氯化苯—硝化—醚化—铁粉还原—酰化—水洗—邻-甲氧基-间-乙酰氨苯甲胺(还原物)。采用铁粉还原法生产还原物的工艺路线由于其高污染、高能耗等特点,早在2011年即被国家列入淘汰类目录,而日前在社会上引起高度关注的腾格里沙漠污染事件中,被责令停产的宁夏明盛染化有限公司等三家还原物生产企业,所采用的均为类似的铁粉还原法生产工艺。
12月初,杭州市、萧山区环保部门在接受中国化工报记者采访的过程中,了解到杭州宇田科技有限公司在建的还原物生产装置采用的是国家列入淘汰目录的铁粉还原法生产工艺,可能存在较大的环保隐患后,立即引起了高度重视,并随后展开了调查。12月10日,杭州市环保局专门召开领导班子会议,就此事进行了讨论;12月11日,萧山区经信局、环保局经过联合调查,确认了杭州宇田科技在建的还原物装置所采用的铁粉还原法属于国家淘汰类工艺,已不符合国家目前产业政策且环境隐患严重等事实,随后联合下达了《关于责令杭州宇田科技有限公司停产整治的通知》,责令该企业在收到本通知之日起将还原物生产线全面停产整治。
萧山区环保局副局长李国平告诉记者,萧山区工业经济发达,但是长期以来粗放式的工业发展所带来的环境污染问题,已经成为当地人民的心头之痛。为了还百姓一个洁净、美好的生活空间,近年来萧山区政府十分重视环境整治,治理投入不断加大的同时,新建项目的准入门槛也在不断提高。对于还原物这类对环境存在高风险的项目,地方经济发展部门、环保部门理应高度关注、严格把好关口。为此他代表萧山区环保局感谢我报及时提供信息,希望以后能继续进行监督,协助环保部门努力做好环境治理工作。
相关评论观 点 莫再走“先污染后治理”老路
中国科学院院士吴云东:腾格里沙漠的污染问题,几年前我就曾关注到。当时,我和朋友一起开车前往现场实地考察,看到的污染现状触目惊心,足以令人落泪。事后我也曾向地方政府呼吁,务必高度重视化工生产带来的环境污染问题,尤其是西北地区环境承载能力原本薄弱,一旦被破坏,后果将更加严重。
据我了解,仅宁夏、内蒙古交界的腾格里沙漠附近地区,就引进了数十家化工企业,其中大部分来自东南沿海。他们之所以选择这里,个人总结有三个原因:一是地理位置因素,这里位于内蒙古最南端,又与宁夏、甘肃交界,环境监管非常薄弱,属于“三不管地带”;二是这里水资源相对富足,且盛产盐碱,具备化工生产所必需的资源条件;三是经济发展比较落后,当地政府有强烈发展工业的愿望,准入门槛极低。
腾格里沙漠污染事件,集中反映了西部在承接东南沿海产业转移中存在的一个普遍现象,那就是落后产能转移所带来的工业污染问题。这个问题亟须引起国家的重视。除了环保部门要以更加严格的标准对污染性企业依法予以监管外,国家工信部门还应该出台更加有力的产业政策措施,对先进生产技术推广予以支持,对落后工艺予以强制淘汰,从源头上避免新的污染项目产生。
追求效益不能牺牲环境
龙盛集团董事长阮伟祥:腾格里污染事件曝光后,涉事企业被关停,还原物的生产和市场走向遂成为行业中关注的热点。而龙盛集团作为目前行业内唯一能以绿色加氢催化工艺生产还原物的企业,也引来诸多关注。
对于当前一些企业采用已经淘汰的铁粉还原工艺生产、建设还原物装置的现象,我建议这些厂家务必要三思而后行。 以龙盛的经验,铁粉还原法带来的废水和铁泥处置问题,至今仍是一道无法破解的难题。可以预见的是,这些项目一旦投产,必将给企业和地方的环保工作带来沉重压力。尤其在当前国家高度重视环境保护,新环保法即将付诸实施、环境污染当事人可能以刑事入罪的大背景下,如果用牺牲环境为代价换取短期的经济利益,无论是对企业还是个人来说,无异于自寻绝路。同时我也想对国家环保部门呼吁,对于那些已经明确列入淘汰目录的落后产能项目,务必要严格加以监控、杜绝实施。虽然腾格里污染事件在中央领导的重视下,已经得到整治,但是如何防止污染项目从点向面扩散、从地上向地下转移,还需要引起相关部门的足够关注。我相信,只要管理部门多加重视,社会各界多加关注,还原物生产中污染转移的问题最终能够得到妥善解决。
龙盛集团从一家规模较小的乡镇企业起家,能够发展到今天的规模,我最深刻的体会是:在追求经济效益的同时,企业一定要高度重视对环境的保护,只有真正做到生产与环境和谐相容,企业发展的路才能够越走越宽,而还原物绿色生产技术的开发就是我们一个成功的示范案例。在过去的几十年中,化工生产为我国创造了大量的物质财富,同时也带来了严峻的环境问题。对于我们化工企业来说,只有积极地探索和采用新技术、新工艺,通过清洁生产和发展循环经济,来将废弃物转化为可利用的生产资源,才能实现经济效益和环境效益的双赢,也只有这样,才能改变当前谈“化”色变的现象,实现石化工业的健康可持续发展。
转变增长方式靠创新驱动
浙江工业大学副校长李小年:归纳起来,发展化工产业无非是两种模式:一种是先有成熟的绿色环保技术,然后再发展;另一种是一边发展一边治理。分析我国的现状,许多中小企业更多的是走了后面一种道路。这样的发展模式代价是显而易见的,其中最突出的就是环境污染问题,而环境污染问题反过来又制约了化工产业的进一步发展,严重地损害了化工产业的形象。
就精细化工中间体还原物的生产而言,应该说目前国内的催化加氢技术已经达到了较高的水平,在应用技术开发方面也已经达到了相当成熟的地步。从浙江龙盛集团已经建成的生产装置来看,国内技术与国际最先进的技术相比,也已差距甚微。在拥有了成熟的绿色加氢生产技术的前提下,为什么还会有一些企业愿意冒着污染环境的风险,上马已被明确列入淘汰类产能的铁粉还原法生产装置,究其内在动机,无非只是一个——为了追求更加“短平快”的经济效益。毕竟,采用催化加氢新技术来生产还原物,对于企业的技术支撑力量、安全管理水平以及资金实力等等,必然会提出更高的要求,而当这些企业并不具备采用新技术所必需的相关条件,同时又不愿意舍弃还原物可能带来的丰厚利润回报时,铤而走险就成了他们的必然选择。
对于这样的现象,个人认为政府部门除了要加强环保监督外,还需要出台更有针对性的产业政策。在化工行业已经发展到今天的程度、先进技术已趋于成熟的前提下,国家对于落后的生产工艺项目,就应该采取更加严厉的淘汰措施,严格禁止污染性项目开工建设;对于那些已经在建或者建成的污染性项目,则需要重新予以评价,力求从源头上制止污染物的产生。
如何让更多企业尤其是中小企业主动、乐于接受更加先进、环保的新工艺、新技术?我想应该从两个方面入手:首先当务之急是要破除企业对于新技术应用的恐惧感。就催化加氢技术而言,要让企业明白,只要严格按照工艺技术标准来实施生产,安全问题是完全有保障的;其次是进一步加强产学研合作。要充分发挥高校科研院所的人才和技术优势,帮助企业建立起新工艺开发和应用的技术创新体系。绿色化工技术的应用是一整套集成性的技术,仅依靠企业自身的技术力量是不够的。高校科研院所在推进绿色化工技术发展中需要有更大作为,这是我们应有的历史担当。
作者:杨晓宇 翁国娟来源:中国化工报
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