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海油、中海壳牌在粤被点名
在广东省环保厅一次针对省内石化行业VOCs(可挥发性有机物)治理的验收评估会上,中海油、中海壳牌因治理进展缓慢被点名,引发业界对全国范围VOCs排放治理的关注。 虽然环保部2013发布了有关 挥发性有机物(VOCs)污染防治技术政策,但具体排放标准目前仍未确定,这给VOCs治理中的排放监测带来较大难度。北京公众与环境研究中心主任马军坦言,由于VOCs来源广泛,涉及工业、生活多方面,整体治理情况进展缓慢。但因为VOCs已被广为认知对城市大气污染影响较大,环保部正在加快修订重点行业VOCs防治技术,被指VOCs排放大户的石化行业在各方压力下,也将不得不加快治理步伐。
有消息称,石油炼制、石油化工行业的VOCs排放标准或将率先于今年内出台,并且北京等地正在研究开征挥发性有机物排污费。不过截至发稿,具体进展尚未获得官方答复与证实。
中海油、中海壳牌延误试点/
VOCs是挥发性有机物的总称,包括的物质超过100种,刚排放出来时主要呈气体状,在太阳光的作用下,会跟二氧化硫、氮氧化物等发生光化学反应,最终形成臭氧、PM2.5等造成大气污染。
目前,VOCs排放量较大的重点行业已超过30个,包括石化、有机化工、合成材料、装备制造涂装、包装印刷等。
广东省环保厅大气处处长陈文韬在上述评估会上批评中海油、中海壳牌VOCs污染治理缓慢,主要是因为这两家企业延误了试点。
据悉,由于珠三角臭氧污染较为严重,VOCs早几年就已被列入广东空气污染治理的防控重点。2013年底,广东特别针对省内3家石化巨头广石化、中海油和中海壳牌同时启动泄露检测与修复(LDAR)技术。不过,经过一年试点,只有广石化因为聘请了第三方监测机构以及广东省环境科学研究院,摸查到不少发生泄漏的点并修复,免于被点名。
即便广石化一年可减排24吨的VOCs,仍被指“杯水车薪”。厦门大学能源经济研究中心主任林伯强在接受每日经济新闻记者采访时表示,影响国企治理成效的主要因素应该不是治理成本,而更取决于环保标准是否突然大幅度提高,时间紧迫的情况下,大型国企的量产可能使得治理不尽如人意。
珠三角清洁空气行动计划第二阶段实施方案明确提出,在珠三角地区实施严于其他地区的排放标准,今后珠三角VOCs将像二氧化硫、氮氧化物一样纳入总量前置审批,VOCs排放作为相关项目环评审批的前置条件,新建项目要说明VOCs排放总量的来源。
今年2月,广东省人民政府公布的 广东省大气污染防治行动方案(2014~2017年),也再次要求重点加大石油炼制与化工行业VOCs的综合治理力度,2015年底前珠三角地区所有石油炼制企业应用泄露检测与修复(LDAR)技术,2017年底前技术应用覆盖全省所有石油炼制企业、有机化工和医药化工等重点企业。
VOCs排污收费制度或明年颁布/
广东石化行业的VOCs治理虽然只是全国VOCs防治的一部分,但已经相对走在多个省份前面。
2013年9月,北京市正式公布的北京市2013~2017年清洁空气行动计划重点任务分解(以下简称计划)表示,自2013年起,各区县重点行业挥发性有机物排放每年减少10%左右;到2017年,与2012年相比累计减排50%左右,并提出正在研究VOCs等排污费征收政策。此外,河北、天津等多地也密集启动VOCs治理与监测。
马军对每日经济新闻记者表示,由于VOCs来源过于广泛,不像其他大气污染排放源那样清晰,甚至有些排放源头跟无组织排放联系在一起,这给治理标准的制定增加了较大难度,“工业源头需要细分行业,从原料到产品、从生产到消费实现逐一减排,但建筑装饰装修、餐饮服务和服装干洗等生活来源不方便治理。”马军说。
对于可能的VOCs排污费征收,马军强调,征费目的一定是要解决治理问题,因此基本遵循 “收费标准高于治理成本”,让企业感到治理比污染更合算。
确实,曝光好,利于整改 广州、茂名等中石化的也应该。。。。
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