柴静的雾霾与煤炭妖魔化
文/沈小波
几天前,从央视的辞职的主持人、记者柴静,带着她和幕后团队历时一年的公益纪录片穹顶之下回归公众视野。这部调查雾霾的纪录片时长1个半小时,随柴静发布会召开及在几大视频网站的上线,迅速发酵为公众议题,24小时内,几大视频网站总点击已近亿。
“这是我和雾霾之间的私人恩怨。”柴静说。柴静的女儿未出生即被查出患有肿瘤,这促成了柴静辞职独立调查雾霾。她怀疑女儿的病与雾霾相关。
雾霾早在2013年就成为公众之敌。柴静的纪录片再次强化了人们的认知。这场肇因于柴静“私人恩怨”的纪录片,再度唤起人们对雾霾的集体关注,形成了对相关部门的强大影响力。最终以新上任的环保部长陈吉宁致谢柴静作为阶段性终点。
在行业内人士看来,柴静的纪录片内容并无新意。作为中国最丰富的资源之一,煤炭提供了中国能源的绝大部分,同样也是雾霾的重大成因。
根据报告煤炭使用对中国大气污染的贡献(以下简称贡献)的数据,2012年中国煤炭使用对空气PM2.5年均浓度的贡献估算51%-61%之间。
如何解决煤炭污染的问题,去煤化和洁净煤两条路径,这两条路线正在同时推进。但在现实中,随着煤炭的日益妖魔化,去煤化的影响越来越大,在某些时候甚至阻碍了洁净煤的正常推进。
贡献数据指出,在煤炭使用对PM2.5年均浓度的贡献中,6成PM2.5由煤炭直接燃烧产生的,约四成PM2.5是伴随煤炭使用的重点行业排放的。
而在直接燃烧的的煤炭中,燃煤电厂在日趋严厉的环保政策下,后端已普遍安装环保设施。反倒是全国60万台左右(2012年数据)的燃煤工业锅炉,贡献了远超其用煤比例的污染值。
将这些工业锅炉改烧更清洁的天然气是一条路径。今年来各地纷纷推进的“气化全省”即包含此内容。但由于气源供应不足,这一思路在某些地区推进受阻。
国内某科研单位研制了煤粉工业锅炉,通过将煤制煤粉,同时改变燃烧方式,因为燃烧更为充分,一方面降低了煤炭使用,同时也减少污染排放。据了解,这一技术可达标排放,后端加环保设施,甚至可达到天然气燃烧排放标准。
但可惜的是,在环保部煤炭消费总量控制的政策之下,各地视煤如仇。煤粉工业锅炉在各地的推进难以获得环保部门的审核。据某科研单位的负责人介绍说,这一情况在东部沿海地区尤其严重,他们只能一个地方一个地方拜访主政长官,获取认同后再自上而下推动。
去煤化的确可以从源头解决雾霾的成因。但作为与中国资源禀赋相符的一种主体能源形势,去煤化在可见的未来还难以实现。正如柴静在穹顶之下中所言,煤是可以清洁化利用的。即便是最年轻的褐煤,经过提质处理后,仍可以作为一种相对清洁的能源。煤炭的清洁化利用,更贴近中国治霾的现实。
来源:能源杂志
-------------------------
免责声明:北京国际能源专家俱乐部转载上述内容,对文中陈述、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对所包含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证。请读者仅作为参考,并请自行承担全部责任。
http://meng.horse/xwb/images/bgimg/icon_logo.png 该贴已经同步到 Horse的微博 这一下,环保部长的压力可大了。{:1106_365:} {:1106_362:}{:1106_362:}{:1106_362:} 昨天不是环保部长才说,佩服柴静吗。 谢谢楼主分享 煤炭妖魔化的根本原因在于立法和监管失职 保持中立态度,确实是难能可贵…… 其实懂行的人知道并没有妖魔化,看下煤的成分组成和国内的环保设施的运行就知道为什么了 社会发展本来就是矛盾的,这也是为什么过去中国历史上重农抑商的原因。 其实,环境必须抓,但是对于这么大的国家来说,不是一两天就能做到的。我们一直在做, 只能说中国在环保投资不够,导致环境污染。跟行业没关系
笑话,这个所谓的蔡晶
美国的代理人
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