馨儿咿呀 发表于 2016-9-6 15:51:46

HTRI参考GE实际工程一套换热器做的例子 换热系数都低了一点 求分析

HTRI参考GE实际工程一套换热器做的例子 换热系数都低了一点求分析

馨儿咿呀 发表于 2016-9-6 15:51:46

可以提供原版报告

馨儿咿呀 发表于 2016-9-6 15:51:46

本帖最后由 馨儿咿呀 于 2016-9-6 16:11 编辑

自己顶一下哈 只是壳程的换热系数偏低,预热器和过热器还好,釜式蒸发器的壳程就低了很多,不知道是不是物性的原因,自己没有什么经验烦请指点,谢谢

87737352 发表于 2016-9-6 15:51:46

看了,参考一下吧。

edwardlau 发表于 2016-9-6 15:51:46

感谢楼主分享



wuqiang789 发表于 2016-9-6 15:51:46

模拟没什么问题,只是习惯不一样罢了,老外用的实际传热系数,没算富裕量的,第一个你的组分应该有问题,潜热差了一倍。

zxz2004 发表于 2016-9-6 15:51:46

学习学习,谢谢分享

馨儿咿呀 发表于 2016-9-6 15:51:46

wuqiang789 发表于 2016-9-6 22:04
模拟没什么问题,只是习惯不一样罢了,老外用的实际传热系数,没算富裕量的,第一个你的组分应该有问题,潜 ...

看来是物性不对,非常谢谢帮我指出来了,我重新试一下

87737352 发表于 2016-9-6 15:51:46

希望大家讨论的热烈些!

馨儿咿呀 发表于 2016-9-6 15:51:46

wuqiang789 发表于 2016-9-6 22:04
模拟没什么问题,只是习惯不一样罢了,老外用的实际传热系数,没算富裕量的,第一个你的组分应该有问题,潜 ...

我把蒸发器冷流体物性换成了Mixture properties via grid 选项,加了冷流体的临界压力,潜热是跟GE计算的一样了,但是壳程的换热系数更小了只有GE计算的一半,您知道可能是什么原因吗

馨儿咿呀 发表于 2016-9-6 15:51:46

重新计算的蒸发器

wuqiang789 发表于 2016-9-6 15:51:46

我算的没有问题呢,你对照一下吧

bian8303647 发表于 2016-9-6 15:51:46

正在研究楼主发的PDF的,6.0的我5.0打不开。
   有好几个疑问,先说一个:
         K型蒸发器里面 传热系数 serivce1222.8这个 说明为 有21.3%的设计余量。
    不很理解啊,,HTRI出的结果Serivce就是实际根据结构和物性算出来的传热系数。设计余量的体现在换热面积上去计算。
      也就是说Q=KAT    实际有效面积×平均温差×需要的传热系数 =总传热量。
            
            老外 是手动将这个K值修改了么? 按计算下来应该是1008左右,写的是1222.8
      

bian8303647 发表于 2016-9-6 15:51:46

wuqiang789 发表于 2016-9-8 18:57
我算的没有问题呢,你对照一下吧

有好几个疑问,先说一个:
         K型蒸发器里面 传热系数 serivce1222.8这个 说明为 有21.3%的设计余量。
    不很理解啊,,HTRI出的结果Serivce就是实际根据结构和物性算出来的传热系数。设计余量的体现在换热面积上去计算。
      也就是说Q=KAT    实际有效面积×平均温差×需要的传热系数 =总传热量。
            
            老外 是手动将这个K值修改了么? 按计算下来应该是1008左右,写的是1222.8
- 本文出自马后炮化工论坛-让天下没有难学的化工技术,原文地址:http://meng.horse/thread-158713-1-1.html

zjwmcl 发表于 2016-9-6 15:51:46

学习了,这样的论坛才漂亮

wuqiang789 发表于 2016-9-6 15:51:46

老外习惯把换热器的余量体现在传热系数上,国内的余量习惯体现在换热面积上。

dahei9971 发表于 2016-9-6 15:51:46

余度系数不一样主要是结合安全阀泄放能力,结合进料加热器能力,调整了负荷的分配。我们通常考虑单个设备的能力,而老外做项目通常考虑整个系统,自动化仪表造成安全问题,尤其投资。

bian8303647 发表于 2016-9-6 15:51:46

wuqiang789 发表于 2016-9-13 22:31
老外习惯把换热器的余量体现在传热系数上,国内的余量习惯体现在换热面积上。

明白了。
   一直还有个问题,就是HTRI的流程图怎么去看。 有相关的书籍推荐么?
就是 flow regime map 这个图

wuqiang789 发表于 2016-9-6 15:51:46

看流型图就得有点两相流的知识

bian8303647 发表于 2016-9-6 15:51:46

wuqiang789 发表于 2016-9-19 23:12
看流型图就得有点两相流的知识

Design Manual 手册这部分我基本已经看完了。 就是关于卧室冷凝的图的评判怎么去评判好像HTRI手册没写(可能是我没看全,太多了)。
   是不是希望更多的出现雾状流(就是雾状流长)、最少出现活塞流?

    比如我这边有台卧式管外冷凝,从雾状流--环流---波形流和环流过度---波形流直到100%冷凝。我感觉曲线挺不错,没有出现活塞流。
    不过就算是出现了活塞流,反正也不影响最后的冷凝,也没有必要再修改设计吧。
页: [1] 2
查看完整版本: HTRI参考GE实际工程一套换热器做的例子 换热系数都低了一点 求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