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TRI V7.3.2使用中的几个问题 请高人解答
问题1:htri中的Baffles中的Supports里有两个关于U-bend的设置,一个是full support at U-bend (选项是Yes,和No);另一个是 U-bend supports 可以个数量从0~5
我的问题是这两个选项有什么区别?这两个选项是一回事,二选一就行,还是两个都要设置不是一回事?这里的U-bend支撑在哪里,如果是五个支撑怎么分
布?
问题2:Tube Layout中的 Fill passlane with dummy tubes 与 Bundle Clearences中 passlane seal device在作用上的区别是什么?
小弟理解后者就是用来堵F Stream的,就是在多管程的壳侧堵住与流动方向平行的F Stream的,可是前者的dummy tubes就是用假管子填充管子分程空隙的,
感觉作用一样。请高人解释!
万分感谢!
自己顶一下别沉了 这个需要常使用软件的人回答。 有没有常使用HTRI的高手啊
版主能不能给安排高人解答一下,小弟觉得这个问题对大多数人还是比较有用的
学习学习,谢谢分享 高人快来指点一下吧 看同事计算的时候都选择full suport,另外的选项真没注意过,期待高手解答,第二个问题没见过 {:1106_362:}{:1106_362:} 自问自答吧,自己对第二个问题做了测试,dummy tube与seal rods是一回事,通过F Stream占得百分比就能看出来,但是有一个不同就是seal rods可以自定义假管子的管径,而dummy tube只能与管热管直径一样,也就是说如果seal rods的管径与管热管相同那么和dummy tube是一样的没有任何区别;如果seal rods自定了管径,那么对F Stream的占比影响会有所变化,这个变化的依据要可根据壳侧阻力降和F Stream占比是否够小来定。
对于第一个问题,以前单位的一位换热器大师给的解释是,壳体直径小于1300mm的U型管换热器,国内设计一般都用全支撑,当直径大于1300mm时就不建议采用全支撑,而是特殊支撑,这时就该使用U-bend supports,给出从0~5的支撑数量。 也跟着来学习的 第一个是在U型弯切线处的支撑,如果选了全部支撑,除非是K型壳体,否则U型部分就不计入有效传热面积了。后一个是指在U型弯内部的支撑,目的是防止U型弯的振动,半圆形的长度内放置几个当然没问题。 学识浅陋,以下回答仅供参考: 学识浅陋,以下回答仅供参考:
1:full support at u bend是指,在换热管U型弯切线附件有无全支撑,如果选择YES,就是全支撑,而不是单弓形或者双弓形等折流板的结构;U bend supoort是U型弯支撑,不是折流板,https://bbs.hcbbs.com/thread-776329-1-1.html 本帖或许可以参考;
2:dummy tubes 和seal device都是减小旁路的,作用是相同的,但是结构和布置位置是不一样的,可以参考GB/T151
学识浅陋,以下回答仅供参考: 1:full support at u bend是指,在换热管U型弯切线附件有无全支撑,如果选择YES,就是全支撑,而不是单弓形或者双弓形等折流板的结构;U bend supoort是U型弯支撑,不是折流板,https://bbs.hcbbs.com/thread-776329-1-1.html 本帖或许可以参考; 2:dummy tubes 和seal device都是减小旁路的,作用是相同的,但是结构和布置位置是不一样的,可以参考GB/T151 看完帖子 发现也增长了知识! full support是在U管切点位置的全支撑板,即整块圆板,此时软件认为U段不参与换热。
U tube支撑是类似抗震条结构,即在U段加抗震条,当U段无支撑跨距很大时,可采用此选项。 是不是换热面积不一样 讨论得很好,学习了,谢谢分享! 进来看看
页:
[1]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