夜鹰 发表于 1970-1-1 08:00:00

煤制油从示范阶段步入扩容时期 从政策限制到松绑批复,煎熬数年的国内煤制油产业...

从政策限制到松绑批复,煎熬数年的国内煤制油产业,终于从示范阶段步入了扩容时期。在发展提速的背后,保障能源安全的国家意志,也逐步被利益驱动所代替。
  ■ 密集扩容
  驶出高速,进入鄂尔多斯准噶尔旗大路工业区,各个工厂崭新如初,在厂区外,便是西北那种戈壁风景,在内蒙古伊泰集团的煤制油项目一期外,更有大片的空地,上面稀稀落落地长着草甸子,这些便是准噶尔旗留给伊泰煤制油二期项目的空地,但因路条尚未下来,当地政府还不能批给伊泰,现在万事俱备,只欠路条。
  而近期利好的消息是,民生证券在研报中透露,预计现代煤化工“十二五”规划会在“两会”后出来,五大示范工程远远不止15个项目,示范工程投资远远不止7000亿元。
  伊泰集团副总经理翟德元曾证实了上述分析,去年9月在全国煤炭经济发展趋势分析研讨会上,他对新金融记者表示,伊泰煤制油项目所在的鄂尔多斯煤炭深加工工程,是六大项目绑在一起,等待发改委批复。
  而在此期间,现代煤化工“十二五”规划却迟迟未出,自2012年7月上报给国家发改委已经有8个月的时间,预计等新一届政府来批,民生证券分析师推测,现代煤化工“十二五”规划将在“两会”后出来的可能性较大。
  “国家发改委收到全国上报的104个煤化工项目,如果申请项目全部在‘十二五’期间开工建设,投资规模将高达2万亿元。”国家能源局能源节约和科技装备司司长李冶近日透露。他表示,由于煤化工项目的能耗、水耗较大,目前国家仅批复了15个煤炭深加工示范项目。
  在伊泰煤制油厂区采访时,伊泰集团一位高层告诉记者,伊泰集团在煤制油板块中,计划到“十二五”末期,建成煤矿-煤制油-石油化工延伸加工一体化的年产540万吨煤制油生产基地。目前一期示范项目是16万吨/年,已经满负荷运行,二期项目是200万吨/年,目前资金、技术、人才储备已经就绪,只等批复。
  “二期项目已经在走国家发改委的报批程序,目前反馈回来的信息比较乐观。近期获批的可能性较大。”上述伊泰高层说,在公司整体煤制油板块中,企业自身已经投资30亿元,而银行授信是600亿元,未来集团的重心将放在煤制油上。
  伊泰集团立足煤炭资源丰厚的内蒙古鄂尔多斯,靠煤炭生产和运销业务起家,同时还有房地产、制药等多元板块,但是近几年在煤制油领域的经营,让伊泰更愿意称自己为“煤制油公司”。
  神华集团煤制油项目是国内第一个“名正言顺”的项目。自2008年8月国家发改委紧急叫停煤制油以来,全国仅有神华集团鄂尔多斯108万吨示范项目得以继续推进,其他项目均被冻结。而政策相对宽松的今天,神华煤制油早已进入产能扩容阶段。
  煤制油前期投资很大,每万吨产能投资额就在1亿元,只有进入规模化生产,项目才有利可图。神华鄂尔多斯煤制油分公司党委副书记乔宝林在接受媒体采访时表示,“神华直接液化技术的工业化示范基本成功,适当扩大生产规模是必要的,产业化后煤制油的成本还有望再下降三分之一。”
  目前,神华煤直接液化示范工程计划再上两条线,首先达到年产320万吨,这一扩容计划目前正在发改委备案,将来神华煤直接液化制油项目总建设规模为年产油品500万吨。
  三大煤制油示范工程的企业主体,除了神华和伊泰,还有潞安集团。在前两大企业紧锣密鼓地上马项目之时,山西五大煤炭集团之一的潞安,计划到“十二五”期末,将建设完成第二个300万吨/年产业化工厂,形成煤制油产能741万吨/年、产量(当量)561万吨/年的规模。
  早于1998年就开始研究煤制油领域的兖矿集团,也正在谋求重启煤制油计划。据媒体报道,兖矿集团煤制油或于“十二五”期间重新成为该企业发展重心,并将在2020年前扩建至1000万吨/年。
  批复未决,项目先行。中央财经大学中国煤炭经济研究中心教授邢雷指出,“近期发改委对几大集团煤制油项目的审批回复,或许将决定未来该领域的企业座次。”
  
  
 

夜鹰 发表于 1970-1-1 08:00:00

 ■ 利益驱动


  在煤制油发展的最初几年,对经济效益的追问就没有停止过。因为煤制油的经济性,一方面受制于成品油价格波动,另一方面还受困于煤炭原料的价格起伏。


  在煤炭黄金时机,煤价飞涨为煤化工产业笼上一层阴霾,如果项目建立在运输条件良好的东部地区,那么煤炭开采成本和物流成本总共就要800元/吨,如此算来,生产1吨煤制油的煤炭原料成本就是3000元左右,如果再算上高昂的固定投资成本,这不是一般企业可以承受的代价。


  但是在煤价回归理性的今时,煤制油的未来却发生了改变。中投顾问能源行业研究员周修杰对新金融记者表示,国际原油价格上涨态势十分明显,煤炭价格却整体处于下行走势,二者之间的较大价差给煤制油项目重启奠定了良好基础,也给神华等煤制油企业提升盈利能力做好了铺垫。


  上述伊泰高层2012年曾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随着煤价的下降,每吨用煤成本已经比2012年年初下降了200元左右,目前伊泰生产一吨油品平均可获净利润800元。


  另据媒体报道,兖矿煤制油每吨成本大体与50美元/桶原油进口价相当,一般油价在40美元以上,项目就具可行性。而按照当前布伦特原油100美元/桶以上的价格计算,目前煤制油的利润接近100%。


  良好的市场前景是企业对煤制油趋之若鹜的内在动力。国家发改委能源研究所研究员周大地指出,“与煤制油高利润伴生的还有高风险,这就是当初我国政府叫停煤制油一哄而上的原因所在。”


  而某些煤制油项目之所以经济效益较差,主要与煤价较贵、工艺选择不当有一定关系,例如,同样规模的煤制油项目,原料煤价格有的每吨1000元,有的每吨三四百元,催化剂和投资成本都相差20%-30%。此外,尾气利用、污水处理费用各不相同,导致不同项目的收益差距较大。


  如果说神华和潞安作为国企,承载着国家对于探索煤制油技术和保障能源安全的使命,那么伊泰集团身为民企,对于煤制油的执着更多则出于经济效益的诉求。“伊泰集团从2009年3月27号出第一桶油到现在,一直关注成本和利润问题。”伊泰翟德元坦言,煤制油的附加值肯定比煤炭高,尤其是目前的煤炭市场情况下,库存量大,价格低,供大于求的现象已经出现,将来煤制油应该有一个很好煤炭深加工的发展空间。


  而据伊泰煤制油的员工介绍,他们的煤炭开采成本只有70-80元,转化为柴油的成本也远远低于进口石油,发展煤制油项目迫切而有必要。


  神华煤制油化工部总经理梁仕普对新金融记者说,2012年煤制油板块利润非常好,大大好于预期。从运转情况上看,这些煤化工项目都是赚钱的。但是面对毛利率等具体财务指标,梁仕普不便多谈。


  对于伊泰,发展煤制油另一个可观的经济来源是“卖技术”。 2002年5月,伊泰集团投资1800万元,与中国科学院山西煤炭化学研究所共同开发煤基合成油浆态床技术,进军煤制油高新技术领域。2006年,伊泰的此项技术称通过了科技部863专家组和中国科学院的验收,并获得了自主知识产权。这意味着,伊泰目前掌握着我国最先进的煤炭间接液化技术。


  “很多俄罗斯和美国的化工企业都到伊泰来考察,希望购买我们的技术。”上述伊泰高层告诉记者。去年5月,与神华合作宁东间接煤制油项目的世界煤制油先驱——南非沙索公司关闭了北京办事处,而神华煤制油项目的技术来源也从沙索公司转向了与伊泰合作的中科院山西煤化所。


  “神华最终用10亿元买走了这项技术。”然而神华的煤制油基地和伊泰的项目同处鄂尔多斯市,规模相当,且已经开起了加油站,伊泰将核心技术卖与竞争者神华,也许并不明智。但伊泰高层对记者说,即便如此,未来煤制油的市场也非常广阔,竞争关系也并不饱和,因为蛋糕足够大。

夜鹰 发表于 1970-1-1 08:00:00

 ■ 阴影犹存


  尽管神华稳坐国内煤炭行业第一把交椅,煤制油项目也在国家屈指可数的批复项目之列,但因为国家相关政策出台得过于密集,而有所担忧。“我们面临的不是困难,而是很大的政策风险。”梁仕普表示。


  从2006年到2011年,国家几乎每年都要出台一个关于煤化工的指导文件:2006年,发改委连发两道禁令——“不批准年产规模在300万吨以下的煤制油项目”以及“在国家煤炭液化发展规划编制完成前,暂停煤炭液化项目核准”;2008年8月4日,发改委再次发布《关于加强煤制油项目管理有关问题的通知》,明确指出煤制油项目投资风险大,不能一哄而起,全面铺开;2009年年底,国务院下发了《关于抑制部分行业产能过剩和重复建设引导产业健康发展若干意见的通知》,抑制煤化工产业的盲目发展。


  而进入“十二五”后,各地都在煤化工方面制定了宏伟的煤化工发展规划,比如内蒙古、新疆、陕西等等,基本都是煤制油、煤制烯烃项目,“我们初步统计发现,地方上规划的煤制油项目大概有2000多万吨左右,这个数字非常庞大。”中国石油和化学工业联合会副秘书长胡迁林对新金融记者表示。


  即使是经济增速放缓的现在,对于煤制油的抑制声音也没有结束。今年3月4日全国政协经济委员会副主任、原工信部部长李毅中表示,煤化工行业必须要有规划和门槛,要有合理布局,不能够“逢煤必化”。他认为,不能每个省都要搞煤化工,要差别化发展,不要搞同质化,要提高决策者和企业家的决策水平。


  “煤制油、煤化工是典型的高污染、高能耗、高排放行业,对技术、人才、资金要求较高,一般企业很难涉足煤制油。”中投顾问能源行业研究员周修杰对新金融记者说。


  他认为,我国之前暂缓煤制油产业的发展主要是基于环保考虑,而大规模发展煤制油恐怕不符合行业的长期节能环保的发展要求。这给我国煤制油行业的健康发展埋下了重大隐患,巨大的市场容量或许只是昙花一现。


  煤化工项目污水处理量很大,如神华宁东煤化工基地烯烃循环水、供水系统安装及土建项目的循环水装置最大水处理量每天高达432万立方米,相当于北京城区最高用水量257.5万立方米的1.68倍,这也是目前世界最大的工业循环水装置之一。


  “煤制油行业并没有在世界范围内得到广泛认可,美国、日本、德国等发达国家对煤制油项目的热衷程度并不高,仅在原油价格大幅上涨的时候才会决定开展煤制油。”周修杰表示。


  “‘十二五’期间,国家并不希望煤化工行业急于扩大规模,而是把重点放在升级示范方面。”中国石油和化学工业联合会副秘书长胡迁林认为,通过示范项目而掌握一批产业化技术,同时探索出发展煤化工的工艺和管理流程,为今后大的发展做充分准备。



90xiaoguang 发表于 1970-1-1 08:00:00

支持煤制油减少原油依赖。

hyccctv 发表于 1970-1-1 08:00:00

不是很看好煤制油,毕竟工艺比普通炼厂的要复杂。下游的产品销售也控制在别人手上

ljjt 发表于 1970-1-1 08:00:00

关键的一点是成本。

tsl0205 发表于 1970-1-1 08:00:00

ljjt 发表于 2013-4-7 15:53 static/image/common/back.gif
关键的一点是成本。

呵呵,另外的关键点是技术的成熟度。

夜鹰 发表于 1970-1-1 08:00:00

tsl0205 发表于 2013-4-8 01:17 static/image/common/back.gif
呵呵,另外的关键点是技术的成熟度。

这个技术已经成熟了

ljjt 发表于 1970-1-1 08:00:00

tsl0205 发表于 2013-4-8 01:17 static/image/common/back.gif
呵呵,另外的关键点是技术的成熟度。

任何技术都必须通过工业装置不断完善。想想煤气化的情况,都是这样。

夜鹰 发表于 1970-1-1 08:00:00

顶起来希望煤化工发展
页: [1]
查看完整版本: 煤制油从示范阶段步入扩容时期 从政策限制到松绑批复,煎熬数年的国内煤制油产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