猛犸论坛【以梦为马,不负韶华】

搜索
查看: 819|回复: 0
收起左侧

广汇能源股份有限公司2014年年度报告摘要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2-7-3 16:23:27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本文由 马后炮化工论坛转载自互联网
 1.煤炭业务困境中寻突破

  2014年,受国家宏观经济增速放缓、能源结构调整、环保压力加大等因素影响,国内煤炭产能过剩的局面无明显改善,煤炭价格继续下滑,全社会煤炭库存居高不下。面对煤炭行业较长时期处于低谷的严峻形势,公司上下团结一心,迎难而上,积极应对,通过调结构、控成本,实现了生产销售有序衔接,建成了全国单体最大的露天煤矿之一,全年煤炭外销首次突破千万吨大关,刷新了广汇煤炭外销新纪录。广汇能源位列2014中国煤炭企业100强第71位,煤炭产量位列全国50强第46位。

  2014年煤炭板块较好地完成了各项经营目标任务,煤炭生产和销售取得了长足进步。

  报告期内,公司煤炭业务内控管理工作再上新台阶。通过不断夯实安全基础,完善安全管理运行机制,强化日常管理等切实有效的措施,通过了哈密地区煤管局“三级安全质量标准化煤矿”验收,实现了安全生产“零”事故的目标。公司积极改善矿区生态环境,抑尘工作取得新突破。同时,不断加强财务成本、资金管理,精细化管理水平进一步提高。

  2.煤化工项目平稳运行

  2014 年,全球经济复苏缓慢导致消费动力不足,原油价格大幅下跌,加之全球化工产能释放明显,化工市场持续低迷;中国国内经济结构调整,以及低价进口产品增加,化工产品价格保持低位运行。面对整体低迷的化工行业市场,公司根据年初经营计划,统筹兼顾,不断夯实生产管理基础,提升精细化管理水平,合理捕捉市场信息,把握市场趋向,加大对影响市场关键点的研究与销售策略的调整力度,有效地提升了产品市场价值,从而确保较好地完成了生产、销售任务。

  报告期内,哈密煤化工项目持续推进技改,一季度对冷剂压缩机装置进行安装调试,自4月起LNG日生产量明显提升,从日产45万方提升到90万方;二季度末通过对膨胀压缩机的安装调试,自7月起LNG日产量由90万方提升至110-120万方左右,甲醇平均日产量由二季度的1600吨提升至2100吨以上。第三季度开始组织甲烷分离氮压机的调试工作,截至报告期末,气化炉平均保持9-10台在线运行,各类产品达到持续稳定生产状态。

  报告期内,科技部高技术中心组织专家对公司承担、中科院大连化学物理研究所参与实施的国家高技术发展计划(863计划)课题“合成气甲烷化技术工业模型实验”进行了技术验收。该课题属于国家863计划项目“煤气化甲烷关键技术开发与煤制天然气示范工程”中的五个课题之一,2010年启动实施,四年累计投入3822万元。该课题组开发出完全甲烷化工艺控制方案,建立了规模为7000立方米/天的完全甲烷化模型拟实验系统,在工业气条件下进行了稳定性试验,累计运行4400小时,完全达到各项考核指标。该课题完成与实施,为我国合成气制替代天然气提供了详细的实验数据和设计参数,为实施产业化提供了技术支撑,为甲烷化技术的国产化替代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报告期内,哈密煤化工项目管理工作取得新进展,6月份已顺利通过自治区安全验收评审,安全生产形势较好;9月4日,哈密煤化工项目取得中国环境监测总站《建设单位委托环境保护验收监测工作受理反馈意见表》,正式进入环境保护竣工验收阶段。哈密煤化工项目已成为公司经营利润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公司整体建设中的地位和作用日益突显。

  3.天然气业务稳中有进

  2014年,我国国产天然气产量稳步增长,进口气量进一步增加。伴随着国家经济增速放缓,能源整体需求不振,受国际原油价格和煤炭价格持续下跌的冲击,天然气需求增速放缓。国内天然气市场呈现上游产能爆发,下游销售受阻的状态。天然气板块努力克服巨大的市场竞争压力,坚持以提高经济效益为中心,狠抓安全环保工作,着力完善、细化天然气板块产、运、销工作体系和机构整合,在工厂稳定运行、市场拓展开发、项目建设规范化、运输安全保障管理各个方面均取得了较好的成绩。

  报告期内,公司积极开辟天然气市场,完成LNG加注站立项92座,结转2013年在建11座,完成站点收购6座,新开工建设34座,新投入运营站点31座,民用接驳供应居民户数23.7万户。

  4.石油业务取得历史性突破

  2014年,广汇石油取得二项历史性突破:

  一是取得原油非国营贸易进口资质,2014年8月27日,国家商务部以“商贸函(2014)635号”文对广汇石油原油非国营贸易进口资质进行了批复,赋予广汇石油非国营贸易进口资质(针对斋桑区块份额油)、安排2014年非国营贸易进口允许量为20万吨、广汇石油可以根据市场情况将原油销售给符合产业政策的炼油企业。

  二是收购斋桑项目3%股权实现控股,2013年9月13日,公司控股子公司新疆广汇石油有限公司下属全资荷兰子公司Rifkamp B.V.与荷兰Cazol B.V.签署了《TarbagatayMunay Limited Liability Partnership参与权益转让协议》,以现金对价1500万美元从荷兰Cazol B.V.收购其持有的TarbagatayMunay LLP 公司3%股权,并提供到本期勘探期满前TBM 项目所需融资;2014年3月31日完成了项目交割,从而实现了52%控股,为项目的下一步推进打下了坚实基础,是原油潜力揭示前的战略性举措。

  斋桑油气区块具体项目推进进度如下:

  (1)勘探、评价以及产能建设工作进展:

  截止2014年12月31日,全区共钻各类油气预探、评价、开发井52口,采集处理解释三维地震625平方公里,二维地震3366公里,重力勘探1500平方公里。其中广汇进入项目后共钻各类油气预探、评价、开发井38口,新采集三维地震108平方公里,二维地震475公里,重力勘探1500平方公里。

  天然气已经进入先导实验生产期,共计钻预探井、评价井、生产井18口(其中生产井14口),建成了相应地面集输系统,已形成5亿方天然气产能;同时建成一期5亿方处理能力天然气处理厂、115.5公里外输管线以及口岸计量站;

  原油处于勘探评价期,已钻各类预探井、评价井34口;在预留处理厂位置建成1300方原油罐区以满足先导实验期生产作业,同时在吉木乃建成2×1000立方原油倒运储罐区,以承接原油倒运任务。

  基地建设及主要设备:已建成容纳500人现代化营地一座(占地8公顷,含仓库、生产车间、物料堆场、食堂、医院、消防等设施);自备两台30钻机、2台修井机、两台注汽锅炉、各种工程车辆等。

  (2)油气生产概况:

  2013年6月20日-12月31日开始天然气试生产以及外输管线试运行(向新疆广汇吉木乃液化天然气公司5亿方/年处理能力液化天然气工厂供气),累产并管输天然气2.07亿方;2014年1月1日开始正式生产,全年累产并管输天然气4.2亿方。截止目前安全稳定生产。

  原油还处于勘探评价及先导实验试采阶段。

  (3)2014年主要勘探评价成果:

  ①完钻探井、评价井5口,其中:S27井新发现浅层天然气,新增了天然气储量;S111井钻获气层21米,进一步落实了北东块天然气储量;S304井位于主块东部,在二叠系钻遇油层96.3米,发现相对较轻质原油(原油密度0.9169g/cm);

  ②共计试油测试16井层:S-12R井在三叠系测试日产天然气4.9万方、第三系测试日产天然气8.3万方,进一步表明斋桑主构造三叠系天然气储量的存在,第三系是天然气主力产层,对下步天然气稳产和上产将发挥重要作用;S27井在浅层测试日产天然气1.8万方;S111井在侏罗系测试日产天然气21万方,获得高产;S303井和S-304井在二叠系测试均见油;S1井(前苏联时期参数井,修井成功)在二叠系常规测试获连续45天较好产量。

  通过上述工作,油气资源及储量进一步得到落实,目前正在委托相关机构进行油气资源及储量再评估,并按照哈萨克斯坦有关资源储量管理规定进行资源储量上报工作,待有最新进展将适时予以公告。

  (4)资源、储量概况:公司执行严格的油气资源、储量管理流程,油气资源及储量评估原则为重大资源储量评估以及阶段性资源储量评估,核心原则是根据勘探、评价工作量及地质认识的必要性开展评估。分别按照中国标准、国际标准(SPE批准的PRMS2007)以及哈萨克斯坦国家标准管理油气资源及储量。

  截止2014年12月31日,公司维持美国石油储量评估公司Netherland, Sewell & Associates, Inc.(以下简称“NSAI”)对斋桑油气许可区截止2011年10月31日完成的石油、天然气储量、资源量进行的阶段性评估结论(详见公司于2011年11月29日在上海证券交易所网站及《上海证券报》上刊登的2011-070号公告)。

  5.重点项目建设稳步推进

  (1)哈密1000万吨/年原煤伴生资源加工与综合利用项目

  该项目自2013年3月取得项目路条开工建设以来,项目手续按计划正在审批办理之中,截止2015年3月31日已经取得《水资源论证报告的批复》、《环境影响评价报告书的批复》、《试生产运行请示的答复》、《危险化学品建设项目安全设施设计审查意见书》、《水土保持验收评估》、《哈密地区企业投资项目登记备案证》等相关部门的评审与批复。报告期内该项目顺利完成年度工程建设计划。

  (2)新疆红柳河至淖毛湖铁路项目

  红淖铁路项目已于2014年2月21日取得国家发改委核准,牵引站供电工程(外电源)项目已于2014年6月20日取得自治区发改委核准。

  项目施工按计划推进:2014年7月2日,红淖铁路红柳河至淖毛湖段铺轨合拢。红淖铁路路基、桥涵工程除淖毛湖农场7公里路段尚未进场施工外,其余路基、桥涵工程全部完成;红淖铁路、矿区西支线、淖毛湖至煤化工站正线全部完成铺架施工(不含缓建工程);通信工程、信号工程、房屋工程及外电源工程已进入收尾阶段。

  (3)新疆广汇准东喀木斯特40亿方/年煤制天然气项目

  煤制天然气项目:煤制气项目各项前期手续办理及工作正在积极推进,报告期内已取得《环境影响评价报告》、《水资源论证报告》、《建设用地预审意见》、《规划选址意见》、《安全预评价报告》、《地震安全性评价报告》、《建设用地压覆矿产资源评估报告》、《地质灾害评价报告》、《项目是否涉及军事设施核查意见》、《建设项目区域文物勘察意见》、《社会稳定风险评估报告》、《建设项目职业病危害预评价报告》等相关部门的评审意见与批复。

  项目施工按计划推进:项目生活区《总体规划》已编制完成,截止报告日,配套净水厂、35KV变电站、综合管网等工程建设均已全面完工。由政府投资建设的220kv总变电站及线路工程、富蕴新能源投资建设的装置区35KV临时变电站及线路工程均已完工。

  煤制气项目配套煤矿:截止报告日,年产1200万吨阿拉安道南矿井煤矿项目已取得《国家能源局关于同意新疆喀木斯特矿区阿拉安道南煤矿开展项目前期工作的复函》等批复,《国家水利部关于12Mt/a阿拉安道南井煤矿水资源论证报告》已通过评审等待批复文件,其他审批事项正在有序推进。项目已完成243.1平方公里的预查、普查、详查等勘探工作,矿井首采区的三维地震勘探报告和地质勘探报告、南井勘探报告均已完成编制工作。

  煤制气项目配套供水工程:截止目前,供水工程项目工程建设已全部完工,并已实现试通水,完成尾部蓄水池50万立方米的蓄水量。

  (4)宁夏中卫LNG转运分销基地工程

  LNG转运分销基地工程已经完成了《选址意见书》、《建设用地规划许可证》、《建设工程规划许可证》、《国有土地证》、《防雷装置设计核准书》、《施工许可证》、《建设工程消防设计审核意见书》等相关手续的办理。

  项目施工按计划推进:该项目土建工程已经完成储罐围堰挡墙混凝土浇筑。消防水池、消防泵房及锅炉房、脱盐水房及空压机房、仓库、控制室和变配电室单体、装置管廊支架、装卸车区钢结构、液化装置区设备及管廊基础混凝土浇筑基本完成;安装工程已完成5万立方米LNG储罐水压、气压及真空试验。

  (5)江苏南通港吕四港区LNG分销转运站工程

  项目核准进展:截止报告日,该项目已取得江苏省发改委项目核准批复,各项前期核准手续全部办理完毕。同时,办理完成了《LNG分销转运站(码头水工部分)初步设计的批复》、《陆域初步设计的批复》、《LNG码头水工部分施工图准予港口行政许可决定书》等设计审批及《码头水工部分开工备案》、《2台5万立方米储罐工程施工许可证》等开工许可手续。

  项目施工按计划推进:完成了码头、引桥施工临设,搅拌站和预制场地、钢栈桥和临时码头;完成水上PHC桩累计打桩116根、灌注桩35根、PHC桩和钢管桩预制733根;疏浚挖泥约19万m3;综合办公楼已竣工验收;2台50000 m3LNG储罐基础于2015年一季度末完工,储罐正进行外罐底板铺设。

  (6)宏汇项目

  宏汇项目是公司与酒泉钢铁(集团)有限责任公司共同投资建设的煤炭分质转化利用项目。该项目各项前期手续办理正在积极推进,截止报告日,已取得《节能评估报告》、《水资源论证报告书》、《职业病危害预评价报告》、《危化品建设项目安全条件审查意见书》、《地震安全性评价》《环境影响评价报告》等相关部门的评审意见与批复。

  项目施工按计划推进:报告期内,干馏系统冷却炉基础、给水外网施工全部完工。厂区围墙已完成砌筑3000米,除锅炉房施工水电未实施外,其他施工水电已接通。2015年3月以来,干馏系统干馏炉、干燥炉基础,110KV变电站土建,备煤系统火车翻车机、汽车卸煤仓土建,消防水池,现场大临设施等工程陆续开工建设。

  总体来说,2014年是极具挑战性的一年,公司上下团结一心,攻坚克难,克服了宏观经济整体下行,能源行业不景气带来的一系列困难和问题,创造出了不平凡的业绩。展望未来,公司正面临着千载难逢的发展机遇,公司将致力于打造能源全产业链,正确处理好发展与稳健的关系,为广汇能源早日成为国际型能源公众公司而努力奋斗!
公司立足新疆,面向中亚,已经陆续取得煤炭、石油、天然气三种基础能源资源,并且在同类资源中以数量充足、优质稀缺、成本低廉占据全面主动优势。

  数量充足:

  公司及控股股东广汇集团在淖毛湖和阿勒泰两大煤区获取了丰富的煤炭资源,现拥有伊吾、白石湖、黑顶山、淖东、淖西、阿勒安道六大煤田,为煤化工及煤炭分质利用项目的原材料供应提供了坚实的保障;公司的油气资源主要是以持有TBM公司52%股权的方式控制哈萨克斯坦斋桑地区的油气资源,以及由广汇石油下属ACG公司拥有的哈萨克斯坦南依玛谢夫地区的油气资源。

  优质稀缺:

  煤质:公司目前已探明在哈密淖毛湖地区拥有的煤种分为二类,一类属国内罕见的"油气煤"类型,吨煤含油、气比例比国内其它煤种含油气比例高出一倍以上,是目前国内已发现的油气含量最高的煤种,具有不可复制的稀缺性,此类煤种在公司总体资源量中占比较高;另一类为侏罗纪延安组长焰烟煤,属不粘煤或弱粘煤,煤质突出低灰、低硫、低磷、低铝、固定碳高、发热量高、挥发份高,是优质的动力煤和化工原料用煤。

  油气:斋桑油气勘探项目具有得天独厚的地缘优势,区块位于哈萨克斯坦斋桑盆地东南缘,是哈萨克斯坦的东哈萨克州唯一一个油气区块,紧邻新疆吉木乃县,合同区面积8326平方公里,项目为以稠油为主,天然气为辅,目前已有勘探发现,资源较落实,仍有继续勘探潜力,属油气一体化项目。南依玛谢夫项目优势在地质上位于滨里海盆地,附近有俄罗斯的阿斯特拉罕巨型凝析气田、伊玛谢夫凝析气田、让拜气田等。合同区块所处区域具有良好的基础设施,里海原油管道联合体(CPC) 输油管道、阿特劳-高加索输气管道和铁路均穿过合同区北部。

  成本低廉:

  煤炭:广汇能源拥有的煤炭项目集中在疆内,其中公司在哈密淖毛湖地区煤炭资源的主要特点是煤层结构简单,属中厚-特厚煤层,覆盖层薄,除少量须井工开采以外,80%以上属于露天开采项目,总体呈现开采难度低、成本低的双低优势。同时,公司自建的淖柳公路、红淖铁路和柳沟物流园,将极大地降低运输和仓储成本,广汇煤炭成本竞争优势明显。

  天然气:哈密煤化工项目所产LNG为煤制甲醇项目副产品; TBM公司开采的所有天然气独家向吉木乃工厂供气,并建立了管道天然气上下游联动运转机制。凭借公司在LNG领域深耕10多年的经验,LNG液化生产成本可控,与中亚进口管道气的门站价格相比,广汇LNG具有一定的成本竞争优势。

  煤化工产品:哈密煤化工项目生产引用原料煤为自有煤矿露天开采,采购成本较低,低廉的原料成本使甲醇生产成本大大降低,同时项目采用了碎煤加压气化生产工艺,该套工艺不仅能生产甲醇,还能副产LNG、环烃、混酚、杂醇等产品,且副产品的产量将随着工艺流程的改进而大幅提升,这种优良的组合效益使公司煤化工产品成本优势凸显。

  第二,需求巨大的能源市场空间:

  随着我国全面深化改革的不断推进,中国经济将保持平稳增长,预计我国能源总需求量仍将进一步增长,并且石油、天然气、煤炭等传统能源的比重仍将较大。

  石油:石油被称为"工业的血液",随着我国经济的持续高速增长,石油在工业生产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由于我国石油消费需求快速增长,石油大量依赖进口, 对外依存度不断提高, 2014年我国石油的表观消费量达到5.18亿吨。自从1993年我国首度成为石油净进口国以来,原油对外依存度由当年的6%一路攀升,2012年,我国原油对外依存度为56.4%,首次出现下降,2013年回升至57.4%,2014年攀升至59.6%,鉴于中国在石油生产方面面临的极限,“十三五”期间,预计我国石油的对外依存度依然维持在60%以上,从短期来看,全球经济增长大幅反弹、原油需求剧增的可能性不大;而原油生产大国“限产提价”的决心以及美国页岩油产量变化将较大程度上影响国际油价变化,未来中国的石油总需求量依然强劲。

  天然气:目前,世界能源行业正在发生着较大的变化,但石油和天然气仍然占据着绝对主导地位。天然气具有清洁、方便、热效率高等优点,世界天然气的需求和消费呈现加快增长的趋势。预计在未来的10-20年里,石油在一次能源消费中的比重会有所下降,天然气的比重会逐步上升。由于国内资源和环境约束凸显,迫切需要发展天然气等清洁资源。在严峻的环境状况下,绿色发展迫在眉睫。提高天然气在一次能源消费中的比重,对我国调整能源结构、提高人民生活水平、促进节能减排、应对气候变化具有重要的战略意义。

  煤炭:在可以预见的未来相当长时间内,煤炭在国家一次能源结构的比例有可能下降,但总量依然会攀升。煤炭的需求总量将继续保持增长,煤炭作为能源的主体地位短期内将难以改变。煤炭的利用方式,将实现充分的多元化,由燃料为主向燃料、原料并重转变。就煤炭生产本身而言,安全、绿色、清洁、高效是基本的发展趋势。现代煤化工是一个重要方向。据估计,中国经济的增速在“十三五”期间将保持在6%-6.5%,相对高速的增长将促使煤炭的需求量增加。另外,根据《能源发展行动计划(2014-2020年)》,未来煤炭使用结构将扩大清洁高效煤炭的比例,预计到2020年,煤炭消耗量将达到40-42亿吨。

  煤化工产品:煤化工作为我国主要的化石能源,煤化工行业在我国能源的可持续利用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同时,也是我国今后20年的重要发展方向。中国煤化工行业未来发展前景广阔,预计今后以煤制油、气、烯烃为代表的新兴煤化工产业将成为未来化工业的发展重点。根据国家能源战略规划,到2020年形成石油替代能力4000万吨以上,其中,煤制油3000万吨、煤制烯烃2400万吨,煤制天然气500亿立方米,初步分析需增加煤炭需求6.5亿吨左右。现代煤化工技术产业化发展,必将进一步拓展行业发展空间,给行业带来新的发展机遇。
不想打字就选择快捷回复吧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手机版|猛犸论坛【以梦为马,不负韶华】

GMT+8, 2025-5-19 07:40

Powered by 猛犸论坛【以梦为马,不负韶华】

© 2024-2099 Meng.Horse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