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长值: 44380
|
本文由 马后炮化工论坛转载自互联网
煤炭的关键是如何利用
全国政协委员、北京化工大学能源工程中心主任刘振宇:
《报告》对煤炭利用思路表述不明确
李克强总理的政府工作报告有活力、有力度,但我认为对煤炭利用提的内容不多。《报告》对煤炭利用的思路表述得还不够明确,只在“打造节能减排和环境治理攻坚战”中有所提及。煤炭利用目前在我国一次能源的比例为65%左右,政府要直面煤炭利用问题,提出有力措施;此外,我国煤炭污染排放的主体不仅仅是电厂,还有工业锅炉和小锅炉,其烧煤量是电厂的70%,污染量大于电厂,建议将报告中把“推动燃煤电厂超低排放改造”的表述改为“推动燃煤设施的低排放改造”。
我国优质资源过少,能够重点保护大气质量的区域不多,更为广大的区域不得不使用煤,因此政府需要大力关注煤炭的清洁利用。
全国人大代表、山东能源集团有限公司董事长卜昌森:
煤炭应被列为第一产业
煤炭是个特殊行业,它的属性像农业一样,应该被列为第一产业。
世界上煤炭生产大国,煤炭产业都属于第一产业,例如美国、加拿大、澳大利亚。这些国家对煤炭产业都给予了大量的税收优惠政策,出台了政府扶持、补贴措施。中国当年是根据当年前苏联的思路,把煤炭产业确定为第二产业。
举个例子。同样是种庄稼,在长三角、珠三角种庄稼和在黄土高原、在云贵高原种庄稼是不一样的。这个不一样是由于处在不同的地理单元,各个地方的光照、土壤、水资源各有不同。所以长三角、珠三角可以机械化作业,在黄土高原,撒上种子要看天,下雨有回报,不下雨颗粒无收。到了云贵高原,人都爬不上去。直接从大自然中获取的产品,限制条件很多。煤炭和农业一样。
直接从自然中获取产品。这块煤田是石炭纪的,它就是烟煤,甚至是变质程度最高的无烟煤;这块煤田是侏罗纪的,它就是褐煤。煤质完全不同。而且,形成时间越新,开采程度越难,因为顶板软、地板软。而煤质越好,开采难度越小。
全国人大代表、陕煤化集团铜川分公司下石节煤矿徐群贤:
煤炭本无罪,关键怎样用
陕西铜川,因矿而生、因煤而兴,是一个以煤炭、水泥、铝冶炼、陶瓷为支柱产业的工业城市。但是因为长期的煤炭开采和环境污染,铜川曾被称为“卫星上看不见的城市”。铜川市对煤烟污染和雾霾的治理近几年下了非常大的力气,空气质量已经有了明显好转。这么说吧,为了减少污染,我们那里是产煤的,到处是煤,但是产煤却不烧煤,严格要求用天然气做饭供暖,包括一些煤矿也不烧煤。
作为有30多年采煤经历的矿工,以前我们为国家采煤挖矿,挖出的煤支援国家建设,电厂、供暖都离不开我们的劳动,我们有很强的自豪感和荣誉感。现在很多报道,包括很多专家,把雾霾的板子打在煤炭的身上,某些观点不可观、不全面,最起码中国以煤炭为主体的能源构成现实是不可回避而且短期内很难改变的。再者,煤炭给中国经济和百姓生活的贡献不能抹杀。
以前计划经济时代,煤炭是指令性划拨,给你什么煤就是什么煤,品质高低都得收。现在是市场经济,煤的品质不好,就没人买。煤矿和矿工无法自己选择采煤范围,指定哪里就只能在哪里采。如果采出的煤品质差,在市场上就不好卖,需要再进行洗煤等加工处理,但成本就高了。
我们的煤大部分到了发电厂。我们只能负责出产煤,使用煤的单位才是控制污染的主要责任者。煤炭本身无罪,关键是使用煤的单位是否落实了环保措施,国家的主管部门是否严格进行了管理。
全国人大代表、安徽淮北矿业集团董事长、党委书记王明胜:
改革的方向不是去煤而是净煤
煤炭是最经济、最可靠的能源。按同等热值计算,煤炭、石油、天然气的比价是1:9:3。因此,煤炭领域的革命不只是革煤炭的命,而是革落后生产利用方式的命;不单是生产环节的革命,而是生产利用全生命周期的革命;革命的方向不是去煤而是净煤。
对煤炭产业而言,就是要走依托煤炭、延伸煤炭、超越煤炭之路,借助能源革命之机,加快转型升级。
一方面,积极推进煤炭分级分质梯级利用,鼓励有条件、有实力、有核心技术的煤炭企业参与和实施煤制油、煤制气、煤制烯烃、煤制甲醇等煤炭就地转化项目的建设和运营。
另一方面,大力发展循环经济,积极推动煤基产业链和循环经济园区建设,充分挖掘利用煤层气、矿井水等伴生资源及矿井余热、煤矸石、中煤、煤泥的综合加工利用,做到循环利用、吃干榨尽,切实提高煤炭资源综合利用水平,促进发展方式由数量速度型向质量效益型转变,促进煤炭产品由燃料向原料与燃料并重转变,最终实现从井下到地面、煤炭到化工、黑色到多彩的跨越。
全国政协财经委员会副主任、中国工业经济联合会会长李毅中:
希望加上“煤的清洁高效利用”这句话
中国的能源结构煤炭66%,非化石能源在积极发展,在很长一段时间内,以化石能源为主的格局不会改变。所以积极发展可再生能源的同时,对现有的这么一大块(化石能源)存量一定要合理开发,不能乱采乱挖。同时还要发现更多的储量。更重要的是清洁利用、高效利用。这是我们节能非常重要的一个方面,对这方面的工作要更加重视,希望在报告中加那么一句话。
煤炭的清洁高效利用煤矿自己要洗要选,物尽其用,这是从采掘来说。在使用过程中,电力行业进步很大,脱硫脱硝除尘等都在投入。生产企业利用这一块,包括钢铁化工等,他们用煤一半是用在锅炉上,和发电有相同之处。燃煤锅炉同样有提高燃烧热效率和尾气治理的问题,特别是煤粉的燃烧,和用水煤浆等等,提高了燃煤锅炉效率。还有一块就是散煤。包括城市的供热供暖,还有一些小企业民用,这一块量不大,但是效率更低污染更大,国家同样要立法立规,小的燃煤锅炉进行技术改造,特别是在热效率和尾气的治理上。煤的清洁合理利用还有另外一个含义就是煤的深度加工,搞煤化工。煤化工要有序发展,要防止产能过剩,充分提高转化效率。煤制油可以作为示范,积累经验,特别是在油价高的时候还经济性可行的。油价低的时候带来一定的困难,但不管怎么说,现在煤炭占总消费量的66%,规划到2020年要降到62%,去年就见了效果了,煤炭产量降了2.5%,消费量降了2.9%,不增加在降了。这就说明结构在调整。但是毕竟到2020年还有62%,这是中国的特点,在发展可再生能源同时,要高度重视化石能源的合理开发和清洁高效利用,不能忽视还要高度的重视。
再提点意见。能源生产和消费革命里没有提到化石能源。去年煤炭占66%,石油占17%,天然气6%,总共占89%。非化石能源很重要,发展也很快,但是毕竟比例占11.2%。讲这段能源的时候没有提及化石能源是不是有点遗憾呢!我认为应该加一句,加强和改进化石能源的合理开发和清洁高效利用。以化石能源为主中国还难以改变,特别是煤和石油的合理开发和清洁高效利用需要引起高度重视。
全国政协委员、河北省工信厅巡视员王福强:
“少烧煤、烧好煤”是关键
我们前年就提出了“洁净煤”的推广政策,京津冀地区早就开始了,要不然我们换不来京津冀地区雾霾天气好转的现状。
我国大气污染中90%的二氧化硫、70%的氮氧化物与一氧化碳、60%的烟尘和80%的二氧化碳都是燃煤引起的。数据表明,燃煤排放是京津冀空气污染的主要因素,其中北京地区由燃煤带来的二氧化硫、氮氧化物等污染物的排放分别占总排放的95%、25%(中科院大气物理所研究成果)。
中国燃煤第一位的省份是山东,第二位就是河北。河北燃煤3.2亿吨,太多了。实际上北京也不少,北京2000多万吨,天津7000多万吨。我们这么狭小的地方燃烧这么多煤。这里所谓的狭小,指的是北京16000平方公里,天津11000平方公里,河北18万8千平方公里,加在一起不到23万平方公里,燃煤4个多亿,实在太多了。而且燃烧有时控制不住,像农村直排等问题。因此,大型雾霾治理的第一步就是要把煤控制住:少烧煤,烧好煤,把燃烧的方式做一些升级。这都是政府各个责任部门在努力推进的。目前看来效果不错。方法、手段都很好。我们已经执行了一年半的洁净煤政策,各地都在严格执行。
不论是全国政协、全国人大,还是京津冀地区任何一个会议上,我们都要呼吁:第一,把煤管住,少烧煤,烧好煤,改变燃烧方式。第二,就是油的问题,油的问题就要复杂一些。我们作为责任部门,当然也在努力的呼吁。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