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本文由 马后炮化工论坛转载自互联网
现代煤化工作为煤炭清洁高效利用的新兴产业,从长远看,其前景仍然被各方面看好,是我国今后20年的重要发展方向。尽管国家现阶段政策有所调整,但现代煤化工发展的理性回归,对这个产业的长远发展来说是件好事。
2014 年下半年以来“跌跌”不休的国际原油价格,又对立足未稳的现代煤化工猛击一掌。2014 年,我国现代煤化工却由热转冷。从《西部地区鼓励类产业目录》中删除现代煤化工项目,到国家能源局发布《关于规范煤制油、煤制天然气产业科学有序发展的通 知》,再到《能源发展战略行动计划(2014-2020 年)》等政策,被市场解读为国家对现代煤化工发展的态度开始转向的风向标。尤其是近期国际油价跌破50 美元/桶,现代煤化工企业的成本优势不复存在。
一批项目重新洗牌。这在2014 年就已看出端倪。由于跨行业发展在技术、人才等方面的种种力不从心,去年以来,已经有大唐集团、国电集团、中海油和华电公司开始剥离化工板块业务,尤其以 我国最早在现代煤化工领域开展示范的大唐集团对煤化工的剥离最为引人关注。大唐煤化工板块究竟以何种形式重组,又将花落谁家,2015 年将给公众一个交待。预计2015 年将有更多现代煤化工项目出现并购重组。
一批项目会停缓建,更有取得“路条”的项目被放弃。国际原油价格一路狂跌,使煤化工的投资风险骤然增加,加上政策规划的调整,预计此前已开工的一些现代煤 化工项目2015 年将放缓建设步伐,甚至停建。一年前国家对煤化工项目开闸放水,发放了一大批现代煤化工项目“路条”,而如今在政策和市场的双重作用下,估计不少地方和企 业会放弃“路条”,不再考虑上马现代煤化工项目。这意味着,一度一哄而起、热到发烫的现代煤化工进入“蛰伏期”。
政府将考虑从产业政策、产业布局、产业升级等多方面进行规范和管控,适当引导过热的投资回归理性 加强对现有现代煤化工示范项目的组织、扶持和经验总结,从国家层面加强顶层设计和关键技术攻关,突破现有的瓶颈。我国现代煤化工一定会实现技术更为成熟、环保更加可靠、经济性更好,也必然会迎来明媚的发展春天。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