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本文由 马后炮化工论坛转载自互联网
近日,国内首个大型煤制天然气示范项目——大唐国际克什克腾煤制天然气项目(以下简称克旗煤制天然气项目)在经过例行检修后,开始对北京供给天然气。该项目今冬计划向北京供应天然气3亿立方米,将大幅缓解首都“气荒”的现状。
内蒙古大唐国际克什克腾煤制天然气有限责任公司(以下简称大唐克旗公司)党委书记、副总经理刘利表示,作为示范项目,没有经验可借鉴,所有的路都得靠自己走出来,因此会遇到许多“弯路”。而这次的成功开车,标志着克旗煤制天然气项目已经成熟,在满足首都天然气需要的同时,也为我国优化能源结构,探索煤炭高效清洁转化的目标提供了宝贵经验。
将成为北京第二大“气源”
一直以来,我国的能源结构都是“富煤、贫油、少气”,天然气供应十分紧张,对外依存度越来越大。为保障国家能源战略安全和加强环境污染治理,国家提出了“稳步开展煤化工示范”和“探索煤炭高效清洁转化和石化原料多元发展的新途径”,鼓励支持发展煤制天然气等新型煤化工项目和清洁能源利用项目。
在此背景下,克旗煤制天然气项目应运而生。该项目位于我国十大沙地之一的内蒙古浑善达克沙地腹地,在行政区划上属于内蒙古自治区赤峰市克什克腾旗达日罕乌拉苏木。这里自然条件极其恶劣,年平均气温只有1.6摄氏度,年降水量不足400mm,年无霜期不足100天,沙尘暴、白毛风更是常年肆虐。“春秋风沙满天跑,夏天酷热沙子烤,只有冬天日头好,可惜寒风像猫咬”,当地人这样形容着这里的气候环境。
然而克旗煤制天然气项目的选址是经过深思熟虑的。一方面内蒙古煤矿产量丰富,该项目原料煤来源于大唐集团开采的锡林浩特胜利东二号露天煤矿,储量达70亿吨,可保障项目正常生产的需求;另一方面,需要大量的水资源,由大唐国际投资建设的大石门水库,库存达到1.9亿立方米,满足了项目生产所需。
克旗煤制天然气项目以劣质褐煤为原料生产天然气,通过先进的工艺技术,把内蒙古地区丰富的劣质褐煤转化为清洁高效的天然气,实现了能源的高效转化。据介绍,克旗煤制天然气项目分三个系列。第一系列建成后,形成13.3亿立方米/年产能;第二系列建成后,达到26.7亿立方米/年产能;第三系列建成后,实现40亿立方米/年产能,项目建成后将成为北京第二大气源。由于天然气属于清洁能源,因此该项目对改善北京大气环境、减少雾霾污染、保障首都能源供应安全及优化能源结构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战略意义。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