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梦为马,不负韶华

搜索
查看: 1492|回复: 0
收起左侧

煤化工“硅谷”耀世而出 “江南煤都”蓄势待发

[复制链接]
发表于 1970-1-1 08:00:00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本文由 马后炮化工论坛转载自互联网
煤化工“硅谷”耀世而出 “江南煤都”蓄势待发

——从宁东能源化工基地看六盘水现代煤化工发展



8月6日至7日,贵州省党政代表团到“塞上江南”宁夏学习考察。在宁东能源化工基地(简称宁东基地),市委书记李再勇坦言启发很大:“宁夏在脆弱的生态环境中高度重视循环经济发展,在一片不毛之地上建起了一个世界级的煤化工生产基地,链链相接、环环相扣,是科学发展的典范。宁东基地致力于成为产业集群、技术集聚、人才集中、环境和谐的高标准、高效率、高效益的世界级现代煤化工基地,为六盘水树立了一个样板。我们要认真研究煤炭产业和循环经济发展,把六盘水自身的煤化工产业做大做强。”

    8月26日至27日,贵州省政府代表团到宁夏学习考察。市委副书记、市长周荣再次来到宁东基地,亲身感受到了一个生机勃勃的新型能源化工基地正在奋力崛起。“宁东基地的建设速度、规模、质量都让人惊叹,已成为宁夏跨越发展新的经济增长极,成为一个世界级现代煤化工“硅谷”。同样作为资源型城市的六盘水,要向宁东基地学习,走一条煤-电-焦-气-化转型跨越路子。

    8月29日,记者跟随“民族团结宁夏行”全国媒体采访团一行来到被称为引领宁夏经济发展“一号工程”的宁东能源化工基地,得以目睹这个”巨无霸“的真容。

    宁东基地:宁夏对外的烫金名片

    8月的宁夏,气候凉爽、树木葱茏、瓜果遍野,正是最美时节。从宁夏首府银川市驱车向东南方向行驶不到40公里,一个现代化的新能源化工基地映入眼帘,这就是宁东能源化工基地。园区内高塔密集林立,管廊如蟒蛇般缠绕飞舞,厂房星罗棋布,马路纵横交错,此起彼伏、如火如荼的发展建设大潮,在宁东大地不断涌动…… 

    走进基地,一派繁忙的工作景象印入眼帘。除了初级原料——黑色的煤炭,以及终端产品——白色透明的聚丙烯颗粒外,中间环节全部在密闭的管道中进行,所有的操作,都集中在中央控制室的一排排电脑上。

    “宁东基地是国家14个亿吨级煤炭基地之一,已经建成了一批大型高效现代化矿井和数字矿井,煤炭产能达6890万吨;建成了首个以煤为原料生产聚丙烯的大型煤化工项目、首个100万千瓦超超临界空冷电站、首个±660千伏直流输电工程……”宁东基地建设中创造的一个个世界第一,令我们振奋不已。

    这个规划工业区总面积124平方公里的宁夏工业“一号工程”,依托的是已探明的273亿吨煤炭储量,广袤平坦的戈壁荒滩,以及丰富的黄河水的组合优势,打造煤炭、电力、煤化工、新材料四大产业集群,促进宁夏资源优势向经济优势转化。

    长期以来,以煤炭为主要产品的资源产、供、销产业链经济和与此相伴生的高耗能产业,让宁夏一直扮演着“卖炭翁”的角色。2003年,自治区党委、政府以“壮士断腕”的决心关停并转小煤窑,提出举开区之力开发建设宁东能源化工基地的重大战略决策。

    2010年底,国家将宁夏宁东、内蒙古鄂尔多斯、陕西榆林为核心的能源化工“金三角”纳入全国主体功能区规划,标志着宁东基地进入国家战略。

    经过10年的建设,宁东基地已成为宁夏经济的主引擎。沉睡千年的亘古荒原,如今工厂林立,树木成行,一个世界级现代煤化工“硅谷”耀世而出。

    宁东速度和高起点的科学规划,使宁东成为一列高速经济列车,已吸引了神华、鲁能、华电、国电、中电投、川化、京能、大唐、宁电、宝丰能源、宝塔石化、庆华、广亚铝业等国内外工业巨头争相入驻发展。

    站在新起点上,宁东基地信心满怀:将全面提升发展质量和效益,引进国际化工巨头,引领产业高端集群发展,建成国际先进水平的能源化工基地。预计到2020年,宁东基地煤、电、化、材产业集群全面形成,累计完成固定资产投资将达到6000亿元以上,实现工业增加值7000亿元以上,地区生产总值达到2000亿元,公共财政收入300亿元。建成国家大型煤炭生产基地、煤化工产业基地、“西电东送”火电基地,打造成“国家循环经济示范区”、中国煤化工科技创新和人才高地、“世界煤基烯烃之都”,在经济总量上再造一个新宁夏。

    今年上半年,宁东基地工业增加值增长12.2%,固定资产投资中煤化工产业与电力、煤炭两大主导产业形成三分天下之势,以煤炭为原料的产业链的延伸及煤化工产业的转型升级已经取得成就。

    宁东基地已成为宁夏对外的烫金名片。

    六盘水:现代煤化工蓄势待发

    被誉为“江南煤都”的六盘水与宁东相比,在发展煤化工方面也具有独特优势:

    ——煤炭资源品种齐全。煤炭已探明储量为184.33亿吨,有气煤、气肥煤、肥煤、焦煤、瘦煤、贫煤及无烟煤,其中炼焦煤资源非常丰富,探明储量为104.12亿吨,占总储量的58%,在炼焦用煤资源中,国家奇缺的主焦煤、肥煤储量高达68.95亿吨,是南方唯一优质炼焦煤基地。

    ——市场前景看好。从发展趋势看,中国能源资源特点是贫油、少气、富煤,石油、天然气自给率低,大量依靠进口;稀烃及一系列下游材料产品对外依存度高,发展煤化工有较大的市场空间。从周边看,西南地区无石化基地,六盘水远离石化产业集群,现有煤化工产品(焦炭、煤焦油)在云南、湖南、四川、广西、广东等省均有市场。

    ——水资源丰富。我市年均降水总量129.58亿立方米。截至目前,建成水库66座,供水能力8.8亿立方米,基本解决了工程性缺水问题;在建水源工程20处,总库容14.08亿立方米。

    ——电力富集。全市已建成电力装机7400兆瓦,到2020年,电力装机可达20000兆瓦。

    ——交通便捷。境内贵昆铁路、株六复线、南昆铁路、水柏铁路、内昆铁路形成东西南北大通道;水盘高速公路,在建的杭瑞、都(匀)香(格里拉)、盘(县)兴(义)高速公路通过境内;六盘水月照机场今年通航;北盘江连接华南地区,年内500吨级船舶通航。

    虽然具备建大型现代煤化工基地的条件,但与宁东相比,我们在煤化工产业发展上有很大差距:规模较小,集约程度不高;科技和人才支撑不足;缺乏央企这样有雄厚实力的投资业主;尚未上升到国家战略,政策支持不及宁东等。

    市发改委主任邹家进说,我们既要唱响“贵州屋脊·中国凉都”这个品牌,也要打造好“江南煤都”的升级版——大力发展现代煤化工产业。

    据市发改委提供的一份材料上显示,截至目前,我市建成焦化项目7个、产能625万吨,甲醇产能30万吨/年,煤焦油产能25万吨/年、焦炉煤气10亿立方米/年;在建及开工焦化项目4个,产能760万吨。

    建有重点煤化工企业四家:首钢水钢煤焦化公司建成焦炭产能140万吨/年;贵州黔桂天能焦化有限责任公司建成200万吨焦炭/年;贵州路鑫喜义工矿股份有限公司,正在建设240万吨焦炭/年及下游深加工循环经济产业基地项目,热电联产(4×35万千瓦)等项目已开工;贵州鑫晟煤化工有限公司建成30万吨甲醇/年项目,目前正在检修,预计年底复产。

    此外,六枝(龙场乡)60万吨稀烃项目、水城(发耳镇)200万吨煤制油项目正在积极开展前期工作。

    随着西部大开发战略的深入实施,六盘水煤化工产业也迎来了新的机遇和条件。国发2号文件提出,“以毕节、六盘水、兴义为节点城市,充分发挥能矿资源优势,重点发展煤电煤化工等产业”;“建设六盘水煤制稀烃等项目”;“支持六盘水开展循环经济示范城市建设”。国发45号文件将六盘水市列为资源成长型地级城市之一,并作为全国煤炭后备基地之一,支持六盘水大力发展循环经济。

    《贵州省煤电化一体化产业重大生产力布局规划(2013-2020年)》指出,“六盘水是目前我省煤化工产业主要聚集区之一,到2020年,规划布局煤焦油精深加工产品产能90万吨,己二酸15万吨、稀烃和芳烃120万吨、煤制油200万吨,培育形成一批产值超百亿级基地”。这些文件和规划的出台,为我市发展现代煤化工产业提供了政策支撑及布局项目的依据。

    贵州省党政代表团赴宁夏考察结束后,省委、省政府提出了“搞好空间布局规划,抓紧编制毕水兴煤化工产业专项规划”、“制定支持政策,创新资源配置体制机制,设立支持煤化工发展专项基金”等重大部署,这给我市二产升级带来难得的机遇。

    8月26日,市委书记李再勇在市委中心组学习读书会上强调,我们要抓住机遇、发挥优势,迅速启动我市煤化工产业布局规划,做好煤化工项目前期工作,千方百计加快煤化工产业发展,真正将我市资源优势转化为经济优势和发展优势。

    新常态、新机遇、新挑战,六盘水的现代煤化工产业将步入新的历史阶段,我们期待着在国家、省的大力支持下,六盘水的煤化工也能创造出像宁东基地那样的奇迹!
不想打字就选择快捷回复吧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手机版|以梦为马,不负韶华

GMT+8, 2025-2-11 16:50

Powered by 以梦为马,不负韶华

© 2024-2099 Meng.Horse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