猛犸论坛【以梦为马,不负韶华】

搜索
查看: 1185|回复: 0
收起左侧

能源革命?解读美国《全面能源战略》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3-8-13 07:55:30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本文由 马后炮化工论坛转载自互联网
今年5月,美国白宫发布了《全面能源战略》报告,介绍了美国能源革命的内涵,阐述了美国能源革命对经济发展以及能源安全的影响,同时提出了美国未来低碳化发展的主要措施,成为新形势下美国发布的一份极为重要的能源战略。

能源革命内涵丰富影响深远

近年来,美国能源发展进入重大转折期,出现以能源效率不断提升、页岩气产量剧增以及可再生能源规模不断扩大为代表现象的能源革命,并对经济发展、就业增长、贸易平衡和能源安全等诸多领域产生了广泛而深刻的影响。

2013年,一方面,美国煤炭消费量相比2005年降低21%,石油消费量下降13%;而另一方面,天然气消费量却增长18%,风电、太阳能发电以及其他可再生能源发电量也增加5倍多。据美国能源信息署(EIA)预测,2040年之前美国天然气产量将继续稳步增长,其中超过一半将来自非常规气。

美国能源革命促进了经济增长,增加了就业岗位。据美国经济顾问委员会估算,2012年与2013年,仅油气生产就对美国GDP增长贡献了0.2个百分点。2010年至2013年,美国油气开采行业增加就业人数十多万;若考虑油气开采对其他行业的拉动,如制造、运输、医疗、零售以及学校培训等等,2012年非常规油气行业共计创造就业岗位170万个。同样,可再生能源快速发展也创造了大量的就业岗位,2010-2013年,太阳能产业就业人数上涨50%,风电产业就业人数也呈现出了大幅增长。

美国能源革命降低了贸易赤字,优化了能源结构。近几年,美国油气产量不断增加,国内石油消费量却逐渐减少,这使贸易赤字占GDP比重不断降低,从2006年的5.4%降至2013年的2.8%,其中0.6个百分点的降幅来自石油进口的减少。美国页岩气革命的成功使得天然气价格急剧下降,2014年上半年,天然气批发价格维持在每百万英热单位4.5美元左右,几乎为西欧价格的一半、日本的1/4,民用天然气价格也比2009年下降近20%;天然气作为燃料的竞争力大大提高,已经在市场上替代了部分燃煤发电,同时也使美国电力零售价格在2007年至2012年间保持了总体稳定。

另外,美国能源革命在降低石油和煤炭消费、提高国内能源自给率的同时,也弱化了石油价格波动对其他能源价格的影响,总体上增强了能源安全。美国亨利天然气交易中心与WTI石油现货价格月度变化相关系数,从2001年至2005年间的0.43降至2010年至2014年间的-0.17;零售电价与石油价格的相关系数也从2006年至2010年间的0.27降至2010年至2014年间的-0.1

打造低碳发展之路

美国能源革命本质是低碳发展,2013年美国二氧化碳排放量已经比2007年(历史峰值)降低近10%,在此基础上,《全面能源战略》提出了美国未来低碳发展的重要领域和重要举措。

一方面,该战略强调提高能效。2012年,美国出台严格的汽车能耗标准,2025年前将轻型汽车燃油经济性比2010年水平提高近1倍,达54.5英里/加仑;2018年前,将中型以及重型汽车能效提升10%20%。此外,建筑、电器等方面也出台了能效提升计划。

另一方面,该战略还重视发挥天然气在清洁能源转型中的中心作用。2005年至2013年,美国近一半二氧化碳减排量来自天然气发电、风电以及光伏发电等对燃煤发电的替代。未来,随着产量继续提升、气价保持低水平和发电碳排放标准的实施,天然气将继续发挥美国清洁能源转型的中心作用,也将促进风电、光伏等间歇性能源的大规模利用和消纳。同时,防止天然气泄漏和清洁生产也是重要减排举措。

再者,该战略还支持可再生能源、核电以及清洁煤技术发展。可再生能源方面,美国联邦政府出台了包括生产税抵免在内的一系列财税支持政策,各州政府则实施了以配额制为主的可再生能源支持政策,充分利用市场机制和竞争,促进可再生能源发展和技术进步。在核电技术方面,小型堆和大型堆并重。201312月美国能源部宣布对小型堆的设计、验证以及商业化推广进行资助;20142月又提供了65亿美元贷款担保支持先进压水堆建设。在清洁煤技术方面,奥巴马政府承诺投入近60亿美元,研发提高新建电厂效率和CO2捕集能效,进而提升各类电厂能效、以及降低CO2捕集能耗和投资成本。

此外,该战略还推动交通领域清洁化发展。电动汽车以及生物燃料是美国汽车领域重要的发展方向。目前,美国已广泛使用了生物燃料,未来,还将实施可再生能源燃料标准,支持先进生物燃料的推广应用。

启示和建议

美国能源革命是一场自下而上的革命,是由技术、市场和政策环境共同推动的结果。奥巴马执政以前,页岩气、可再生能源等技术积累时间较长,天然气价格大幅降低等市场力量推动了自下而上的变革,再加上政府财税金融等支持政策的推动,使得美国能源革命水到渠成。这与中国、德国以及丹麦等国政府主导推动的能源战略有显著不同,某种程度上也是不能简单复制和不可预见的原因,而且美国页岩气革命仍存在诸多不确定因素。

市场在美国能源革命中发挥了决定性作用。天然气管网系统发达、公平接入,开发商与网络运营商分离,机制健全、充分竞争的市场环境,是美国页岩气革命成功的关键。与此同时,美国可再生能源支持政策也更多地利用市场机制和市场竞争,可再生能源配额制是创造需求、让市场引导投资的制度设计,是需求导向的,要求需求侧的终端用电环节实现可再生能源配额目标,而不是发电侧,配额制义务的履行主要依靠可再生能源证书及交易市场。政府则在能效标准、环保标准等方面发挥有效的监管作用。

顺应能源发展大势,加快能源生产和消费革命。尽管美国能源革命非其几年前所能预见,但事实上却反而帮助美国重新扛起应对气候变化这杆政治大旗。未来国际气候谈判中,我国面临的压力将越来越大,倒逼能源生产和消费革命。当今世界,向低碳清洁能源转型已成为越来越多重要国家的共识和战略选择,我们要顺应大势、顶层设计,按照中央“四个革命”、“一个合作”的要求,抓紧制定中长期能源革命战略,明确能源革命路线图和战略目标,加快能源转型。

借鉴国外成熟市场经验,有效推进能源市场化改革。经过数十年的发展,世界各大洲都发展出拥有完善市场体系、充分竞争的能源市场,比如美国天然气市场和PJM电力市场、欧洲天然气市场和北欧电力市场NordPool、澳大利亚和新加坡电力市场等等,为我们提供了各种体制和不同环境下能源市场建设、政府有效监管的有益经验,我们要立足国情、博采众长,切实推进能源市场化改革和政府职能转变。

链接:
2050年美国交通能源市场分析
|艾默里·洛文斯
洛基山研究所董事长、首席科学家

2050年,美国将广泛应用由电力、氢气和可持续生物燃料混合驱动的超高效汽车,对车辆的使用将更有效率。为了越来越高效地驱动重型卡车和飞机,最多需要相当于每天310万桶石油当量的生物燃料,这几乎是目前美国生物燃料总产量的五倍,仅占2010年交通燃油需求的3%

2050年运输领域不再使用石油,这是一项艰巨的任务,不可能一朝一夕实现。全社会包括汽车制造商、房地产开发商、IT企业家以及其他希望通过美好未来获取财富的人,需要下大力气克服惯性阻力。这同样需要快速创新:制造轻型、安全、动力强劲、打动人心的汽车,获得百公里12升的燃油经济性,具有不折不扣甚至更高的舒适性、操控性和安全性,并且价格具有吸引力。这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因为彻底改变现有车辆、运输体系和人类的行为习惯并不容易,但这些宏伟目标是可以实现的,也具有成本效益,美国交通系统的先行者已经出发了。

商业途径引领变革

2050年能否对石油说不,还取决于一个重要因素,那就是,商界能否主导这场向能源高效利用和可再生能源利用的巨变,同时取得持续性优势?有三种关键的商业途径来引导此次变革:



一是推动向超高效运输过渡。当前还有巨大的效率潜力尚待开发。比如飞机制造商已经取得了不同寻常的进展,但仍需要设计出完全不同的飞机。汽车制造商需要利用超轻重量、一体化设计和电力驱动等良性螺旋式上升路线,制造安全、低价的新型车辆。重型卡车和其他货运车辆需要使用更少的燃料,运输更多的货物。在这一进程中,先行者和快速追随者将在竞争激烈的全球市场中获得回报。因为引领者可以通过锁定市场份额、供应链、拥有尖端技术来获利。同样,在如此节奏、多层面的竞争中,只有最迅速的追随者,才可能不被抛在后面而遭受失败的命运。

实际上,美国面临的更多障碍是在文化层面上,而不是技术或经济上。底特律的濒死经历也催生了引领者出现,美国目前正从顶层开始,形成促进创新的氛围,确立长远发展的战略,向革命性产品的规模化生产迈进。

二是投资不同技术和燃料类型。要在交通领域摆脱石油,一定程度上,可能会需要各种类型的汽车技术和替代燃料。也许最终并非所有的技术类型都需要,但其多样性,特别是动力系统和燃料的多样性,相当于为失败上了保险。这意味着现在要投资于一切新型技术,从先进复合材料结构制造工艺和轻质轮式电机,到锂离子电池、燃料电池和先进的生物燃料,因为全面撒网,可以降低风险,扩大机会,鼓励竞争。

例如,投资低成本碳纤维原丝前沿研究和生产,有助于美国成为这一关键原材料的主要供应商,并降低汽车制造商的成本。支持发展天然纤维与原丝替代品,如烯烃,可使用碳纤维生产来摆脱石油及其价格的影响。为此,制造商需要投资生产设备改造和制造工艺创新,缩短生产先进复合材料结构的周期。

汽车公司要扩大新兴市场份额,就要投资于以服务为导向而非车辆和燃料等实体产品的初创企业,这些企业会提供流动性,比如汽车共享商业模式和IT技术聚合模式。这将促进厂商之间充分竞争,为稳定的大型市场提供具有高燃油效益的产品。

三是用政策支持加快向提升汽车效率的根本转变。正确的政策可以提供关键的推动力,比如税收优惠将抵消较高的新型汽车上市价格,从而刺激销售,让汽车制造商可以迅速扩大生产,不断削减成本;同时,理智的团体采购行为也会产生加速作用,带来规模效益。

而统筹协调的货运法规可以用更少的卡车,以更快的速度运输更多的货物,这具有减少交通流量、噪音、拥堵、高速公路损坏和车队成本等综合优势。

此外,还需要对驾驶行为进行征税,因为这可以恢复枯竭的基础设施建设资金,明示驾驶的社会成本,让非驾车者对自己的、而不是别人的出行付费,并使其他形式的出行自由或替代方案在公平的环境中竞争,同时减少所有人不必要的通勤或旅行时间。
请勿灌水,请勿发布无意义纯表情或回复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手机版|猛犸论坛【以梦为马,不负韶华】

GMT+8, 2025-5-24 04:10

Powered by 猛犸论坛【以梦为马,不负韶华】

© 2024-2099 Meng.Horse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